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精神焦慮癥的自救,病理分析卷2

 心悸

心悸這種突發的,不同尋常的快速心跳,可能或者說都會發生在你即將入睡的時候,它甚至可以把你從夢中驚醒。這種時候,你不能驚慌,因為你越驚慌,神經釋放的腎上腺素就越多,心臟跳得也就越快。你可能會說:哦,我希望醫生現在能測測我的脈搏,它跳得真的很快!不過,我懷疑如果你測的話,心跳是否真的會超過每分鐘120下,但就算達到120下也沒關系,一個健康的心臟能夠以每分鐘200多下的速率持續跳動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時間,而不會有任何損害。

另外你可能還會覺得心臟已經跳到嗓子眼兒了,并且相信它隨時都會爆炸。但我向你保證,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的。這種脹得快要爆炸似的感覺不過是頸部主動脈異于尋常的有力搏動而已,你的心臟根本就沒在咽喉附近。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心臟肌肉是多么厚實,進而明白它多么強有力的話,你就一點兒都不害怕它會因為心悸而爆炸或受到損害了。

所以,你盡可以放下心來,努力地去放松(參照第15章的如何放松):深呼吸,再慢慢呼出,任你的心臟去挑,知道它自己慢下來為止。記住它是顆健康的心臟,只不過暫時受到了過度的刺激而已,但這種刺激并不會造成傷害,并且它很快就會停止。就算發作的時間很長,那也沒有什么關系。在你了解了心悸后,它們還有那么可怕嗎?如果有必要,你可以找別人聊聊天或起來喝杯牛奶,以此來緩和以下緊張的情緒。四處走走并不會損害你的心臟,即便此時你還在心悸。如果你愿意躺在床上,那么隨意躺就好了,但是要盡量放松,隨心臟去跳而不要逃避。如果你這樣做了,說不定某個夜晚就會發生令你驚訝的事情:你會在心悸發生的時候睡去。

隨著接受和神經的平靜,心悸發作的次數會越來越少,直到它不再發作。許多年前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由于緊張我也會偶發心悸,但隨著接受和神經的平靜,后來我再也沒有心悸過。想想看,如果那時我害怕了,被心悸搞得心神不寧,那將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情啊!現在,30年過去了,我的心臟仍然很好。

心跳緩慢

除心跳過快外,你的心臟偶爾也會出現跳得過慢的情況,你會覺得心跳將止,幾欲昏厥,身體像要癱瘓似的無法行動。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血管迷走神經反應過度,它是由副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受到過度刺激而引發的。你可能還記得我們在前面說過副交感神經對分泌腎上腺素起制約作用,而這種情況的發生正是由于其制約作用發揮得過頭了,致使心跳減慢到了讓人不舒服的程度。

比起心悸來,血管迷走神經反應過度的情況相對要少見一些,但如果你不清楚它的緣由,你同樣會被擾得煩躁不安。記住,這種情況也是由于神經受到過度刺激而引發的,你的心臟并沒有疾病,這樣的發作也不會對它造成傷害。當你的擔心和持續的緊張慢慢緩和之后,心跳過緩偶爾也還會發生,不過,你不要驚慌,只要你理解并接受它們,這樣的發作也救沒那么可怕了。血管迷走神經反應過度,這種情況最好盡快控制,雖然它不會造成實際的傷害,但畢竟會耗費精力。我主張你們去面對和接受,但并不意味著我贊成你們咬牙忍受。其實,醫生也可以用藥來控制這種情況,所以如果你覺得有必要的話,不妨去咨詢以下醫生。

心律不齊  

心臟由于疲勞或受到過多酒精、尼古丁和咖啡因(咖啡、茶)的刺激,有時會發生心律不齊的現象。患者把這種感覺描述某一下心跳的停頓,但事實上心跳并沒有停頓,只是跳動的間隔不均勻罷了。心律不齊時,病人會覺得心臟好像翻過來似的,喉嚨處還有癢癢的感覺。他會咳嗽,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么.

心律不齊一點兒都不危險,心臟也不會因為這個而停止跳動。它只是很煩人,僅此而已。適量的運動就可以消除這種情況,所以你不必因為害怕而又躺到床上。多數人過了四十歲就會時不時地出現這種情況,許多年輕人也會,這沒什么大不了的。

顫抖

有些人會時不時地變得虛弱,這既不像心悸,也不像心跳過緩,他們稱之為顫抖的發作,并描述說自己的腿會突然間變得軟弱無力、顫抖不止、渾身冒汗等等。雖然他們實際上不會暈倒,但他們會覺得自己就快要暈倒似的。這種發作休息一會兒就會漸漸過去,在醫學上我們稱之為低血糖發作。它是由于血液中含糖量過低而引起的,就像發動機缺油會砰砰作響一樣。

低血糖發作尤其會發生在緊張的人身上,因為他們消耗能量的速度要快于其補充的速度。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飯前,但沒有什么危害,安靜地休息一會兒就能解決問題,因為肝臟會利用這段時間向血液中釋放糖分以保持其平衡。此外,吃些甜的東西有助于迅速恢復,所以隨身帶些甜食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最后要說的是,這樣的發作并不局限于那些神經衰弱的人,許多精力充沛的健康人也會這樣。

深呼吸困難

就像緊張導致頭皮肌肉痙攣和疼痛一樣,緊張也會引起胸、肺肌肉的痙攣,病人會抱怨說他無力擴張胸部進行深呼吸,這令他沮喪不已、唉聲連連,最后連家人都會不耐煩地對他說:別再叫喚了!

這種痙攣的影響是暫時的,它會隨著放松而得以緩解。你的胸部本身并沒有什么疾病,它也不會因為痙攣而受到傷害。雖然有的時候你可能呼吸得不太順暢,但絕不至于到氧氣不夠的程度。

但是,如果你為了彌補胸部活動的不足而刻意吸入大量空氣的話,你的情況反而會變得更糟,因為快速的呼吸會過多地帶走肺部的二氧化碳,致使病人突然感到頭暈、雙手刺痛并可能發生強直性收縮(手指僵硬、腕部卷曲)。對于病人及其家屬來說,這些癥狀是可怕的,不過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病人只需向一個紙袋內呼出空氣并重新將其吸入就能解決問題盡管這聽起來似乎有點兒虎頭蛇尾的感覺。

喉嚨梗塞

有些神經緊張的人抱怨說他們經常有喉嚨受壓迫或被卡了塊東西的感覺,他們不停地咽口水,試圖把那東西吞掉;還有些他們的喉嚨里面好像有腫塊,并深信自己得了某種嚴重的疾病,甚至是癌癥。事實上,這還是一種由于神經緊張造成肌肉痙攣而產生的感覺,我們稱之為癔病性腫塊,它也會隨著身體的放松和心理上的接受而逐漸消失。盡管它看上去很嚴重,以至于有這種感覺的人很難相信如此明白無誤的壓迫感僅僅是痙攣而已。要想說服患者相信腫塊只是源自神經因素,并不是件容易簡單的事情,通常也只有在醫生對他的喉嚨進行了全面檢查之后他才會放心下來。

眩暈

眩暈可以說是一種最令人不安的現象了,對于我們來說,穩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習慣的狀態。如果突然間感到家具在房間內飛速旋轉,那我們一定會覺得非常害怕。

眩暈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我們認為本應靜止的物體好像動了起來;另一種則是我們本身感到站立不穩,頭重腳輕。通常,我們的平衡是靠眼睛、耳朵以及眼睛和頸部肌肉之間的復雜配合來維持的,即使是與正常狀態的輕微偏離都會導致搖晃和眩暈,所以說眩暈神經系統疲勞的先期癥狀,不過它并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它的發作時間很短,而且會使病人平靜下來、恢復體力后迅速消失。

眩暈也可以是由某種輕微的生理缺陷比如粘上蠟的鼓膜或被堵塞的耳咽管(一條連接耳朵與咽喉的管道)引起的,所以最好是請醫生確認一下你的眩暈是否是由神經因素引起的。通常來說,神經性的眩暈都是那種頭重腳輕的類型。

惡心、嘔吐

你可能一看到食物就惡心,或許你還經常嘔吐。對于這種情況,飯前吃些龍膽見健胃劑可能會有所幫助,但最好的方法還是下定決心:不管發生什么,都要把食物吃下去,并把它留在胃里。如果你吐了的話,不妨等一會兒再吃一次試試,因為這也是需要你去接受的事情。

