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問,我數學太爛,經常拖后腿,還有沒...
有粉絲問,我數學太爛,經常拖后腿,還有沒有救?如何解決?這里一并分享如下:
1.數學是高考最拉分的一門學科
我們知道高考中語文、數學、英語滿分都是150分,綜合科目滿分是300分。單就語數英而言,特別是語文科目,從分數極差來講不會太大,只要正常發揮,一個班級的40來號人,最高和最低的分差一般也不會超過50分,英語也差不多,但數學差別就很大,特別是文科數學,最高的可有140多分,最差的也有50多分、40多分、30多分甚至20多分。可以這樣講,同一個班(一般是同層次的)的學生,語文、英語和綜合的分數最高分和最低分一般沒有數學差別大,數學是高考最拉分數的一門學科,數學成績好了,總分一般也不會太低,如果數學成績很低,總分真的很難上去,或者說總分不會比別人有多少優勢,除非那幾門特別突出,這樣的學生有不?比如我現在的班級(平行班)一個傳媒生,語文、英語、綜合考試在全年級都是前幾,就是數學(真沒有那細胞,關鍵基礎太差,也是自己一點興趣都沒有,花的時間的確太少,我也是才接幾個月)一直拖后腿,幾次考試最高分也不超過60分,大多都在40-60分之間,總分在全年級排位就不是那么靠前,但也一直處于重點線之上。說起來也是遺憾,自己說數學從高一一開始就沒有學懂過,如果現在數學投入時間太多,其他學科肯定就落下來了,所以也沒有足夠的勇氣在數學上投入時間。
2.數學是最容易提分的一門學科
除非你對數學一點興趣都沒有或者說對數學有強烈的抵觸,那么相對而言,數學是最容易提分的。因為高考中數學的重點內容重點方法要重點考查。從知識點而言,數學一定是所有學科中最少的。整個高中數學的知識點,包括所有的概念、公式、定理、性質和法則等也才二百來個,相對于語文的文言實虛詞、背誦的詩文等,相對于英語的幾千個單詞、英語的語法等來講,數學的確是很少的,而且數學完整的、嚴謹的、邏輯的知識體系也比較容易掌握和運用。更重要的是,數學的150分,對大部分同學來講,我們都是沖著100左右的,對平時一直處于60分左右的,我們高考的期待分數一定是90分左右。那么這個事情能否實現,我想只要掌握了具體的解答策略大都會實現的。
比如選擇和填空的共16題,能保證選擇前8-10個正確,填空前2-3個正確,最低有10個正確,你就50分了。解答題的6題是較為固定的,那么在后期的30天按專題強化練習完全可以突破三角或數列、概率統計、立體幾何不丟分,尤其是文科生,這些題目的命制都比較固定,每天堅持各做一道題,30天做30道,完全可以掌握其中的規律和解題方法。后面的二選一也是固定的,如坐標系與參數方程、不等式兩個專題拿準一個,也是每天堅持做一道。如果這46分練到基本不丟分或少丟分,最低能得36分(每題都丟掉一些,相對于做錯了一個大題),這樣已經得86分。另外的兩題,解析幾何和導數,第一問都比較簡單,也不需要過多的復習,也就那么幾種類型,練一下一般都會得滿分。一般至少都是4-5分,這樣下來輕輕松松90分。如果運氣好點,選擇題再蒙對一個或兩個,那分數就很客觀了。當然,這是針對平時一直不及格,想在高考中得90分的文科生而言這是最理想的結果。
那么問題來了,我如何保證不出意外?除了上面所說的針對性訓練外,如何在2個小時內做哪些題這個非常關鍵。其實任何一門考試,在有限的時間內先做哪些題這個很有學問和講究,如果用一個比喻來說透,游擊戰是最有說服力的。打不過就跑,不會做就扔,千萬不要一棵樹上吊死。最好的辦法就是卷子發下來,先從頭到尾看一下,哪些題可做,哪些題不可做。那么一旦考試開始,一定是先要做那些可做的題,千萬不要在那些不可做的題上浪費一點點時間,除非你可做的題已經都做完了再看其他的題目。這樣做起來時間肯定充足,也很淡定,只要保證可做的題目不要出現差錯,我想目的一定能達到。
3.如何高效的科學備課復習數學呢?
針對基礎薄弱的同學,要快速提高成績,唯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認真研讀課本,根據大綱所要求的,高考易得分的知識點所涉及到的概念、公式、定理、性質和法則等,逐字逐句的研究,而且這個問題不能回避,必須面對。不要根本不清楚這些東西而一味的去“刷題”,那是毫無意義的。有些知識點我們不能得分,那就不要練了,比如圓錐曲線第二問、導數第二問等。對我們平時考60多分的同學來講,練也是白練,何況我們的目標不是130、140,只要把能拿分的題做對就OK了。一句話總結,那就是必須夯實基礎,掌握的基本的知識點、基本的方法,必須具有基本的運算能力,這些缺一不可。但也千萬不要急功近利,不要一味尋找巧法或妙法,必須掌握通性通法。投機取巧是要不得的,越是關鍵時刻越要科學高效,而不能自欺欺人,因為高考就是高考,高考是給那些下功夫努力學習的人命制的試題,而非給那些投機取巧的人命制的試題,高考題的科學性不言而喻,一定相信命題人的智慧,各種投機取巧的可能性都會想到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