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教案,是我們教師群體最常見的日常工作活動之一。以前的教案能促進教師課堂效率提高,但是在信息化時代下我個人覺得它有些過時,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如今的教育資源非常豐富,所有的課本都有配套的教參,教參上的教案堪稱經典,既然有更好的何必自己又要去折磨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與學情修改下便是。
2.如今早已是多媒體,電子白板時代,上課基本上都是用課件上,課件本身就是一種教案,認真研讀課件便是。
3.現在的老師各種考核,各種比賽,各種小事情,寫教案已經成為教師負擔,達不到其原始的作用。
4.教案考核流于形式化,不看內容就看格式,自己辛辛苦苦寫一篇,不如網上抄一篇來得實在,還能受到領導的表揚。
我就以我自己為例,我剛畢業那年(2010),小年輕一枚,每篇教案都是自己用心寫的,經常寫到晚上十一二點,每一篇都是自己課堂實錄的感覺,但是最后教案考核我只有3等獎,第一的那幾位全部是抄襲的,無論是內容上,還是排版布局上,形式上都完美。當時那個傷心啊,后來兩年學聰明了,也抄教案,確實快,方便,但是感覺沒學到啥東西。
如今我已經不寫教案了,也不抄,只是在書本上做好備注,把抄教案的時間放在課本上,放在如何上好下節課上,這樣雖然少了教案考核分,但是課堂效率卻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