不要錯誤地認為由于你惡心、正承受著壓力,進食就不會有什么好處,你就應該少吃東西了。雖然在這種情況下,你消化的時間可能會長一些,

但只要你進食,你就會獲得營養。要知道,營養不良和貧血可能會引起神經系統的某些癥狀,所以你必須要吃足夠的食物。

如果幾個星期以來你一直都吃得很少的話,你的胃可能會容不下正常量的食物。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可以少食多餐,喝蛋酒和足量的牛奶,另外每天再服用一些維生素,但是一定要按醫生給出的劑量服用,過多和過少的維生素對身體都是不利的。

再重復一遍,盡管你覺得惡心,但你還是要下定決心把食物吃下去。做到這一點可能需要時間,但你一定能行。

體重減輕:遠離體重秤

如果你正在練習接受和等待,正在努力地要吃掉桌上的飯菜,尤其是最后那一點兒你自己都不想吃的東西,那么你應該明白:體重多少并不重要。對于體重的減輕,神經衰弱患者往往給予太多不必要的關注。他們看著自己突出的骨頭,越看越驚慌,同時還會不停地胡思亂想:不知道這種神經衰弱的過程還要持續多久,什么時候自己會徹底崩潰?他們一遍遍地站在浴室的秤上,眼睛死盯著刻度,試圖通過搖晃多稱出幾盎司的體重。對于這樣的患者,我的建議是:用布把秤蓋住,抵御秤的一切誘惑,直到有一天你變得很胖需要節食時再拿出來使用。

這里有個有趣的問題需要提一下,即緊張情緒會對一個人的胃口產生直接但卻只是短暫的影響。我就曾遇到過這樣的一個人:他憂慮的時候見到食物就吐,可一個小時過后當他聽到好消息時,那些食物立馬就會被他一掃而光。

因恐懼而消瘦的身體本身并沒有疾病,只要你愿意吃飯,失去的重量就能夠恢復。所以,別在意你那消瘦的面容和那干巴巴的可憐身材,只管去吃并忘掉那些秤好了。就算有些朋友大呼小叫地對他說:天哪,你看起來比以前更瘦了,你也要抵制誘惑,不用去秤。

沒有永久性的損害

相信我,當你的鄰居用同情的目光看著你,并對你說你看上去和糟糕時,請記住:不管你今天看起來病得多厲害,幾個星期后同樣的鄰居還有可能對你說:你看上去確實不大一樣了!你完全可以從神經衰弱中恢復過來,你的心臟也不會留下任何的后遺癥,盡管你現在覺得那個地方會有點兒痛。

所以為什么不這么想:今天看上去可能有點兒糟糕,但神經衰弱并非疾病,一旦我有所好轉,我的體重就會增加。同時,我還要多吃東西,就算是硬塞也要把飯吃完。至于鄰居們的評價,我想我會飄然處之的。

不會再有新的癥狀出現

腎上腺素的活動總是局限于某幾個器官,因此它的活動模式也是比較固定的。了解了這一點或許能讓你感到些許安慰。在你前方不存在更多的癥狀,這個想法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個安慰,因為導致他們神經衰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對這不確定未來的擔心。記住,除了我們已經描述過的癥狀外,不會再有任何嚴重的新癥狀出現了。

如果你只有上述的幾種癥狀,你也不要輕易地斷定自己一定會出現其它的所有癥狀。因為出現所有的癥狀是件很不尋常的事情。每個人身上相對敏感的部位是各不相同的,只有那些敏感的部位,才比較容易對腎上腺素的刺激做出反應。如果你不曾有過惡心或嘔吐的現象,那就說明你的胃經受得住緊張造成的壓力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在將來。我們知道有些人在不安的時候會嘔吐,有些人想上廁所,還有些人會肚子疼,但很少有人會同時出現這三種情況。

也許到現在,你所持有的癥狀已經完全表現了出來,所以你也可以放心地認為自己已經經歷過最糟糕的事情了。

八、重新找回自己

在面對和接受了神經衰弱的各種惱人的癥狀后,你可能又會問:還要多久我才能成為原來的我?關于這一點,我不妨這樣回答:盡管你在治療方面采取了全新的方法,但你的癥狀肯定還會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或許最初的反復還會和你讀這本書之前的發作一樣劇烈。這一點并不難理解,因為盡管你采用了新的方法,但分泌腎上腺素的神經仍很疲勞,也很敏感,它們還需要幾個星期的時間慢慢恢復。

我發現在神經衰弱患者中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即在找醫生進行過第一次咨詢之后,他們會變得歡欣鼓舞,認為自己終于找到了快速解決問題的魔杖并確信自己已被治愈。然而過不了幾天,他們就又會滿懷失望和沮喪地出現在我的面前盡管在此之前我已經警告過他們可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于是乎,我又不得不再一次地做出解釋,告訴他們神經需要更多的時間對新的治療方法做出反應,就像賽跑者一樣,即使已經到達終點,贏得了比賽,他也還要繼續跑上幾步才能停得下來。當這些患者最終明白了這個道理并接受現實后,他們便會振作起來,理解和等待也才能最終創造奇跡。

平靜地接受就是你要為之奮斗的目標盡管它不會讓你在一夜之間獲得痊愈。不過,就算是你理解了問題的實質并努力要平靜地接受,你還是會發現開始時這并不容易做到。不過不要失望,因為開始的時候只要你的腦子能想著接受就可以了,平靜的接受會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地做到。

另外,雖然你希望自己不要害怕,但你仍有可能會感到害怕。就算這樣,你也不必灰心。只要你能理解我所告訴你的那些道理,那么你就已經邁出了走向康復的第一步。在這個階段只要有不害怕的愿望就可以了。如果你下定決心,在害怕的同時仍然去接受那些奇怪的感覺,那么你的恐懼就會漸漸退去,因為這種決心會緩解你的一部分緊張,從而也就減輕了癥狀的強度。這會給你一些希望,并是你對康復產生信心。這樣下去,終有一天你會徹底忘掉恐懼的。

不過不要以為我這是在要求你不使用鎮靜劑。事實上,每天服用兩三次鎮靜劑可以緩解你的射精所受的刺激,而通常情況下醫生也會建議病人這么做。不過你一定要在醫生的幫助下找到合適的鎮靜劑以及恰當的服用劑量,因為過量的鎮靜劑會讓你感到抑郁和瞌睡。另外,如果醫生開出的劑量太大的話,你也沒必要堅持按這一劑量服用,而是應該相信自己的判斷。為某個特定的人確定準確的劑量的確是一件困難的事,這需要多次的嘗試。所以,如果你希望減少劑量,那么千萬不要猶豫。但是,你不能在未經醫生允許的情況下隨意增加劑量。

保持有事可做

在等待痊愈的同時,你應該讓自己有事可做,這一點很重要。不過我也要警告你:不要為了追求忘我的狀態而拼命地找事做。這是在逃避,但恐懼并不會被你甩得很遠。我希望你面對自己的癥狀,接受它們在恢復過程中不時復發的可能,并在這樣的前提下保持有事可做的狀態。這和逃避截然不同,好比是你停止了瘋狂的忙碌,放松下來并開始平靜地做事;你對自己說:好吧,就讓那些可怕的感覺來吧。逃避是沒有用的,但如果我接受,它們就會慢慢消失。與此同時,我還要讓我的腦子里裝滿工作,這樣它就不會再有那些無謂的擔心了。

每次恐懼過后的短暫放松都是讓你的神經平靜下來的好機會。堅持下去,敏感的神經和劇烈的反應就將漸漸得以平息,直到最后成為你的一種回憶。

迅速的康復

我曾經給療養院的一位朋友寫過一封信,告訴她如何治療自己的神經衰弱。幾個月后,一位陌生的女士打來了感謝的電話,說那封信也讓她得以痊愈。她說她沒讀完那封信就知道自己已經痊愈了,而且沒過幾天就出院了。她告訴我,從那以后四個月已經過去了,她的狀況依然很好,她相信自己再也不會復發了。

如此迅速的康復是有可能的。當我說在一段時間內你仍有可能感到恐懼。你的癥狀仍會繼續存在,你必須準備好等待更長的時間時,請不要誤以為我是在說所有的恢復過程都是漫長和令人疲倦的。這一過程可能會出奇地快,就像剛才提到的例子那樣。我只是想提醒你康復的過程可能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快,以免你感到不必要的失望。等待更長的時間不過是說你要再耐心一點,只是由于耐心這個詞在一個神經高度緊張的患者看來可能是難以承受的,所以我才有意不直接使用這個詞罷了。兩者的差別雖然微妙但卻非常重要。患者在愿意等待更長時間的同時也可能會認為自己無法接受要他耐心點兒的建議,因為光是聽到耐心兩個字就足以讓他感到煩躁不安了。

