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風濕!有救了!中醫偏方,幾塊錢就管用
風濕病是由受風、受寒、受濕引起的,由于經脈阻滯不通,因而引起疼痛等癥狀,所以又稱為痹證。
痹證可分為兩大類。
1、風寒濕痹,起病比較緩慢,病程較長,往往反復發作,經久不愈。肌肉、關節痠脹冷痛,喜歡熱熨,周身沉重,四肢麻木,行動不靈活;
2、熱痹,發病較急,關節又紅又腫。熱得發燙,疼痛厲害,不能按也不能動,否則就更痛,而且大多有全身癥狀,如發熱怕風、出汗、口渴、心里煩躁、小便黃等。
NO.1關節疼痛發冷方
【這樣做】生蔥,老姜,同搗爛絞汁,另用好醋煮滾后將蔥姜汁和入,攪勻成膏樣,攤在厚布上,貼于關節疼痛之處,有熱感,能祛寒濕,通利血脈。每日一次,連用數次。
【有啥用】方中生蔥,性溫,味辛,功能走表通陽,《張氏醫通》載:“損傷諸寒,痛不可忍,用蔥杵爛,炒熱罨上,其痛立止?!?br>
姜味辛,微溫,藥用以老姜為佳,有發表散寒、溫中止嘔的功效,可治感冒風寒、胃寒嘔吐、痰飲喘咳、腹滿泄瀉等癥。
醋有散瘀止血、解毒殺蟲之功效,可治黃疸、吐衄便血、陰部瘙癢、癰疽瘡腫等癥。三味合用能祛寒濕、通利血脈,對風寒痹痛效果頗佳。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這個中醫方的問題需要咨詢:
可以搜索并添加“大醫生命診室”公眾號:kandayi2020
限時免費向專家提問并獲取適應方
NO.2 筋骨疼痛外洗方
【這樣做】艾絨,生蔥,加水適量煎沸后,乘溫洗患處,每日二、三次,連用數日。
【有啥用】 方中艾絨為凈艾葉及枝碾碎成絨者,有溫經脈、逐寒濕之功效,對受涼后引起的疼痛,外用有效。
生蔥,《藥品化義》載:蔥“辛溫通竅,專主發散。凡一切表邪之病,大能發汗逐邪,疏通關節。蓋風寒濕之氣,感于皮膚經絡之間,而未深入臟腑之內,宜速去之,開發毛竅,放邪氣出去,則營衛通暢。”
二味合用有疏通關節、消腫止痛的功效。筋骨疼痛者常洗之能減輕病痛。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這個中醫方的問題需要咨詢:
可以搜索并添加“大醫生命診室”公眾號:kandayi2020
限時免費向專家提問并獲取適應方
NO.3 白術薏苡仁湯
【這樣做】白術,薏苡仁,水三碗煎存一碗,一次溫服。
【有啥用】方中白術苦甘溫,功能補脾益氣,健濕利水?!侗窘洝份d:“白術主風寒濕痹死肌、痙攣,止汗除熱消食。”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功能化濕,利水,健脾?!侗窘洝份d:薏苡仁“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久風濕痹,下氣?!?br>
二味合用功能健脾化濕,適用于久病風濕腰疼,連服數劑,疼止病除。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這個中醫方的問題需要咨詢:
可以搜索并添加“大醫生命診室”公眾號:kandayi2020
限時免費向專家提問并獲取適應方
NO.4 苡仁治筋骨拘攣、久風濕痹、痛風
【這樣做】苡仁研為細末,每次取末,加水適量煎成粥,空心服食,每日二次,連服一段時間。
【有啥用】方中苡仁又稱薏苡仁、薏米,《世醫得效方》稱“薏苡粥治久風濕痹,補正氣,除胸中邪氣,和胃腸,消水腫,久服輕身益氣?!?br>
據《老偏方》介紹:薏米在食療中運用較為廣泛,常用來作利尿方,清熱方和祛風方的主味,用它來治療痛風,既可以發揮其利尿作用,以排出更多的尿酸,又可以利用其祛風除痹的功效,以改善痛風病人的關節炎癥狀。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這個中醫方的問題需要咨詢:
可以搜索并添加“大醫生命診室”公眾號:kandayi2020
限時免費向專家提問并獲取適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