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心理公開課】原創首發
1.
“我不知道如何表達。”
“我跟他聊我的心情卻被說太‘作’、矯情,說我想太多?”
“我的情緒不敢告訴別人,別人會不會覺得我不好?人家會怎么看我?”
“控制不住情緒,情緒一上來就不管不顧了,一生氣就口無遮攔了........”
“對方都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是不是不關心我?不夠在乎我?”
“朋友情緒比較低落的時候,我該說什么安慰他呢?”
事實上,這些都是咨詢室中,來訪者經常問我的一些情緒表達方面的困擾。
試想,人如果憋一段時間不呼吸會怎樣?
我們每天接收各種各樣的情緒,就像我們吸氣,而表達就像呼氣。
如果每天吸進去的情緒只能憋著,不能呼出,整個人的狀態都會變得岌岌可危。
情緒表達是幫助我們獲得需求滿足的一個基本方式,幫助我們建立連接、關系,幫助我們建立對自己的認識 。
但研究了情緒問題多年,我覺得,成為一個會表達情緒的人太重要。
2.
“我都跟你道歉了,你還想怎么樣?”
為什么表達情緒這么難?
中國人的情緒表達能力尤其差,一方面跟中國文化本身不太鼓勵情緒的表達有關另一方面,父輩也很少對孩子涉及有關情緒的教育。
比如兩個小孩打架了,家長一般會說,
“你錯了,趕快去跟人道歉”。
“我錯了”就完了,但這并不包含情緒的表達和溝通。
你打了人家,她多傷心呢,換做是你會不會傷心呢?
理解了情緒,你就知道該如何真正道歉了。
成年后,我們順利習得了這樣的技能,像小孩子那樣,遇到沖突覺得我說對不起道歉就行了。
所以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
“我都跟你道歉了,你還想怎么樣?”。
道歉是好的,但是重點可能不在道歉上,而在我們的情緒如何去表達和溝通上。
不幸的是,我們往往缺乏這種教育。
習慣性的回避情緒的表達,甚至會演變成臨床上的述情障礙。他不能夠識別和描述自己的情緒。
這里面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個人的創傷或者父母有創傷。
3.
自我暴露——
“在別人面前哭,是很丟人的事情。”
有多少人能夠真的在別人面前哭呢?很多人都做不到。
情緒表達,意味著你要把自己脆弱而真實的一面,暴露給對方去看。
而我們對自我暴露的控制以及回避,會形成對情緒表達的回避。
我們的社會文化中,自我暴露會被看成“不太妥當”的事情。
“不要告訴別人那么多事情”
“多說無益”
“說了能怎樣也解決不了問題”
甚至會覺得自我暴露是個丟臉的事情,不該讓人看到自己脆弱的地方。
有時候我們對錯誤的人自我暴露了后,對方沒有積極回應,就因噎廢食了,再也不愿意說了。
但人是非常需要自我暴露的。
所以,我們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去識別和尋找你生活中可信的人,跟他們建立關系,對他們暴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部分,對你的內心是非常有幫助的。
同時,自我暴露也是關系的催化劑,關系中的社交貨幣。
如果跟一個不是特熟的同學或者同事吐槽自己某個狀態,對方會說“原來你也是這樣”,然后兩個人關系立刻就被拉近了。
如果對方說的話里面有自我暴露成分,你會覺得他愿意跟你分享個人經歷。
只有雙方都有這方面交流關系,才會容易深入進去。
4.
“我都是為了你好”
用內疚感去操縱別人,其實也是一種暴力
當情緒激烈的時候,我們尤其難以自控。
事實上,我們經常在無意間使用暴力溝通。
有的人會用內疚感去操縱別人,這其實也是一種暴力。
“我都是為了你好”。
父母又在在嘆氣的時候,是你覺得心里覺得最難受的時候,因為里面有那種微妙的暴力存在著。他們也可能采取冷暴力:
“我不溝通,對你有沒想法,你看著辦”。
所以我們怎么能夠盡量的減少我們情緒表達中的暴力的情況。
5.
批評、防御、輕視、冷戰
最具傷害性的4種情緒表達
第一種是批評。
要想避免批評,就要多用“我”這種表達,而不是你怎么樣。
第二種是防御。
我們中國文化經常好像把責任和錯誤等同起來,誰的責任就是誰錯,這讓我們更傾向于防御。
“這個跟我沒關系”,“這不是我的事”特別急于防御,把事情推出去。
防御的開始就是阻礙對方表達的開始。
第三種是輕視。
非常傷人的一種表達,也是一種暴力表達。
最后是冷戰。
冷戰實際上是一種極度傷人的冷暴力。
如果你發現自己是冷戰型,那么考慮多去主動的溝通,主動的去表達。
即使做不到主動,當對方主動來找你表達的時候,你至少給他一個情緒的反應。
你可以說“我現在不知道說什么,我現在情緒不太好”,這也是一個反應。
6.
情緒控制不住的時候怎么辦?
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一種真正正確的溝通方式——非暴力溝通。
正確溝通公式是:
(1) 你(對方)做的事情或者表現是什么?
→“我”看到的對方的行為和表現
(2)你這樣做,給我的感覺是什么?
→“我”的內心情緒表達
(3)我希望你可以怎么做?
→非常具體、完善的表達出“我”的需要
比如面對另一半,你可能會說:
你最近一個月晚上都很晚回家(對方的行為)
我一個人待著,我覺得很孤獨(我的內心情緒)
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非暴力溝通方式。
在溝通的這個公式里有幾個,每個點上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
當你在說別人做的事情或者是別人的表現的時候,要具體不要太泛,不能是指責。
一定要說是我的感覺是什么樣子。而不要說“你覺得我會怎么想呢....”去指責對方。
你希望對方做什么,要具體盡量具體。
人和人之間是不一樣的。
有人可能你需要的是別人一個溫暖的擁抱,也可能需要一份有心意的小禮物,也有可能就是你別理我,我只想跟自己待著去散散心......
尤其越理性的人你對越需要對他說得具體,你不可能指望別人都能猜出來。
希望你成為一個會表達情緒的人。
由此,你才會建立真正的親密關系,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人與人之間的撕扯,擁有更真實和幸福的人生。
課程老師簡介:清流,留美心理咨詢,美國那洛巴大學超個人心理咨詢碩士,擅長情緒減壓、正念冥想等方向。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向你推薦清流老師完整課程
《對話情緒:做情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