進步的康復

身體的疲憊會延緩康復的進程,但即使是這樣,在保持良好飲食與平和心態的情況下,通常兩、三個月的時間也足以緩解一個嚴重的神經衰弱患者的病情,當然前提是他的病情沒有太多的反復。每個患者的康復都有自己的節奏,這取決于恢復自信與平和心態的速度。有信心,就有力量。一旦你明白了錯誤的想法會致人癱瘓以至于讓他們臥床不起時,你就能理解為什么猶豫和缺乏自信會使人虛弱了。自信的恢復和體力的增加是一對孿生兄弟,它們是密不可分的。

L女士三年來一直堅持每周去一次健身房。那兒的教練對功能性的神經失調的治療很感興趣,他們堅持認為康復過程應該緩慢進行,以免客戶們過度消耗自己的體力。三年下來,L女士對自己體力的信心幾乎喪失殆盡,只好話更長的時間等待自信的完全恢復。

在我指出她真正的問題是缺乏自信而不是肌肉無力,并告訴她必須擺脫思想束縛,通過運動強化肌肉之后,她驚奇地發現幾天之內自己已經能做很多事情了。她說:我太吃驚了,我只是覺得我做不到這些。這種錯誤的想法似乎并不可能讓我這么虛弱,然而實際情況卻真是這樣!最近,我收到了她的一張卡片,她告訴我:我仍然在使用你給予我的金鑰匙,沒有人會覺得我有問題!

不要去翻看日歷以記錄你用于恢復的時間。

進行必要的等待,別管時間長短。

讓身體按照自己的節奏恢復。

只關注恐懼的消失和肌肉的使用。

不再被嚇到

或許有些時候當你覺得自己已經痊愈時,過去的恐懼和那些奇怪的感覺又會卷土重來,其劇烈程度一點兒也不比剛發病時差。不要灰心,這并不奇怪,因為你的記憶仍很深刻,傷疤也還沒有愈合。另外,這些奇怪的感覺也可能是你自找的,因為擺脫它們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以至于你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你想試試看這到底是不是真的。不要因為害怕而停滯不前,你不會受到任何傷害。不管有多少次反復,過去起作用的因素將來一定還會繼續發揮作用。所以,你應該平靜地接受每次挫折,并等待更長的時間。

一旦揭穿了神經的小把戲,你就再也不會被它們嚇到了。你內在的自信和力量總是會幫助你飄然地度過恐懼的。同時由于這種自信源自你切身的經歷,因此它絕不會輕易地喪失。你或許會有反復,但你絕不會被再次嚇到。

另外在你擺脫了恐懼并重新贏得自信之后,你就會喪失對自身感覺的興趣。你開始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而且這種狀態的持續時間會越來越長。外部事物吸引了你的注意,你又回到了大家的世界,成為了原來的自己。

康復的模式

現在,你已開始使用面對、接受、飄然和等待的康復方法了,但不知你是否也開始用心去體會這一模式呢?我希望是這樣,因為我想讓你熟悉這個模式,并使它成為你思想的一部分。我希望你能完完全全地理解這個模式,以便在遺落或遇到困難時能立即想到它。如果你能正確地應用這一模式,那它也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九、因問題、悲傷、內疚或羞恥感而變得復雜的神經疾病

對于前幾章所述的集中神經衰弱患者來說,除了需要擺脫由神經過敏引起的身體不適外,再沒有其它什么令他們不安的大問題了。然而,還有很多人的神經衰弱則明顯是由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極度的悲傷、折磨人的內疚或羞恥感引發的。身體的不適只是他們所患疾病的一部分,通常他們會由于過分關注引發衰弱的原因而極少注意到身體的不適,直到這些不適的感覺變得很嚴重而難以去除。這種類型的神經衰弱比起焦慮癥來要復雜得多盡管兩者有許多共同之處,有時甚至無法將它們區分開來。

問題

一個明顯無法解決的問題及它可能引發的沖突是引發復雜神經衰弱的最常見原因。一個嚴重得足以引發神經衰弱的問題會使患者想要逃避。有時,正是患者自身敏感的情感和他對榮譽的重視以及他的責任感使他不能做出妥協。如果換作一個沒有太多顧慮的人的話,這種妥協其實并不難做到。盡管大多數人在遇到頭疼的問題時都會首先想到逃避,但他們最終會去面對問題并解決問題,或者是在必要的情況下做出妥協。然而可能會患上神經衰弱的人則并不是這樣,他們的注意力會越來越多地集中于問題煩心的方面,從而使自己變得一籌莫展。

不管是什么樣的問題,只要它嚴重得足以引發神經衰弱,那么它就會讓患者感到不安,以至于患者會時不時地在想到這一問題的時候感到恐慌。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他就會感到由持續的恐懼和緊張所引發的身體不適,他的雙手開始出汗,胸口感到惡心,心臟怦怦地跳個不停。起初,他主要是在想到那個問題或與之相關的事情時才會有這樣的感覺,但即使這樣,他的情況已變得越來越難以忍受了,因為那些令人不安的感覺已經伴隨著問題出現了。

他的生活開始了悲劇的色彩。有時他可能會暫時忘記自己的問題,感到很愉悅,但過不了多久他又會突然想起那個問題,愉悅的心情便會像鉛塊入水似的一落千丈。他感覺自己就像是個溺水者,每次浮出水面還沒等吸口氣就又沉入了水中。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上幾周或者幾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患者仍會嘗試著去繼續工作,但逐漸地他會失去所有的生活樂趣。最終他的工作也會受到影響,他會日漸憔悴,同事們也會注意到他的異常變化。

這一過程或許是緩慢的,但患者的情況也有可能迅速惡化,他會終日死盯著自己的問題不放,與此同時,恐慌的發作也是以此接著以此。不過不論這種惡化的過程是快是慢,其發展的模式都是一樣的。是令人不安的是每次發作都會越來越強烈,而即便是最輕微的刺激也會引發病人的恐慌。

病人開始感到迷惑,他不明白發生的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且由于極易發作,他會變得更加迷惑。任何事,哪怕只是和他的問題有一丁點兒聯系的事,都有可能讓他感到恐慌,他甚至都不敢去看一眼報紙。

緊張引發的過度反應

患者不僅容易受到恐懼的侵襲,他對壓力的反應也會變得越來越夸張,從而使自己更加迷惑。等待所造成的壓力對他來說是無法忍受的,他感到自己的大腦神經就像是要繃段了似的;而焦慮所造成的壓力則會成為一種真正的頭疼,而不是心理上的所謂頭痛。這是一種燒灼般的、受壓似的疼痛,似乎沒有什么東西使其得以緩解。如果患者必須去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那么他可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反抗情緒,這種情緒讓他痛苦不堪,以至于他會東彈不得。另外,他也很難承受其他人的痛苦。一個在我們看來僅僅有些傷感的場景在他看來就像是一出悲劇,而普通的事情也會充滿了令他身心疲憊的強烈因素。多數人在疲勞的時候都比較容易感到不安,如果我們把這種感覺放大許多倍,那么我們就能稍微體會到一些處于這種狀態下的神經衰弱患者所感受到的痛苦,進而了解到他是多么迷惑了。

此外,患者還會對自己的微不足道變得過于敏感,而那些隱藏于潛意識里的內疚也會在此時冒出頭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內疚,但我們能夠給予某一些合理的解釋,從而使自己保持平靜。然而,神經衰弱患者卻極少能做到這一點,他們的內疚感很難抑制。就算某種內疚得以平息,另外一種也會接踵而至。

像這樣的內疚患者可以列出一大串,醫生們常常在絞盡腦汁幫他們減輕痛苦后,發現他們又會面臨心的內疚。對于道德心過于敏感的人來說,內疚簡直就是地獄的烈火。盡管情況并非如他所想象的那般嚴重,但他已失去了正確看待問題的能力,因為只要一想起那件事,他就會產生過于強烈的情緒反應。生活對于他來說只剩下了內疚。

疲憊

隨著時間的流逝,患者開始感到疲憊。沒有什么比無休止的精神壓力更能讓人感到勞累的了。開始時,他或許能夠承受大量、甚至是連續幾個月的思考,但漸漸地他就會感到腦力及情緒上的疲勞。在醒著的每一分鐘里他可能都在思考,而到了晚上他還可能會做惡夢。

一般情況下我們并不做連續不斷的思考。也許我們以為自己是這樣,但事實情況并非如此。在大部分的時間里,我們的大腦就像是一部接收機,它記錄下我們看到的和聽到的東西,但并不做思考。也就是在這些時候,大腦才會得到休息。

