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一直是中國人鐘愛的顏色,在古代黃色是高貴的顏色,是皇帝才能用的顏色!黃色也和光明以及最受人們追捧的黃金相聯(lián)系,又被代表權(quán)貴的黃家獨占上千年,直到今天,黃色所代表的高貴,仍然是其他顏色無法取代。
而在和田玉中,黃色的玉也是最為珍惜的,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有這樣一段描述:“玉以甘黃為上,羊脂次之;黃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為偏色,時亦有之,故而令人賤黃而貴白,以見少也……”及至清代,黃色由皇家獨尊,皇家對于黃玉的推崇將黃玉的地位推向了一個了巔峰階段。雖然真正的黃玉我們很難見到,但黃色的和田玉還是有很多種的,本文我們就來說說和田玉里那些黃色的誘惑。
灑金皮
其實和田玉的灑金皮就是指和田玉金黃色的皮色,且金色的皮色呈現(xiàn)出灑金的形狀分布,就像是潑灑上去的金子一樣,在這種皮色上,行內(nèi)有這樣的一句話“灑金皮下必有好肉”,這句話也就講出了灑金皮的好品質(zhì),灑金皮的皮色多是以點狀或是片狀分布的,因為灑金皮獨具特色,因而具有灑金皮的和田玉價值較高。
和田玉灑金皮的形成是由于二階鐵離子經(jīng)過長期的化學(xué)反應(yīng)與透閃石形成的一種氧化物質(zhì)層,這個氧化物中含有氧化鐵,由此而導(dǎo)致了灑金皮呈現(xiàn)了金黃色。
灑金皮是籽料皮色是最為珍貴的一種,不過灑金皮也是眾多皮色中最難鑒別的一個。如今市場上的很多灑金皮都有染色的情況,所以大家要仔細辨別。
黃沁
黃沁籽料皮色在灑金皮的基礎(chǔ)上更加濃深,皮色的厚度相對于灑金皮厚于很多,沁深到肉中,打眼一看是黃玉,其實不是它的底色通常白玉或青玉。
黃沁料就是和田白玉或者青白料經(jīng)過上千萬年河水沖刷,讓水中鐵分子浸染而形成。對于黃沁的定義,是沁色比較均勻,表里如一,但是假如一塊玉石外部全部被黃皮包裹,全部不漏玉種,我們也不知道這個沁的有多深,是沁透了,還是只是薄薄一層,如果沒有漏玉種的情況下很多人是默認黃沁。
很多玩家都喜歡玩沁料,不但因為它的顏色漂亮,而且沁料是籽料盤起來最有樂趣的料子。如同很多人手中的文玩一般,沁料吸油性好,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盤玩之后很容易有油光的感覺。
黃口
黃口料是和田玉的一種,通常指的是和田玉山料黃口料,屬于和田玉系列。黃口料是一類帶有黃綠色調(diào)特征的和田玉原料的統(tǒng)稱。黃中泛青黃,光澤柔和,無論雕掛件還是擺件都非常不錯。上佳的“黃口料”渾厚油潤,可與黃玉比美,從某種意義上說黃口料最接近黃玉。
黃口料不是一個正式的名稱,所指對象十分混亂。現(xiàn)在我們見得黃口料主要產(chǎn)地有新疆昆侖山、若羌、且末、黑山、阿爾金山,東北黃口,青海黃口,俄料黃口等。
和田玉不要去追求顏色,玉質(zhì)才是最關(guān)鍵的,要玉質(zhì)圓潤。但對黃口料來說要去追求顏色,黃口料是越黃玉質(zhì)越好,是的,顏色越黃越好。此外,不要把黃口料當做黃玉籽料來買就可以了。
河磨料
河磨料里也有黃色調(diào)的玉種,籽料即人們常說的河磨玉,山料俗稱黃白老玉,外地也稱東北黃口料。其特點是顏色較純正,玉質(zhì)細膩,溫潤度較好。不過東北黃口很多都帶青色調(diào),并不是那種純黃。
黃玉籽料
最后來說說黃玉,真正的黃玉其實指的是黃玉籽料,是籽料當中極為珍貴的品種,產(chǎn)量極為稀少,從乾隆的玉器當中可以找到一些。
最后,和田玉并不是以白唯美,每種顏色都給人不一樣的美感,黃色的產(chǎn)生給和田玉帶來了一樣的感覺,也讓珍貴的和田玉增添了一抹高貴的氣質(zhì)。那么你喜歡那種帶有黃色調(diào)的和田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