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平價蔬菜,因為太過常見,太過普通,人們的目光就不會對它停留太久。
但在一眾擺件中,白菜卻是妥妥的“大腕兒”,相信你肯定見過許多店鋪的前臺都擺著白菜~
為何白菜如此受歡迎呢?那還要從千年前說起……
可與熊掌媲美
白菜大名叫蕓薹,古代人叫“菘”,在我國有“國菜”一稱,是中華民族千萬年來賴以生存的瑰寶,也是土生土長的中國驕傲。
千年前的《詩經》中寫“采葑采菲,無以下體”,這里“葑”和“菲”說的就是白菜和蘿卜。
清代醫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說:“白菜汁,甘溫無毒,利腸胃,除胸煩,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
蘇東坡甚至夸白菜是:“白菘類羊豚,冒土出熊蹯。”就是說白菜如同羊羔和熊掌。
白菜不僅價低味佳,對身體還有藥用價值,這也是它在我國迅速出人頭地,成為“百菜之王”的原因。
雕琢生命之美
古往今來,人們以白菜為原型,繪畫、雕刻,其中以雕刻最出名也最困難。
白菜的雕刻是很考驗玉雕師的功力的,因為白菜是葉片上有許許多多的紋路脈絡,這就需要玉雕師仔細觀察后來寫實雕刻。
還要在順應玉料渾然天成的外形和色澤,因材施藝。
雕刻精美的玉白菜葉片脈絡清晰,或舒展或翻卷,分布合理,次序分明,充滿勃勃生機。
既展現出和田玉特有的細膩靈動,又透露出白菜的昂揚生命力,有一種“生命之美”。
聚百財
人們喜歡玉雕白菜,不僅是因為玉雕匠人的工藝了得,更在于白菜本身的的文化內涵和代表的美好寓意。
聚財 白菜與“擺財”、“百財”諧音,有招財進寶、百財聚來的寓意。
這也是許多店鋪會放個白菜擺件的原因。
清白 古代文人雅士自詡高潔,甘于清貧,這與白菜的顏色和外剛內柔的形象不謀而合。
所以和田玉雕白菜表示兩袖清風、做人清白、高風亮節。
傳承 白菜的葉子是層層包裹的,越往外越散開,而成熟白菜又會在菜心結菜籽,以供來年播種。
所以玉雕白菜寓意著寓意開枝散葉,子孫綿延,傳承不息。
許多玉雕師在雕刻白菜的時候會選擇“蟈蟈白菜”這個題材,就是在菜幫或菜葉之上雕琢一個蟈蟈,看起來一動一靜,相映成趣。
而且這個題材的寓意非常好,于國家而言是國有萬財,國富民強;于個人家庭而言是家財萬貫、百財有聲、聲高傳祥!
《道德經》云:“治大國若烹小鮮。”
作為家常蔬菜白菜如“烹小鮮”,但在文人心中白菜等于清白,恰似“治大國”。
既耐得住細品又有著完美內涵,對于這樣的白菜,不論是吃還是把玩,買它,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