放唱片

對于那些勞神的問題,患者會想得愈來愈多,直到醒著的每分每秒都會在這樣的思考中度過,而只有在睡著時他的大腦才能得以休息但這樣的休息也只有在平靜地睡眠時才可以獲得,然而這種情況卻是少之又少。像這樣持續地思考某幾個問題就好比不停地放一張老唱片。起初,患者還能夠忍受,但漸漸地,這種聲音就會成為他工作、閱讀及與他人交往的障礙,并進而控制他的大腦,成為他關注的唯一問題。剛開始時,患者還可以暫時地擺脫某些問題的糾纏,但隨著情況的加重,即便是再艱苦的努力也變得無濟于事了。他越是抗爭,那些問題就越難以擺脫。換句話說,他的大腦因為疲憊已失去了其靈活性,而那些問題則自動地開始在腦中飛轉起來。

思維的印記

本來,這種不停的思考就已經很讓人疲憊、恐懼和迷惑的了,而現在一種新的且更加令人擔憂的問題又會接踵而至:以前患者至少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問題,可現在他卻突然發現自己只能從最悲觀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了。他思考問題的方式變得很僵硬,而不再像從前那樣靈活了。

就像是一種思考方式已經在他腦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任何關于自己問題的想法都會自動地沿著這條印記延伸下去,而從其它的角度看待問題則成為一件力所不及的事情。只要他試著以不同的方式想問題,過去那些令人痛苦的景象就會立即在他眼前鮮活地閃現出來,同時還伴隨著強烈的、令人不安的感受,以至于任何其它的想法都會被驅趕得煙消云散。這種情緒反應來得如此之快,簡直就像是一種本能的反射。

此時,患者開始真正地感到恐慌,他確信自己就要瘋了。思想失控一定時間可怕的事情。一位患者就曾把自己的大腦說成是一塊隨波逐流的浮木,任憑溪流的擺布卻無能為力。

在前面的章節里我曾經提到過一種像是被勒緊鐵條似的頭痛,患者想得越多,疼痛就越發劇烈。這種疼痛不僅會妨礙正常的思考,還會使思想變得混亂和遲鈍。

下面就讓我通過一位中年男士的病例來說明一下這種類型的神經衰弱吧。這位男士在來我這里尋求幫助之前,曾經做過一次全面檢查,醫生說他血壓高并有可能死于中風”—病人是這樣描述當時的談話的。這位男士聽后頗為震驚,但卻不愿表現出過分的擔憂,他草草地問了幾個問題就滿腹憂慮地回家了。在此之前,這位男士正準備接手一項重要的、需要他為之付出幾年心血的工作,可突然間,這項工作似乎變得毫無意義了。他陷入了一種可悲的兩難境地:如果注定要在這一過程中死于中風,那么做這樣的工作對他來說又有什么意義呢?可糟糕的是,他已經被任命了。為此,他變得非常緊張和憂慮。漸漸地,每當他想到自己會死于中風時,前面提到的那種令人不安的感覺就會出現在他身上。

在第一次來我這里時,他的狀況很糟糕,所以我找到了他從前的醫生,請他回憶一下當時談話的內容。那位醫生對自己的話所產生的后果大為吃驚,他說他確實提到了中風的問題,但他的意思只是說,這位男士在到了行將就木的年齡時可能會中風。患者如此輕易地就誤解了他的話,并由此產生了毫無必要的不安,讓他覺得難以置信。他一再說:他真是個敏感的家伙!是的,在涉及到其他人的健康和煩惱時,我們確實都很理智,但如果我們自己遇到壞消息時,情況就不一樣了。我們會感到震驚,并會曲解消息的內容。

我把這些都解釋給那位患者聽,本一位他會很快恢復,然而實際情況卻與我想象的大相徑庭。他再次回到診所并對我說:醫生,或許你認為我是個膽小鬼、笨蛋。你說的我全都懂,但我就是不能讓它們進到這里去。說著他敲了敲自己的腦門,我的思緒就像凝固在中風這個問題上似的。我感覺只要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夠擠進我的腦子里,我就能得到解脫并以我希望的方式去思考。但實際上,我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每次只要一想到中風,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搞到害怕并想個不停,而哪怕是讀到和血壓有一點點關系的文章,都會讓我產生這樣的連鎖反應。

他太勞累了,以至無法擺脫因為情緒和腦力上的疲勞而產生的類似于條件反射的過激反應。

喪失信心

設寧衰弱發展到這個階段,患者會喪失所有的信心,甚至是小孩子都可以他把指揮得團團轉。由于過去的幾個月他一直都處于一種無休止的左右為難的狀態,所以現在就算是決定一些小事都需要他為之付出極大的努力,并且這種努力還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對他來說,決定是否帶雨傘出門都會成為一件超出其能力的大事,他會一會兒拿著傘出門,一會兒又折回家把傘放下,如此反復地忙過不停,直到雨過天晴這時才可能算完。

但即使是這樣,患者還是經常地試圖證明他仍是自己的主人,而不是連他自己都開始懷疑的那種膽小鬼。他不斷地為自己設置心的測試,考驗著自己的耐力,并愈來愈覺得有必要證明自己能做這樣那樣的事情。他會說:這我能做,我是不會被它打敗的!不過雖說他可以做到,但卻會耗費巨大的精力。因此,這種努力注定不能持久,而且還常常會遭到朋友們的批評,而這種批評對處于極其敏感狀態的他看來又會顯得過于嚴厲。

視覺障礙

此外,患者還會抱怨說自己的視力也受到了影響,看不清東西,并會出現重影。為了修正這一問題,他會不停地眨眼或瞇起眼睛。另外,有些物體在他看來好像是蒙上了一層搖曳不定的薄霧,就如同夏天我們的燒熱的瀝青路上看到的景象一樣。從眼角看上去,這些物體還會痙攣的跳個不

56

停。亮光會讓他覺得刺眼,所以他需要戴上墨鏡,而他平常所用的眼睛則需要經常地調整,但也很難達到令他滿意的程度。由于視力很神經緊張的程度有關,所以他每次檢查的結果都不一樣,也就不足為奇了。

噪音

因為疲勞而變得過度敏感的聽覺神經也會碰到類似的問題。在患者聽來,飯勺和碟子發出的輕微碰撞聲會讓他覺得難忍受,而電視機的聲音則會讓他近乎發狂。即使他可以忍受這種噪音,他疲倦的大腦也很難跟得上說話的內容。而在多數時間里,他都會蜷縮在自己的世界里,對外界的談話無動于衷,就像是在看無聲電影,演員只動嘴唇卻發不出聲音。這確實是一副令人非常不安的景象,他會因此而進一步遠離家人,退回到自己的世界中。

和最初的沖突或問題相比,對眼前發生的這一切的困惑可能跟讓他感到不安。患者可能會徘徊在街頭、低頭想著心事,希望能找到一條擺脫惡夢的途徑,但任何辦法都不會持久,更沒有一種辦法可以長期適合他的情況。

也真是這個時期,他的生活可能會出現額外的負擔,譬如說家庭問題、經濟困擾,或者是一些小小的不快,但無論事情是多么微不足道,他都會因此而變得狂躁。

舉例來說,尤為患者被帶到鄉下度假。到達以后,他發現床對面的墻上掛著一副凡高被割掉耳朵的畫像。不幸的是他知道凡高是在一次發狂時用這種方式自殘的。和這幅畫呆在同一個房間里讓他緊張得近乎崩潰,可他又不知該如何告訴主人將那倒霉的東西拿走。難道要對主人說他自己也害怕發瘋,因此無法忍受在每次進屋時都想其此事不成?本來這個假期是專門用來解決他的神經問題的,如果沒有那副畫,他可能會有所收獲;然而,實際情況卻常常是事與愿違。

有位女患者去海邊度她幾周的休假。到海灘的第一天,她就注意到有一群婦女站在水邊兩眼茫然地望著大海,而后面的幾天也是天天如此。他們與周圍極不和諧的表情是那么奇怪,以至于她終于忍不住要去打聽這些人的身份,結果得知她們竟是來度假的某市精神病院的病人。一年中有那么多時間,她們卻非要選擇這個時候,好像存心要跟蹤她似的。這位患者后來說,她總是可以看到自己朦朧的身影跟隨在那些人的身后。

