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投資者教育中心
上市公司面臨的風險,不僅會出現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有時非經營性風險也會從天而降,令投資者措手不及。在這些非經營性風險中,最常見的就是擔保。
擔保的風險在于,上市公司為其它企業的銀行貸款提供了擔保,如果貸款企業屆時還不上錢,那么上市公司必須代為還款。此時的“擔保”如同古時的“連坐”制度,一人犯事,殃及全族。由于這種連坐的風險,上市公司就可能會突然出現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因此,上市公司的對外擔保行為不僅應在發生時在臨時報告中詳細披露,而且在上市公司年報的“重要事項”部分,也應對上市公司的對外擔保進行全方位盤點。
暗箭
對投資者來說,上市公司擔保風險的最大特點是突發性,這一點與經營性風險很不同。經營風險大都有一個漸進過程。比如說,先是經營性現金流凈額低于凈利潤,然后應收賬款增多,接著是營業收入下降等等。對投資者來講,規避這樣的風險,只要觀察仔細,還有反應時間,可以全身而退。
擔保風險往往會被投資者忽略,這是因為擔保風險演變成被銀行逼債的事實,事前大都無跡可尋,因為投資者對被擔保企業的經營情況一無所知。一旦事情發生,股價突然大跌,投資者損失慘重。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對擔保這樣的“暗箭”,投資者必須見微知著,防患于未然。
擔保比例
投資者可以從公告中看到一個統計指標:擔保總額占公司凈資產的比例。該指標揭示了上市公司可能承擔的風險上限。由這個上限可以判斷出,若是出現最壞情況,上市公司可能承擔的還款負擔,占其家底(凈資產)的比例是多少。如果這個比例過高,則說明上市公司面臨的潛在風險過大。
一般來說,無論擔保對象是誰,資質如何,這個比例也不宜超過50%。超過這個比例,則說明公司面臨的風險過大,同時也表明管理層控制風險的意識較為薄弱。以往案例顯示,那些因為擔保被拖累的上市公司,其擔保占比都很高,有些公司的擔保額甚至超過了公司凈資產的數倍。這樣的公司就如同慣于違章行駛的司機,出事故的概率極大,投資者一定要避而遠之。
高風險擔保
除了擔保總額與凈資產之比是上市公司擔保風險的重要標志外,基于擔保對象的不同,擔保風險也有所區別,這一點在年報中也被明細化。
風險最高的擔保類別是:為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提供的擔保。之所以風險最高,是因為此類擔保往往成為上述對象從上市公司“提款”的工具。也就是說,這些被擔保人可能在上市公司為其出具擔保后就沒有做還款的打算,上市公司很可能成為最后的買單者。
即使這些被擔保人不存在惡意逃脫還款責任的想法,這樣的擔保也存在巨大的風險。正是由于上述風險,此類擔保一度被證監會明令禁止。投資者如果在年報中發現上市公司仍然存在這種擔保,則不僅風險高,更說明上市公司的治理不規范,對這樣的公司,投資者最好回避。
風險較高的擔保類別是:直接或間接為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被擔保對象提供的擔保。一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超過70%,我們稱之為高負債經營,無論其經營業績如何,這樣高的負債率都相當危險。一旦公司經營過程中出現些許閃失,現金流一時不暢,高負債率很可能會將其壓垮。因此,為這樣的對象提供擔保,一方面說明上市公司管理層風險意識淡漠,另一方面也等于將上市公司置于懸崖峭壁。
對外擔保
上市公司出于業務開拓、客戶維系等原因,有時候也要為無關聯公司提供擔保。即使這些被擔保的公司負債率不高,這樣的擔保也越少越好。
我國企業群體中,上市公司的資質普遍較高,信用等級也較高,對銀行而言,如果有上市公司出具擔保,承擔連帶責任,銀行對貸款人的信用等級要求就可能人為降低——反正有上市公司承擔最終還款責任。這樣一來,違約風險就會放大,而放大的風險將由上市公司來承擔。因此,如果年報顯示此類擔保占凈資產比例過大(超過10%),就要備加小心。上市公司的擔保類型中,占比最高的是為自己的子公司擔保。一般而言,這樣的擔保風險較小。因為上市公司可以對子公司的經營決策實施控制,進而控制子公司的還款違約風險。
多米諾骨牌
目前在證券市場中,還有一種現象——上市公司之間相互擔保。其原因在于,上市公司一般融資金額較大,普通公司無法為其提供擔保。而上市公司之間相互擔保,銀行大多能接受,上市公司之間也能接受。這樣的擔保存在一種風險,即一旦擔保圈中的一家上市公司出現問題,其余上市公司就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接連倒下。比如A上市公司與B上市公司之間互保,而B上市公司又與C上市公司之間互保,雖然B上市公司自身經營業績尚可,但如果C上市公司出事,其風險也會通過互保傳遞至A上市公司。
歷史資料顯示,國內證券市場中,曾經出現的上海擔保圈、福建擔保圈、深圳擔保圈、湖南擔保圈以及河北擔保圈,都出現過這種多米諾骨牌現象,而2010年初,遼西幾家上市公司也出現了擔保連環倒的危險端倪。對于這樣關聯復雜,盤根錯節的擔保圈,投資者要小心,特別當擔保金額過大之時,殺傷力相當驚人。
此外,資料顯示,上市公司貸款的最大擔保者是其控股股東。上市公司到了需要互保借款之時,說明不僅自身實力有限,大股東的實力也相當有限。對這樣的公司,投資者謹慎為上。(系列宣傳文章之十六 本文由《深交所證券教室》作者袁克成提供)
本欄目文章僅為投資教育之目的而發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深圳證券交易所力求本欄目文章所涉信息準確可靠,但并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做出任何保證,對因使用本欄目文章引發的損失不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