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趕考
吟開封 歌西園(卷一)
丹東詩詞學會“海角詩社”
西園雅集
流觴雅后墨香斟,解此風流自入神。
檜柏遙通云外跡,梧竹已避世間紛。
未妨舉筆三分醉,何必驅功四季塵。
林下群賢猶嘯傲,傾襟可待后來人。
開封三賢祠
吹臺一聚抖奚囊,天寶高風與遠揚。
抱野白云飛闊落,鄰城碧水入滄茫。
胸中大塊非長郁,世上曲池是瀝觴。
賢者文聲騰萬古,而今讀罷久思量。
作者:徐榮前,女,1968年生,《中華楹聯報》專欄作家,東港楹聯學會會長。
游開封
云行鐵塔醉菊風,金帶飄然系玉庭。
一浚西來會西子,八朝東逝嘆東京。
汴梁老酒上河釀,華夏新詞宋苑興。
紅葉楓橋情動處,沉香今日始開封。
定風波·西湖灣宋詞園
揺曳湖光瘦柳煙,一虹雨霽二虹翩。御巷師師方出道,爭俏,翠鬟粉黛小重山。
春色一泓亭拜月,情切,西園吟罷酒高酣。松檜梧竹重入畫,幽雅。夢中一曲醉花間。
作者:姜作夫,1948年生,丹東詩詞學會理事,東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與新楓華諸同志赴朝考察有感
乍暖還寒春色疏,大同蘆畔話明珠。
鴨江有意牽紅線,半島含情嫁麗姝。
兩岸風云衣帶水,一川煙雨馬識途。
楓華可在秋聲里,金海銀灘碧玉壺。
詠開封古城
曙照夷門閱古城,夕曛點亮上河燈。
梟雄五代爭逐鹿,帝業八朝數建功。
宋盛西湖升曉月,金衰鐵塔浴腥風。
東京夢破惺忪處,耀眼龍亭璀璨明。
作者:劉永臣,1956年生,大學本科學歷,丹東兩市詩詞學會成員、海角詩社副社長。
汴西湖
十里澄泓臥柳煙,
荷風水韻浸詩箋。
今邀諸子重集雅,
泛槳嘗贏駙馬園。
定風波·開封
擷段清明入夢華,西園春水浸煙霞。岸柳樓臺妝紫苑,堪戀,錢塘梁燕忘鄉涯。
云雨八千湮冷月,拋卻,曾經都邑不飛花。汴水而今重瀲滟,且看,湖灣新綠染平沙。
作者:許振有,1946年生,東港詩詞學會副秘書長,孤山分會會長。
題開封
古韻千年守汴京,新香今又漫詞城。
虹橋喜與霞光度,鐵塔巧將云朵擎。
天賜黃龍歌盛世,地鋪長錦畫清明。
群河聯網牽湖手,蕩起心舟逐夢行。
題開封西園(新韻)
垂釣青絲試水深,芭蕉舒袖炫芳林。
千年題壁香如故,幾度邀師墨換新。
聽道論佛悟禪理,吟詩奏曲覓知音。
清流凈土留心處,更聚高天眾彩云。
作者:黃義忠,1965年生,丹東市詩詞學會理事,東港詩詞學會副秘書長。
開封《西園雅集圖》
汴京新詔倏開封
驚見西園故里楓
翻過清明河上卷
吹來雅集畫林風
忽聞華藻挑詩韻
頓覺丹青粘眼瞳
旋爾名流披霧揖
邀吾燕聚訪湖宮
作者:曹祖義,1953年生,曹操七十代孫。東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著有《紅樓夢與大孤山》一書。
情寄上河園
一園汴水潤新圖,宋韻唐風綠古都。
上善門前迎冷暖,拂云閣下隱沉浮。
夕曛熠熠輕橈去,夜會熙熙小月初。
最是中原多勝景,東京畫卷自成書。
作者:宋振喜,1958年生,公務員退休,格律詩愛好者。
游開封
儒雅雍容汴睿姿,淵淵響譽亮雄獅。
上河一苑千秋醉,御殿八朝五鳳癡。
鋪地金菊株拽擺,擎天鐵塔鼎撐支。
如龍浚水開全景,氣盛東京舉世知。
作者:潘云芳,1961年生,農藝師。遼寧省詩詞學會會員,東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
春從天上來 ·古都 (新韻)
亙古開封。乃帝所八朝,舉世稱雄。商賈行客,亭榭宮城。幾跨汴水飛虹。歷兵荒河患,數圮毀、六摞泥中。志難屈,使泱泱浩府,愈塑尤榮。
今雖早辭都邑,又韻領詞壇,文苑重興。天下奇葩,婉約豪放,吟唱直搗心靈。有楓華才俊,應潮起、大展神功。此情濃。復故園集雅,夢幻東京。
作者:劉文龍,1951年生,企業退休職工,詩詞愛好者。
水龍吟·再唱西園
倚樓凝望梁今古,綠影豪情辭瑞。鄭風三月,溱洧日耀,青衿戀翠。崔顥黃樓,悠悠千載,思鄉云寄。塑詞壇西苑,湖灣龍展,楓華置,登臨意。
故地雅風猶記,縱揮毫、陶然共醉。詩仙來過,千金買壁,開封女婿。騷客三千,憑持尊酒,賦興無比。正江山萬里,湖妝樓月,締由天賜!