精疲力竭的家人

看著家人一個又一個地變得疲憊和狂躁也會加重患者的憂慮。家人們也忍受著希望與失望交替出現的煎熬,他們中間必定會有人要說出一些令患者更加不安的話。有位女患者對她的丈夫說她快要瘋了,但得到的回答卻是:呃!有很多地方可以接收發瘋的人。他的丈夫是個極好的人,但由于幫助和寬慰妻子的任務一直都落在他的身上,與此同時又要注意不說錯話,以至于他的神經繃得太緊,到最后根本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也正是由于他最不可能傷害自己的妻子,他才成為了給妻子最致命一擊的人。

抑郁

抑郁源于情緒上的疲勞。如果抑郁突然成為一種強烈的身體感受,那么患者可能會因此崩潰。這個時候,他很難相信這個世界仍是美好的,也不認為康復是值得和可能的。很少有患者能夠明白這只不過是極度疲勞的另一種表現方式而已。作為我們自身的一部分,我們的情緒很難得到自己冷靜的對待。當這個世界顯得暗無天日時,我們很難說:不高興的是我,而不是這個世界。

在抑郁和對外界的默然逐漸奪去患者康復的欲望時,抗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每時每刻對他來說都是一種折磨,甚至連梳頭都會給他帶來無法忍受的身體與精神負擔,所以他看上去可能是一副蓬頭后垢的樣子。

不安

患者此時的疲憊幾乎已超越了人的忍受極限,然而他還是無法安靜下來。疲倦的神經變得躁動不安,盡管患者此時幾乎已沒有力氣移動身體,但他還是覺得自己被強迫著忙個不停。他是多么希望休息啊,然而一旦要休息時,他又會受到種種的折磨和煎熬。這可如何是好?他將何去何從?他的情緒一會兒憂郁、一會兒瘋狂,有時還要大哭一場才能得以宣泄。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強迫癥出現了。

強迫癥

強迫癥是神經衰弱最令人不安的表現形式之一。較之其他的癥狀,強迫癥更容易使患者相信自己已處在了瘋狂的邊緣。這種癥狀很容易發生在疲憊的人身上。我們大多數人都一、兩種輕微的強迫性習慣,例如有位婦女出門后一定要轉回來檢查水龍頭或煤氣閥,盡管她清楚知道自己在出門前已將它們全部關好。

與上述的強迫性習慣相比,伴隨神經衰弱而來的強迫癥更令人費神,其特點是反反復復的強迫性想法或行為,而這些想法和行為又總是讓患者感到難受,甚至是恐懼。例如,害怕中風的那位病人會患上這樣那個的強迫癥:當他彎腰時,涌向面部的血液會立刻讓他想起自己的血壓和一直擔心的中風,于是中風這個詞就再一次在他腦海中閃現。他越是努力不去這樣想,就越是會想到這個詞,甚至于有時他會大聲地喊出來。所以當房間里需要安裝心開關時,他會要求他它們裝在腰部以上,這樣他就不用彎腰了。

再比如有這樣的一位婦產科護士:每當她抱著孩子經過窗戶時,她就會產生一種難以遏制的將孩子丟下去的沖動。像這樣的例子多的不勝枚舉,在這兒就不一一贅述了。如果你也患有強迫癥,你只需要了解它是如何產生的,并知道治愈它的方法就可以了。

大部分人都知道,疲憊時我們很難把某只曲子從腦子里排除出去,疲勞的大腦會失去其原有的恢復力,此時不愿體聽或不愿有的某個曲子或想法就會像蒼蠅粘在蒼蠅紙上一樣,甩也甩不掉。換句話說,神經衰弱患者的強迫癥不過是在情緒非常激動的時候由乘虛而入的自我暗示引起的,這種暗示會在疲憊的大腦中留下極為強烈的印象,甚至扎下根來。

沒有經歷過神經衰弱的人可能會認為我描述的畫面過于恐怖,我可以向這類讀者保證,我所說的絕無夸大之辭,實際情況可能會比這更糟糕。我之所以要詳細地描述每一個細節,原因非常簡單:這本書主要是寫給那些神經衰弱或者有問題病人的,它可以讓這些人了解到,他們那些令人迷惑且難以解釋的癥狀,只不過是神經衰弱的通常表現而已,他們之前的很多人也有過同樣的經歷。這些人覺得自己的身體就像是潘多拉的盒子,里面裝滿了令人不快和吃驚的東西。他們惶惶不可終日,總是擔心里面又會跑出什么新的東西。但是如果把整個盒子里面的東西都倒在他們面前,讓他們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的話,這個盒子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點擊治療

如果患有強迫和抑郁癥的患者以前從未看過精神病醫生,而此時家人又堅持讓他去看看的話,醫生給出的建議有時就是電擊治療。這種療法盡管聽上去很嚇人,但對于這一階段的病人通常卻很有效,患者可以很快地得到放松。大部分患者經過電擊治療后都會暫時忘掉他們的問題,不再過多擔心自己,看上去也會好得多;但是他們會變得健忘,記不得現在以及過去的一些事情,同時還可能會輕微地犯迷糊。

我們還不知道電擊療法是如何其作用的,但我們知道它可以打破焦慮緊張更加焦慮的惡心循環,從而幫助患者忘掉自己的問題并將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例如有這樣一位經常抱怨胃疼的婦女,她經過幾次電擊治療后對醫生說:我的胃有種奇怪的感覺,雖然沒什么可擔心的,但我像如果這是由電擊治療引起的話,我應該讓您知道。她忘了幾個星期以來這種感覺曾讓她悲傷不已,而就在幾周之前,她還在說自己就快要受不了了。

我些這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告訴患者如何在不使用電擊療法的情況下獲得康復,這樣做有以下幾點理由:

通過電擊療法痊愈的人并不清楚自己是怎么被治愈的。因此,如果以后他再患上類似的神經疾病時,他還會和現在一樣不知所措,并可能需要再次進行電擊治療。我們每個人都容易受到自己所害怕的事物的傷害,接受過電擊治療的人同樣也害怕再次犯病并接受更多的電擊治療。這樣的恐懼雖然隱藏在潛意識深處,但仍然不利于患者放松。患者會或多或少地處于一種持續性的潛意識緊張狀態,這樣不利于克服未來可能發生的困難。另外,接受過電擊治療的患者難免也會碰上對該療法無所不知的好事之人,這些人不一定會不知趣地告訴患者說:有過以此電擊治療,你就得一次次地接受治療。這種說法雖然荒謬之極,但此時卻找對了聽眾,因為患者早已有這樣的疑慮。很多接受過電擊治療的人其實打心眼里希望自己可以不借助電擊療法就獲得痊愈。他們知道如果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了解到康復的各個階段,從而掌握恢復健康的方法。而一個人一旦掌握了恢復的方法,他就不會害怕再次犯病了,代替恐懼的將是一種堅定的信心。患者可能知道自己是怎么患病的,但更重要的是他應該知道自己是怎么痊愈的。

在自行康復的過程中,患者必須面對并克服那些胃神經衰弱的產生提供了一臂之力的性格弱點,因而在痊愈后,他的狀態甚至還會好于患病之前。而經過電擊治療的畫著雖然也能康復,但卻不會獲得這種令人滿足的成就感和自制力。

不過我并未低估電擊療法對某些患者的價值,實際上,凡是發現自己不能按照書中的指導去做的患者在醫生建議采用電擊療法時,都不必過分苦惱,因為他們仍然可以在接受完點擊療法后采用本書的建議。

同樣,先前接受過電擊治療如今已經痊愈的患者,在閱讀此書時,仍可以發現書中的某些內容會對其有所幫助。他可以通過本書解開某些謎團,弄清神經衰弱發生的原因并懂得如何在不借助電擊治療的情況下獲得痊愈。此外,這本書還能教會患者如何避免病情復發,從而幫助他找回他所需要的自信。

不過,我還是希望強調如下的一點:即如果你是一位正在閱讀本書的神經衰弱患者,只要你下定決心在不借助電擊療法的情況下獲得康復,那么你就一定能行。無論你的病情有多么嚴重,你都能夠做到。也許開始時你會覺得有些困難,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成功次數的增加,你的自信心會有所增強,而信心的增加又會帶來更大的成功。

你可能會在以上的描述中發現自己的影子,盡管這說明不了你問題的全部。或許你還有一些未被提到的困難,不過沒關系,下一章列出的治療原則將會涉及你所有的難題。

如何治療變得復雜的神經疾病

雖然由問題、悲傷、內疚或羞恥感造成的神經衰弱讓患者苦惱,并會引發其它的各種癥狀,但治療它的基本方法是一樣的,即:

面對

接受

飄然

等待

造成這類神經衰弱的四個主要原因問題、悲傷、內疚和羞恥感,以及由它們產生的副作用,例如強迫癥、失眠、抑郁等等,都將在以后的章節中討論。

在研究治療方法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以下的四個先決條件,并應該下決心去遵守它們:

認真地按指導去做,半信半疑的嘗試是毫無意義的。

永遠也不要因為表面的失敗而徹底喪失信心。正是由于患者太過在意,失敗有時才會顯得非常嚴重。決心去接受并堅持下去則可以將最嚴重的失敗轉化為成功。神經衰弱沒有積重難返的時候,希望也可能會緊隨著失望,即使你認為情況已經糟得不能再糟了,你仍然可以力挽狂瀾,恢復健康。由于患病時情緒變幻無常,所以你應該嘗試著不要為消極的情緒所影響。記住,永遠也不要徹底地喪失信心。

一定不能自憐。我再重復一遍:不能自憐。處在所謂的可怕狀態時絕對不能顧影自憐。不要覺得家人多么不理解你,多么多么不了解你承受的巨大痛苦。自憐只會浪費你的精力和時間,并會嚇跑那些本來可以幫助你的人。如果你客觀地看待自己,你就會承認你的自憐里帶有些許驕傲驕傲自己可以承受這么多、這么久對于這一點你盡可能感到自豪,同時在嘗試我的新方法時,讓這種堅忍與自豪幫助你重拾信心。有些患者在我提及自憐時會顯得一臉茫然,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被各種令人迷惑的問題占據著,以至于他們從未想過要可憐自己。不過其它患者還是可以準確理解我的意思的。

絕不要后悔,也不要說要是……”發生過的事情既然無法挽回,那么就讓它過去吧。現在和未來才是你必須關注的重點。生活應該向前看,所以請記住別再說要是……”了。我曾經接待過這樣的一位患者,他在向我講述他那悲傷的故事時,總是不停地說要是……”,以至于他后悔得都快把指甲咬光了。雖然我努力地想說服他不要再后悔,接受過去并計劃未來,但他仍在不停地說要是……該多好呀。無奈之下我只好試著讓他明白,他必須找些事做以便讓自己平靜下來,但他卻不停地說自己太累了,無法工作,同時也顧不上去想其它的問題。引發這位患者神經衰弱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妻子離開他去了鄉下。在我給他治療期間,他的妻子曾經來我這兒詢問他是否還在工作,如果回答是,她當時是有可能重新回到他身邊的。然而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所以她返回了鄉下。第二天,這位患者對我說:大夫,還記得你告訴過我要找一份工作嗎?唉,我確信要是我有一份工作的話,我的妻子一定已經回到我的身邊了。當時我要是聽到了你的話那該多好呀……”您瞧,他又來了。我想不用多說,你一定已經知道生活應該向前看吧?也許你經常后悔,經常想著要是……”—沒關系,這是人之常情,但絕不能讓它影響你的恢復。記住:

深信不疑地按照指導去做;

永遠不要因為失敗而徹底喪失信心;

不要自憐;

少一些后悔和要是……”

十一、問題

如果某些令人痛苦的問題讓你在情感和精神上更加疲憊,那么你可能會意識到,你已不太可能在不借助他人幫助的情況下,就自己的問題做出任何長久的決定。當然你肯定會試著強迫自己這么做,但這會讓你的神經承受巨大的壓力,并且你的任何決定都堅持不了多久。你會每隔一會兒就做出一個新的、甚至是重大的決定。也許不久之前你還覺得自己已經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并為此而感到高興,可一、兩個小時之后,你就會發現問題的其它方面又會讓你變得猶豫不決起來。

這個時候,思考也許成了一件難事。由于疲勞你可能會變得遲鈍,你不得不摸索著去尋找那些被一波又一波的恐慌吞噬的思緒。也或許在此時你已陷入了一種定式思維的怪圈,每次的思考都會得出同樣令人沮喪的結果,這使得你根本無法思考自己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你必須尋求幫助,與其他人一起討論你的問題,并讓他們幫助你找到一種令人滿意且比較穩定的看問題方式。只有這樣,你疲倦的大腦才能得以休息。

命運不全由自己決定

這就好比是說,你必須像使用自己的大腦一樣暫時地使用幫助你的人的大腦,直到你的大腦從疲勞中恢復過來為止。這句話也極好地說明了那些自以為是的老生常談是多么的荒謬,例如這全得靠你自己啦、你的康復由你自己掌握啦等等。實際上,你的康復并不一定只有你掌握,你肯定會需要其他人的幫助。最近,一位倍感困惑的婦女在聽了我的這番解釋后失聲痛苦起來,她說:請別介意我這樣。聽到您說我需要幫助,我感覺好多了。我覺得孤軍奮戰已經讓我筋疲力盡了,可每個人仍在堅持說我要完全依靠自己,除了我自己沒有人能真正地幫助我。一想到他們的話,我便會搞到非常的脆弱和無助。而聽你說我需要幫助,這真讓我感到了莫大的安慰,所以我忍不住地想大哭一場!

如果你覺得自己需要幫助,不要感到難為情,也不要沮喪。傷腿尚需要拐杖,更何況受驚的、疲憊的大腦呢?不過你應該盡量謹慎地選擇幫手,他應該是你最明智的朋友,但并不一定是最親近的朋友。因為現在的你非常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而錯誤的建議會使你不安并會影響到你的恢復。當然,一般情況下人們確實會選擇身邊的人作為傾訴對象。你或許已經注意到了自己是多么地愿意向陌生人傾訴,正如一位婦女描述的那樣:我感到羞愧的是明知自己在向那位商人袒露心聲,但我卻無法控制自己。所以,不要和太多的人交談,以免被不同的觀點弄昏了頭腦。你應該選擇一位明智的朋友,并堅持由他來幫助你。

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朋友,那么不妨找一位合適的牧師或醫生。不過在選擇宗教人士時,你一定要確保他不是那種以挖掘傾訴者的愧疚為己任的人。你對自己的愧疚已經太敏感了,而且太愿意懲罰自己了,這個階段你需要的是安慰,而不是懲罰。

接受新的觀點

在與你精心挑選的顧問進行了適當的討論之后,你必須準備好去接受你們兩人共同達成的一致決定或折哀方案。不過不要期望這是個完美的方案。在你好起來之后你可以對其進行必要的修正,因為那時做起來會比現在容易得多。在目前的階段你必須停止沒完沒了的冥思苦想,讓疲憊的大腦接受一種固定的觀點。但是,最終確立的解決方案還必須是你可以接受的,因為盲目地遵從一種內心并不接受的發難最容易讓人感到焦慮。而對于這樣的解決方案,你也無需堅持,因為內心的平靜不是通過強迫自己得來的。新觀點應該把你的痛苦和恐懼降到最低程度,這一點很重要。而一個聰明的顧問是會注意到這一點的。你可以先讓他閱讀本書,以便他了解自己所要發揮的作用。

與朋友談談新的觀點將有助于你加深對它的印象。另外,你也可以叫朋友把它言簡意賅地寫出來,以便于你獨處時查閱。再重復一遍,堅持一種觀點就好比是給了疲憊的大腦一種支撐,它可以讓你從無休止的沉思以及由此而來的情感和精神疲勞中解脫出來。雖然你不可能完全地擺脫痛苦,但知道這是眼下最好的辦法,還是會給你帶來些許的平靜和安慰的。

與其他人一起討論你的問題可能意味著你要迫使自己透露某些私隱,而僅僅是這種想法就能引起恐慌的發作,以至于你會覺得無力將自己帶到朋友面前。這種時候,不要錯誤地強迫自己或跟自己作對,這樣你只會感到筋疲力盡。其實你不妨使用一下前面我們提到的治療方法:飄然。還記得那位學會了飄然的竅門后進商店的婦女嗎?你可以照著她的樣子,想象自己是在飄動。這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就像我解釋的那樣,當你覺得自己是在飄時,你會下意識地放松下來,從而使妨礙你活動的緊張情緒得以緩解。所以,請飄到你的朋友那里去,不要硬來。另外,你也可以讓所有那些令你苦惱的、妨礙你思考的想法從你的腦子里飄出去。

鐵箍

在這個階段,一想到要討論、甚至是想起你的問題,就有可能使你的頭皮肌肉發生痙攣,從而產生那種被鐵箍住似的疼痛。對此你不必沮喪。如果你準備好了去接受這種疼痛并盡量放松頭部肌肉,那么你仍然可以思考。你可能不得不緩慢地思考,并會因此而感到困惑,但是不要驚慌,你應該接受這種遲疑與困惑,而不是繃緊了肌肉強迫自己去思考。如果你抱著接受的態度去放松自己,你會發現你仍能進行有效的思考,盡管思考的速度會很緩慢。你的大腦并沒有任何問題,只不過是疼痛、恐懼及疲倦影響了它效能的發揮而已,最終它還是會完全恢復的。

