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都有一種體驗,那就是數學考試時間根本不夠用!更可惜的是題目會做但是做不完,分數白白沒了。數學不僅僅題目量大,而且錯綜復雜,什么類型的題目都有,如何提高數學解題速度?下面給大家講講三個技巧。
第一、掌握基礎知識
考試的目的就是為了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課本知識點并活學活用。一切離不開課本。課本里的數學概念、定義、定律和公式是做題的基礎,只有深刻理解并且熟練這些概念、定義、定律和公式,才能運用它們解決實際問題。我們對數學知識概念越清晰,對公式、定理和規則越熟悉,解題的速度自然就越快。
有些家長會有這種疑惑?為什么這個單元的知識點孩子都會,但是還是有題目不會做呢?因為這些知識點都是以前學過的,但是孩子已經沒有印象了。所以,可以花點時間多看看學過的課本,看看重點知識總結,雖然孩子上五年級,但是有可能考到三四年級的知識點。
第二、做題的正確方式
(1)例題要吃透
課本的例題一定要完全理解。例題雖然簡單,然而萬變不離其宗。參透掌握其中解題思路,牢記這些解題的步驟,變成自己的學習方法。
(2)審題要仔細
很多學生為了提高做題速度,只看關鍵詞眼和數字就直接下筆計算,結果搞錯了題干,又重新計算一遍,反反復復,這樣一來,本來一道3分鐘能解決題目,10分鐘了還在計算。所以,審題還是要花點時間的。
解題的第一步是審題、讀題,我們讀題要慢,一邊讀,一邊想,應特別注意每一句話的內在涵義,并從中找出隱含條件。分析題干的時候,要分析哪些是已知條件,求解的結論是什么,還缺少哪些條件,能不能已知條件中推出,然后推導題目的解決思路,需要什么公式定理,最后解答。
(3)轉化思維
讀題時,如果可以根據題目,將對語言的理解轉為分析圖,就可以更加直觀地明白題干。這樣就把解題時的抽象思維,變成了形象思維,從而降低了解題難度。特別是幾何題目,如果不會畫圖,真的無從下手。所以,依然是那句話,掌握課本,牢記幾何圖形和作圖方法。
(4)題后要反思
練習做多了,自然有一定的熟練度,此時要好好歸納總結,想想題目之間有什么共同點,解題思路是不是也是相同,同類型的題目就總結出來,這樣就能大大節約做題的時間。要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就要學會做一題,會一類。培養整理錯題的好習慣,吃透錯題,避免下次遇到同類型的題目又浪費不必要的時間。
第三、把握時間
做練習的時候,可大概分配每道大題需要完成的時間,了解自己在哪部分題目花的時間多,這些題目考的是對應課本哪些知識點,重新鞏固這些知識點,然后再做幾遍。
每一道題或每一套題都掐好時間,剛開始的時候可以慢一點,訓練解題思維。當總結了解題思路后,就要縮短做題時間。一般做模擬卷的時候,至少縮短規定時間的20%左右,勤于鍛煉,讓自己穩定在這個時間段,這樣一來,真正考試的時候就游刃有余。
總而言之,孩子對課本掌握得越熟悉,對知識點的考查越熟悉,能夠總結出基本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不斷提升做題思維,自然而然,解題速度就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