作者簡介:路峰,63歲,退休工人,寄情詩文,以抒心之歌。
詩興東京
瑤珠碧玉嵌開封,紫氣氤氳古帝城。
一鏡平湖天賜水,八朝文苑宋生風。
詩題子建洛神曲,詞作東坡西子情。
更有清明河上卷,誰人與我可爭雄?
作者:孫軍,1950年生,曾從事工程建筑,詩詞愛好者。
古都開封賦
張洪亮
神州腹地,禹甸東京。萬年歲月,千古文明。滔滔乎黃河巨浪,鼎鼎乎帝胄大名。城摞城,盡為中原之重鎮;景復景,皆展皇室之威風。各路諸侯,赴湯蹈火以爭霸;八方謀士,竭慮殫精以稱雄。戰北征南,灑盡畢生熱血;開疆拓土,終為絕世名城。此乃“啟拓封疆”,八朝古都之開封。
昔者夏朝帝杼,荒漠初開,都城始奠。魏惠王者,開渠而引水入淮,興業而聯邦如愿。逮乎始皇,一統江山,降歸郡縣。浚儀時逾八百春秋,汴水歷經六朝更換。況復陳橋兵變,黃袍加于佯醉之身;政體典革,舉世聚于咸通之殿。人物繁阜,白發之翁不識干戈;生活太平,垂髫之少但習經典。《東京夢華錄》,洵然趙家盛世華章;《清明上河圖》,可謂大宋皇朝絕版。
觀夫古都勝狀,一枝獨秀,舉世無雙。開封府者,題名府尹超乎二百,碑刻潛龍當屬三皇。古雅奢華樓宇,神威雄壯廳堂。歷代不變中軸,以穩天下;雄心永恒寶殿,而平四方。斯則三口銅鍘刀,瞟者惟惚惟恍;數聲鳴冤鼓,咎者誠恐誠惶。戒石銘,警宦官之操守;入桂籍,面孔圣而收藏。傳道家之三清殿,進科舉之拱奎房。御侮戍邊亦有演武場,重文抑武可鑒文化墻。
大相國寺者,薈聚高僧,傳播佛教。雕鏤兩廊,玉鑲群廟。此乃魏無忌待客故宅,禮賢下士;宋王朝皇家禪院,藏經置要。鼓樓院垂柳倒拔,藏經樓佛光普照。佛門重典,五湖來之訪參;天下中樞,四海至之商貿。善哉!普天聞名,凈土大纛。
至若天波楊府者,龍亭湖畔,金水河邊。中為府衙,右設公園。聚將鐘前,壯士欲風掃敵陣;催戰鼓下,軍旗當席卷狼煙。天波樓,楊業救駕而舍命;孝嚴祠,子孫報國而感天。登臨點將臺,忠烈將軍振臂;越步練兵場,感恩長劍高懸。既而公園鐵塔者,擎天玉柱,揮劍云端。“愚公文化”,中國翰園。龍亭公園者,“潘楊”二湖,碧水粼粼而蕩;御道兩側,菊花朵朵以觀。至于寶珠寺者,尼僧梵唄,佛事井然。開封鐵塔者,當民族文明之魂魄,乃中華智慧之中堅。
噫!“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開封之美雖萬言而難盡也!
是故回眸漢地文明,歷數宋朝演進。何以安邦,當歸匡胤。于是恢復華夏統一新局,終結軍閥割據民憤。倡文理政,厚祿養廉;抑武治國,知人善任。杯酒以釋兵權,“三綱”而除支郡。崇廉政之清風,尚親民之古訓。澄清吏治,經十八帝世襲;整飭“三權”,凡三百年國運。此可謂建隆之治,宋太宗之所以揚名天下也!
若夫包拯者,臨堂有度,執法無阿。滌蕩瑕穢,激揚清波。鍘罪臣,鐵面而千秋震撼;諫天子,忠心而萬古傳播。勤政愛民乎于仁善,正刑明法在于嚴苛。不染一塵,肇慶只留投硯處;清風兩袖,開封還有惠民河。清政為官而于根本,秀干成棟才顯巍峨。
至如岳飛者,天下共知其冤,朝堂皆感其烈。曩昔騎射而挽弓,懷忠而抱愨。讀《孫子》,以通遣將調兵;拜周同,而擅文韜武略。“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然則奸臣謅媚,王朝國土分崩;皇帝昏庸,壯士身心泯滅。嗚呼!恥未雪,何以朝天闕?至若楊家將、史可法等,歷代忠勇,世人皆知,名揚天下,流芳百世耳!
嗟夫!俯察古都群宇,仰望歷史星空。物以交替,文以傳承。唯精神之不變,唯傳統之永恒。不棄不離,子民生存之堅定,愈挫愈勇,城市開放之包容。清廉生威,秉制度以自信;理想篤定,持宗旨以復興。開放而永不閉鎖,改革而當需開封!
作者:張洪亮,1965年生,東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丹東市辭賦學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