抒懷
(其一)
小序:余畢業(yè)后從事建筑和地產業(yè),由海南到深圳,回想半生碌碌,轉戰(zhàn)南北,備嘗艱辛,終業(yè)有小成,一晃竟三十多年矣!偶有感觸,遂成俚句兩律。
默默耕耘三十秋,崢嶸歲月展鴻猷。
青春熱血傾瓊嶼。錦繡藍圖繪海陬。
五指橫空書廣廈,萬泉擊楫泛中流。
扶搖又向鵬城去,昂立梧桐望九州!
【注】
[1]瓊嶼:海南島。[2]海陬:天涯海角三亞。以上地方曾為余之奮斗地。[3] 五指:五指山、[4]萬泉:萬泉河。五指山、萬泉河為海南之山水代表,更因李雙江之歌“我爰五指山、我爰萬泉河”而蜚聲海內外。五指為山,合十指心之哲語,更涵得天地人之利。萬泉,河也。于萬頃波濤中乘風破浪,中流擊楫,何其快哉!用五指的偉岸喻壯志雄心切入,得天地人的手連心,用手去書寫人生,去鋪蓋大夏。借萬泉之水抒發(fā)豪邁氣概![5] 鵬城:深圳市。[6]梧桐:深圳梧桐山,高近千米。
(其二)我本庸庸田舍郎,鋤云盡日事農桑。
曾耕紅土三余畝,細讀玄書百數章。
敢涉江湖磨鐵骨,備嘗風雨見朝陽。
男兒應具凌云志,踏遍荊途氣更昂!
重陽登深圳梧桐山弘法寺重九云高淡,梧桐聳翠嵐。
金鶯聲婉囀,彩蝶舞斑斕。
佛寺梵音繞,仙湖淥水潺。
濯纓拋俗慮,欣帶紫煙還。
【注】[1]梧桐山:在深圳市東北部,高近千米,為深港共有。弘法寺位于梧桐山麓、仙湖植物園內。梧桐山、弘法寺、仙湖植物園等風景區(qū)均為深圳市和珠江三角州的著名景點。 [2]紫煙:紫煙者、紫氣也,紫氣者、吉祥之氣也!
登深圳大鵬觀音山龍巖古寺層巒疊翠擁龍巖,峭壁奇姿古寺蟠。
不待攀臨丹鳳閣,已教飽覽大鵬灣。
庭泉甘露人爭品。殿繞香煙佛笑顏。
喜渡慈航登覺岸,參禪攬勝賦詩還。
【注】龍巖古寺位于深圳市大鵬鎮(zhèn)之觀音山麓,東臨大鵬灣(又名金沙灣),西瞰大鵬鎮(zhèn)。周圍層巒疊嶂,滴翠蔥蘢;奇峰突兀,霧繞云纏。古寺由一懸空伸出數丈之天然巖石與磚木混合結構而成,鬼斧神工,嘆為觀止。該寺面積約400多平方米,氣勢雄偉,古樸典雅。寺中供奉著觀音菩薩坐像,栩栩如生。離菩薩坐像前約五米處有一天然清泉,泉水汩汩而來,終年不息,入口清涼甘甜,游人爭相品嘗。
謁海南東坡書院草暖鶯飛景物妍,春游書院謁坡仙。
符黎載酒千秋頌,笠屐遺蹤萬世傳。
赫赫文宗光北宋,煌煌勝跡壯南天。
三年教澤蠻荒地,瓊島從茲甲第綿。
【海南東坡書院簡介】海南東坡書院位于海南島儋州市中和鎮(zhèn),1996年被授予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海南省的重要人文古跡和旅游勝地之一。為紀念北宋大文豪、謫臣蘇東坡而建于北宋(1098年),后經重修。書院附近古代為儋州府所在地,故原名儋州書院,明代(1549年)更現名。
書院原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經修葺擴建后占地面積達數萬多平方米,規(guī)模宏大,環(huán)境優(yōu)美。大門軒昂宏闊,院里古林幽茂,群芳競秀。載酒亭、載酒堂、奧堂龕等建筑古色古香。
【釋義】(1)符黎載酒:1、黎子云:蘇軾的好友,在儋州東坡書院中有其雕像。宋紹圣年間,東坡謫儋時,經常和黎子云談詩論對,對他十分敬重,有許多詩聯(lián)作品傳世,如:“寂寞兩黎生,食菜真臞儒。”東坡父子被逐出官舍陋屋后,黎子云慷慨讓出環(huán)境清幽的城東舊宅給其建屋辦學,東坡取《漢書·楊雄傳》“載酒問字”之典故命名為“載酒堂”,后來擴建為書院,流芳千古。
2、符確:宋代儋州高麻都(今儋州三都鎮(zhèn)南源村)人,蘇東坡被貶儋州期間,符確拜他為師。1109年(大觀三年)中進士,成為海南歷史上的第一位進士。蘇謫儋時曾在另一學生姜唐佐的紙扇上題詩兩句:“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并囑等他中舉后再續(xù)寫后兩句。”惜姜唐佐中進士時東坡已逝,其弟蘇轍聽說此事后,便續(xù)寫了后兩句:“錦衣他日人爭看,始信東坡眼力長。”明代進士唐胄編撰的《重建儋州學記》云:“瓊之有士始于儋,瓊之士亦莫盛乎儋。” 海南之科舉實自東坡之后始盛。
(2)笠屐:東坡笠屐的典故。是指蘇東坡流放到海南儋州后,一天去看望黎子云,路遇大雨,便向附近農家借得竹笠和木屐以避雨,但穿戴起來甚是古怪,有點不倫不類,惹得當地婦孺爭笑,連狗也對著他狂吠,蘇東坡只是說:“笑所怪也,吠所怪也!”后人用此事贊美蘇東坡曠達樂觀、與民相親的襟懷和氣度。“東坡笠屐圖”為東坡謫瓊時的代表作,千古傳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