往日的恐懼再襲來

在與顧問談論自己的問題時,你可能會感到渾身輕松,覺得自己終于好了。這或許是真的,尤其是在此之前如果你從未得到過這種幫助的話,情況就更有可能是這樣。這位朋友給了你莫大的安慰,更為你的問題找到了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法,以至于你不再感到任何痛苦。此外,傾訴也可以治愈疾病如果你的問題需要傾訴的話。

不過,如果你已經忍受了幾個月的病痛折磨,并已嘗試過討論和傾訴的方法的話,雖然你在討論時仍能感到放松,但這種放松可能并不持久。疲倦的神經有可能再次將你捉弄。你或許以為自己在顧問的幫助下已經解決了問題,但獨處時卻發現,問題的某些未被料到也未曾討論的方面又會現出身來,從而引發你劇烈的反應,并再一次地讓你感到不安和恐慌。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同朋友再一起時可以聽進他將的一番道理,但在他離開后你們的共識卻只能保持一小段時間,舊的恐懼最終又會再次襲來,而新的觀點則無法繼續堅持。這個時候請你不要絕望,因為這本是預料之中的事。畢竟過去那種看問題的方式已經延續了很長的時間,它已變成了你的一種習慣,要是短時間內它不殺個回馬槍,那才叫奇跡呢。

所以,如果發現舊的觀點連同那些令人不安的感覺又卷土重來時,你不妨再去找找你的朋友,告訴它這個情況再次討論一下你的問題。實際上,在牢牢地把持住新觀點之前你可能需要經常拜訪你的朋友。

如前文提到的那樣,讓你的朋友把新方法寫在紙條上對你大有裨益。我就為我的病人制作過這樣的紙條,如果有必要的話,我還會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告訴其家人如何給予患者幫助。有時,我還會去知道那些缺乏理解,并有可能加重患者生活負擔的家庭成員。這樣,我就把消極因素轉變成了積極因素。而一旦這些人認為他們得到了醫生的信任,醫生轉而向他們尋求合作時,你就會驚訝地發現:他們變得非常熱心,他們會從批評轉向支持,并把醫生的觀點當作最終的方法來堅持。

一瞥新的觀點

如果你發現在得到朋友或某些家庭成員的幫助后,你每天用新觀點看問題的時間仍然只能保持一會兒,請不要灰心。即使每天你對新觀點只是短暫的一瞥,那也會是一個良好的開端。隨著練習的深入,新觀點堅持的時間會愈來愈長,直到最后它吃成為你的一種固定的看問題方式。

讓我用以為農夫妻子的故事來說明這個問題吧。這位女士從前同她的丈夫和孩子們在一個小農場上過著快樂的生活,農場的附近還住著一些好碰喲。可是后來她換上了肺炎。在康復期間,孩子們被送往寄留學校,而朋友們也搬到了偏遠的鄉下。于是在她最需要陪伴、最需要工作的時候,她卻被孤零零地留在了農場里無事可做,這樣的日子對她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折磨。

如果此時她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僅僅源于肺炎引起的疲勞的話,她可能就不必經歷那么多額外的痛苦了。然而不幸的是,她開始感到困惑和憂慮,并在朋友的建議下拜訪了一位精神分析學家。這是一次不幸的拜訪,那位分析學家對她進行了拙劣的分析,進而發掘出了一系列奇怪但不嚴重的內疚情緒。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人受到這樣的分析都會得出類似的結論,但那位分析學家卻要在這種內疚上大做文章。在他的鼓動下,患者也變得大驚小怪起來,到后來竟發現自己有一大堆問題需要解決。于是與,她變得愈發沮喪起來,從而陷入了長時間的伸進衰弱而不能自拔。

她不明白為什么那個曾經讓她熱愛、給她幸福的家如今會讓她感到不安,以至于一想到那兒她就心煩意亂。她并不希望丈夫把農場賣了,因為從經濟上將這是不明智之舉。她問我:我只是想快樂地生活在家里,但這似乎已超出我的能力范圍。我到底怎么了?好像變了個人似的。她說只要自己一靠近那里全身就會涌起一股深深的厭惡,以至于她想要轉身逃跑。

我向她解釋說,她是在從兩種對立的角度看待問題。首先,她把農場看成讓她深感抑郁的地方。這種想法是如此鮮活和可怕,以至于她深信一旦她回到家里,等待她的將是同樣甚至是更大的痛苦。而與此同時,她又把家看作是一個她曾經幸福地生活過,并希望繼續這樣生活的地方。

我告訴她,她必須想象出一副自己在其中幸福生活的話畫卷,并做好準備等待這幅畫卷變為現實。讓痛苦的記憶慢慢淡去是需要時間的,在此之前,她不能期望那里有太多的快樂。或許她能夠獲得片刻的歡快,但只有隨著時間的推移,痛苦的記憶漸漸逝去后,幸福才可能長久地保持。

同時,她還必須讓自己有事可做,而不用整天關注自己的反應和分析自己的情緒。在眼下和近期之內,她的感覺肯定還會和他之前一樣是復雜的、不確定的和痛苦的,所以何必對它們那么在意呢?她必須做好準備在未來的幾個月里漸漸飄然地靠向目標。希望能幸福地生活在家里是成功的基石。我解釋說飄然意味著她必須等待幸福的來臨,而不能指望很快地恢復。她必須試著讓所有令人不安的記憶或破壞性的自我暗示從頭腦中飄走。

長時間獨處對抑郁的人來說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所以我建議這位婦女常去城里走走,并在等待新觀點確立的時間里邀請朋友與自己同住。對于神經衰弱患者來說,聽到房間里有其他人走動也能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堅持新的觀點

如果你也想忘掉令人苦惱的看問題方式,那么就去尋找一種更能被你接受的替代觀點把。一旦找到了,你就必須堅持這一觀點。如果由于情況變化需要作出調整,那么你必須與你的顧問商量,除非你已經恢復得很好了,并確信自己不再需要幫助時,你才可以自行做主。如果你對自己信心不足,那么你必須再次尋找幫助,否則你會再犯那種忽左忽右的老毛病的。

在這個階段你沒有必要自己作出決定,這樣作不會給你帶來持久的好處。最重要的是,不要因為無法作出決定而過于不安。要知道這是由疲勞造成的,一旦好起來之后,你就又可以像從前一樣自己作決定了。而且或許在有了這種體驗之后,你作決定的能力會變得更強。我想強調的是,此時能否獨立做出決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你的顧問能就你的問題達成一致并照此執行,這樣你疲倦的大腦才能得到休息。

一位抱怨自己做不了決定的男士在咨詢他的顧問同時被告知,他必須盡最大的努力做出一項決定,這樣才能贏得斗爭的勝利。這位顧問還說,做出這項決定之后,他就能順利地做出其它決定了。這樣的建議會誤導患者,他可能會花大力氣做出一項決定,但這并不能改變這樣一個事實:即他的大腦仍很遲鈍,他的神經系統也依舊疲憊,所以做決定對她來說仍將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既然疲憊的大腦無力做出決定,那我們又何必過于強求呢?一旦它擺脫了恐懼得以歇息,那么做決定自然也會容易得多。

不能解決的問題  

有些患者在聽到要他們尋求解決辦法或折衷方案的建議時會這么想:我的問題還沒解決,所以我也不必找什么出路。對于這樣的說法我并不贊同,因為我看到過太多表面上無法解決的問題最終都得到了解決。你的問題在你看來可能是無法解決的,但你如果碰上經驗豐富的顧問卻可以迎刃而解。就算難以改變現狀,他至少也可以教你如何從不那么悲觀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舉例來說,有位婦女因為和婆婆住在一起而心情郁悶,但是這種狀況又無法改變,于是她對我說,您看見了吧,大夫,我的問題沒辦法解決。

我解釋說,如果她把婆婆的離開當成唯一的辦法的話,那么問題確實無法解決。我建議她不要用憎恨的眼光開袋婆婆,而應該努力去關注她的優點,看看這樣是否會令她產生不同的感覺。一般來說說,人們會針對別人的態度做出反應,并經常會下意識地按照別人期盼他們的方式行事。那位婆婆一定是感覺到了媳婦的厭惡,于是她下意識地將自己最惡劣的一面展現給了媳婦。令人欣慰的是這位年輕的婦女終于明白了這一點,并成功地改變了這種狀況。

