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相比于小升初以往一次考試定輸贏的分數擇優機制,今年的面談改革也許開了一個素質教育的“好頭”,不考試,無分數...只進行簡單的面試。但眾所周知,幾分鐘的面試擇優談何容易?所以,從今年開始,請家長告訴自己的孩子功夫下在平時才是“根本”。
說到這其中道理,其實家長們心里都明白。
平時成績優秀的孩子,在大考時成績自然也不會差;
作業認真用心的孩子,平時的成績通常都比較優秀;
學習態度端正的孩子,平時的作業大多認真又用心。
一句話概之,學習態度端正→日常作業認真→學習成績優秀!
2019小升初,擇優方式大改革,在家長們都深知有限時間的面談不好擇優的情況下,那學校必然要參考其他因素,比如說孩子的日常作業本、期中期末考試卷、個人特長作品等等...這些可是孩子平時表現最直觀的證據了,麻麻們覺得呢?
作為家長,我們也經常告誡自己的孩子,把每天的作業要當做考試來認真對待,這樣考試就會像寫作業一樣輕松...一個孩子如果書寫漢字規范美觀,必然離不開其端正的態度,學習態度端正了,成績肯定沒問題,那么這個孩子無疑是優秀的。
別人家孩子的作業
在這里,舉個例子:一位在網上曬出自己班“學霸”作業的班主任,請家長看看孩子的作業,重點還有老師的評語。
(一位班主任曬出的“學霸”的作業)
孩子的作業優秀到沒得說,我們再來看看班主任的評語:判你的作業,真的是一種享受。
可以毫無懸念地說,如果這個孩子的作業出現在面試現場,學校老師們看了這樣的作業+評語,必然引來“瘋搶”大戰,對這個孩子來說,上好學校真的會非常輕松。
五下、六上的作業本
借鑒上海、南京、成都等這些有著多年面談經驗的城市可以看出,很多名優學校在面談時都要求學生攜帶作業本、試卷等能證明孩子平時學習表現的物件,因為,現在各大杯賽停了,也明令禁止通過競賽成績選拔生源...至此,作業本這個能呈現孩子平時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的物件得到越來越多初中學校的重視。
“作業本反映孩子80%的成績。”一位校領導如實的說。
作業本的整潔程度,書寫規范以及書寫的內容、習慣可以反映出一個孩子的性格以及學習情況,是孩子學習能力、日常行為規范的一個縮影。
孩子對作業的修改和批注,可以看出他對問題思考、解答的能力,判斷孩子的性格及思維方式。
總之,一句話,咱們孩子的日常作業本很重要,尤其是小學五年級下、六年級上的,一定要認真收好了,別到用時找不到它哈~最起碼,語、數、外各科,都得有一本能拿得出手的作業啊!
日積月累的學習習慣
孩子每天的上課聽講、家庭作業、拓展練習...無不體現著孩子學習習慣的點滴積累,毋庸置疑,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就無形、貫穿于小學六年的每分每秒中。所以,不論是孩子,還是家長,考試之外,功夫要下在平時,重在日常。
“優秀是一種習慣。”老師都這樣說...
優秀是一種氣質,
優秀是一種狀態,
優秀更是一種習慣。
一句話,習慣中記錄和洋溢著孩子往日生活、學習的點點滴滴...
總之,學校判定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有很多,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去判定一個孩子是必然,也是趨勢。對于還未面臨小升初的家長來說,這當然是知道得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