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斗酒詩百篇的說法或許有些夸張,但詩仙的愛酒確實(shí)是出了名的。有人統(tǒng)計,李白一生寫了千首詩,其中提到了酒的達(dá)200首之多。而在李白逝世275年后,北宋文壇也出現(xiàn)了一個“酒鬼”文人,他就是蘇軾。蘇軾愛酒的程度或許比不上李白,但他的數(shù)首經(jīng)典之作都和酒有關(guān),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到“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都體現(xiàn)著東坡的詩情和酒意。
愛酒之人,自然會留下勸酒作。本期要和大家說的就是蘇軾和李白的勸酒作對決,兩人都曾為了勸好友和自己共飲寫下過趣作,兩首作品“一正一邪”、”一捧一踩“都沒個正經(jīng),卻都狂出了水平,千年難分高下。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地白風(fēng)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空負(fù)頭上巾,吾于爾何有?
《減字木蘭花》
海南奇寶。鑄出團(tuán)團(tuán)如栲栳。曾到昆侖。乞得山頭玉女盆。
絳州王老。百歲癡頑推不倒。海口如門。一派黃流已電奔。
第一首來自詩仙李白,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你不陪我喝,你就虛偽至極!”詩題目中的王歷陽指的是歷陽縣的一位小官,此人以風(fēng)雅自居,就像詩中提到的:他平時愛學(xué)撫琴,又學(xué)陶淵明在自家門前種過五株柳樹,就連頭上的頭巾都是學(xué)陶公。但不知為何卻硬是不肯飲酒,于是李白便帶著一股“邪氣”地嘲笑他。
前兩句“雪花大如手”就透著一股豪氣,外面風(fēng)雪正勁,正是飲酒的好時候。接下來的4句,從“笑殺陶淵明”就是滿滿的諷刺了,一介布衣之身這樣說一位官員,除了李白怕是再沒有第二人敢這么狂了。最后的落筆,翻譯過來就是:“你若是不喝,就是不把我李白當(dāng)朋友”!卻原來1000多年前的古人勸酒時,和我們今天也并沒有兩樣。
第二首來自蘇大學(xué)士,與李白詩相比名氣要稍遜一些,但卻一樣有水平。寫此詞時65歲的蘇軾正被貶于海南,這是勸當(dāng)?shù)氐囊晃恍」偻踔傥毯妥约汉染啤T~的上片是夸自己的酒器名貴,酒杯是海南的奇寶,在火中被燒制成一個圓“栲栳”(古代的一種容器)。這琉璃酒杯以前是昆侖之物,就像山上的玉女盆一樣精貴。這樣的王婆賣瓜,東坡當(dāng)真是越老越狂了。
詞的下片是吹捧對方,概括起來的意思其實(shí)就是:你喝酒的樣子真帥!“絳州王老”指的就是王仲翁,這位老翁像個不倒翁一樣,無病無災(zāi)能到百歲。而他喝起酒來,則“海口如門”,一大杯黃酒如閃電即逝般一瞬間就下了肚。都說酒逢知己千杯少,有東坡這樣的吹捧,這位王老先生怕是不喝個一醉方休是不可能了。
兩首作品一首詞一首詩,“一正一邪”、”一捧一踩“。李白的詩看樣充滿著“邪氣”,很是毒舌,但事實(shí)上輕松詼諧的語句正說明二人關(guān)系親密,若不是拿對方當(dāng)朋友,想來詩仙才不愿意花心思專門寫首詩來勸他喝。而蘇軾的詞也盡顯他詼諧的本色,同樣是狂出了水平。兩首作品無論是從遣詞還是意境上來看,都是難得的勸酒佳作,千年難分高下。這兩首作品大家更喜歡哪一首?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