真正的器官性疾病

對于并非由單一神經問題引發的器官性疾病,保持達觀的心態不是件易事。如果這樣的疾病是引發你神經衰弱的原因,那么你需要以為善解人意的醫生,因為即使是這個時候,學到一種從醫學方面看問題的方式仍然會對你有所幫助。

我的一位老朋友如今已85歲高齡,多年來他一直患有高血壓。15年前,當她得知自己換上了高血壓時,因為擔心中風她害怕得幾欲崩潰。不過,在與醫生進行了幾次平靜得交談后,她終于能夠以一種理智得目光看待問題了。多么幸運啊!如果那位醫生不與她傾心交談,我的朋友也許會在此后的15年里一直為那不曾出現的中風而擔驚受怕。

換個環境

在神經衰弱患者的生活里,常常會反復出現一些能勾起他們痛苦記憶得地點。很多人覺得他們不應該與這樣得困難做斗爭,因而迫切地希望換個環境。但是,他們的朋友常常會建議他們堅守陣地。為了不被別人當成時臨陣脫逃得膽小鬼,他們只好留下來。

是否建議患者留在他們發病的地點應該視情況而定。如果離開意味著逃避某些應該面對的東西,那么我建議患者留下來。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比較明智的做法也是要求患者暫時離開,等休息一段時間后再回來。例如,有位來我這兒求助得年輕教師,她因管理不了班級里不守紀律得學生而患上了神經衰弱。我沒有建議她調換學校。如果那樣做的話,她可能會遇上另外一個不守紀律得班級。就算沒有遇上,她可能也總是擔心會這樣。我建議她休一個月的假,然后回來以一種新得方式管理班級。后來,她成功了,而且很慶幸自己沒有調換學校。

不過,當一位因妻子去世而患病得男士前來求助時,我卻建議他離開那個充滿了回憶得假,直到他有了承受能力后再回來;或者采取更好得辦法:離開鎮子,半年后再回來。每天都要揭開一遍得傷疤是不會很快愈合得。

所以說,再建議變換環境之前一定要分析每個患者得具體情況。不過,短時間的改變對所有人都是有好處得,因而也是值得提倡得。這種改變就像是輕微得電擊,它可以緩解由某個地點得重復出現所引發的疲勞,從而幫助患者從更合理的角度出發去看待自己和自己得問題。

有位神經衰弱得年輕男士同朋友們一起來到了一處陌生得海濱勝地。一起進賓館大廳,他就注意到一群興高采烈得人正站在陽光充足的窗臺邊交談著,而在房椽上則掛著一個與眾不同得古航船雕刻模型。看到這些并不熟悉的有趣場景,年輕人得思維開始快速運轉起來,而他的注意力則得以從自己身上移開。就在此時,年輕人突然對自己得狀況有了深刻得了解,他頭一次意識到是情緒上的疲勞導致了他想象得那樣不可克服,如果身體好起來,它們其實都不難解決。

那天晚上,這位年輕人焦急地等待著朋友們游泳歸來。這種在其他人回來后自己才能安靜下來的焦慮讓他覺得難以忍受,以至于他感到大腦神經像是要繃斷似得。繼大廳里得那件事情過后,這件事更清楚地表明問題出在他自己身上,在于他自己疲憊得身體狀態,而不在于引發他神經衰弱得那個問題。

還有一些處在同樣疲憊狀態得患者抱怨說他們好像是在黑暗、低矮的天花板下摸索,每當他們試圖掙脫問題的束縛,進行清晰得思考時,天花板就會向下壓來。另外一些人則描述說他們得大腦像時被裹在了灰色的毯子里一樣動彈不得。如果你了解到患者得視力也會因此受到影響,以至于在陽光明媚得日子里一切看上去也時陰沉沉的,你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這些人動不動就想躲避現實了。

黑暗的天花板和灰色的毯子都不過是大腦過度疲勞時得視覺表現。學生們在連續學習了三、四個小時候也會有類似得感覺,他們會突然覺得自己一個字都看不下去了,必須要到外面澆澆花,讓腦子清醒一下才行。可幾個星期甚至是幾個月來一直在研究自己問題得神經衰弱患者卻沒有到外面去澆花,難怪他們得腦子里會疲勞、遲鈍。

你常常能發現這樣得患者會渴望登上山巔或乘坐飛機,因為他們認為這種俯瞰腳下一切的感覺,能夠使他們擺脫被困于萬物之下得壓抑感。這些患者真的很需要睡眠,并且時連續幾天的睡眠。這樣他們才能從無休止得焦慮中解放出來,得以休息。

在患者恢復期間,妨礙他清晰地看問題的灰幕會時不時拉開,讓他能夠像過去一樣自由、敏捷地思考,并讓他感受到片刻得喜悅。第一次正常思考時,患者甚至會有一種醍湖灌頂的感覺。前面提到得那些年輕患者告訴我,在從海邊回來后得某一天,一位朋友請他包扎割破得手指,在手術進行過程中,那層灰幕突然拉開,以至于他幾乎扯開嗓門喊道:我又能清醒地思考了!

這位年輕人很聰明,他能夠發掘出隱藏在癥狀背后得病因,并在很少求助他人得情況下自行治療。他說那次在包扎完手指后,灰幕很快又落了下來,不過幾個小時后它又再次拉開了。在隨后得幾天里,灰幕一會兒拉開一會兒落下,以至于他自己都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么。他的大腦好像很脆弱似得,他必須小心使用才能避免它徹底崩潰。他感到自己正變得越來越緊張,他想要控制住大腦,并阻止灰幕落下。這時,他想起了我所說得接受和飄然,于是他放松了下來,不再理會灰幕得變化并開始了耐心的等待。

就在此時,住在遠方某個州的幾位朋友邀請他前去做客。他知道如果他去得話,全新的環境和突然的改變將會令他煥然一新,那層灰幕將永久性地拉開,而他則會從神經衰弱中恢復。不過,他最后還是選擇了留下,以此向自己證明,他可以無需外部幫助而依靠自己恢復健康。當他最終得以解脫時,他說自己就像是獲得了重生,所有的一切都顯得前所未有地燦爛,它們的色彩看上去也更為艷麗、更加生動,天空藍得那么純粹。年輕人渾身蕩漾起一種幸福得感覺,一切事物在他看來都顯得如此親切,以至于他不忍心去傷害一只螞蟻。從那以后,這種感覺就再也沒有真正離開過他。如果你和這位年輕人一樣正承受著痛苦,那么同樣的回報也在等待著你。對于從神經衰弱中恢復的人來說,回報得法則顯得尤為有效。

不過,以上得事例并不意味著你應該拒絕別人提出的有關變換環境的建議,因為你無須向自己證明什么。你可以去仿效那位年輕人,不過既然痛過了,你何必還要去延長痛苦呢?我們應該抓住徹底改變得機會,并接受由此而來得解脫。

所以,你應該:

和一位明智的顧問一起探討你得問題并為之找到一個令人滿意得解決辦法或折衷的方案,然后再去探討下一個問題;

堅持新的觀點,就算開始每天只瞥見一眼也應該感到滿足;

堅持一種解決方法就如同給疲倦得大腦固定夾板;

如果疲勞妨礙了精力的集中,不要緊張地強迫自己去思考,應該以接受得心態按大腦允許得速度慢慢思考;

舊的恐懼卷土重來時不要絕望,接受所有的挫折,并飄然地走向康復;

患病時不要把重點放在自己做決定上;接受變換環境得建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腦力勞動者的共同之處,神經衰弱
不是你的脾氣性格不好,是因為你已經得了這種疾病
恐懼記憶的最新秘密
神經衰弱是什么病?其6大誘因要警惕,現在開始預防還來得及
“盜憶空間”:神經學家成功對小鼠植入虛假記憶
科學發現在大腦中如何植入虛假記憶,可是帶來了很多問題!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楚县| 宣威市| 阿尔山市| 涡阳县| 龙泉市| 永济市| 云安县| 扎兰屯市| 沙坪坝区| 天镇县| 丹江口市| 灵石县| 南昌县| 会泽县| 同心县| 庐江县| 万源市| 日喀则市| 松桃| 阜宁县| 兴山县| 南江县| 龙门县| 弥渡县| 泾阳县| 潮州市| 稻城县| 尼玛县| 米脂县| 双牌县| 紫金县| 澄江县| 平舆县| 枣庄市| 广丰县| 紫金县| 洪泽县| 安图县| 区。| 旺苍县| 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