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演員吳越身懷公主命,但卻沒有“公主病”。
她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上海真名媛,出生在家境富裕的藝術世家。
在她29歲之前,她的人生和坎坷、挫折這些字眼都掛不上鉤。如果非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她,那一定是“人淡如菊”。
她的性格恬淡安靜,對于自己的容貌、年齡、飾演的角色都抱著順遇而安、順其自然的態度。
在日漸“飯圈、流量”化的娛樂圈里,她不爭不搶,始終堅持用演技、實力說話。
1972年,吳越出生在上海閔行區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
她的媽媽是中學老師,爸爸是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大師吳頤人。她的爸爸師從豐子愷的弟子錢君陶,還是上海閔行書畫院的首位院長。
受到爸爸吳頤人的影響,吳越琴棋書畫都略懂一二。
在別的孩子還在無憂無慮地玩耍時,吳越從6歲開始,每天都要學習兩項不同尋常的課外項目——篆刻、書畫。
每天放學回到家,還要學習兩項課外藝術項目,但這絲毫沒有耽誤吳越的學霸養成記。
小升初時,吳越輕松考上了上海數一數二的重點中學——上海市七寶中學。
另外,在讀初二時,13歲的吳越還一舉拿下了全國篆刻比賽少年組的金牌。
不同于其他技藝,篆刻是一門慢工出細活的技術,尤其需要耐心、細心和精心。
吳越曾經說過:“篆刻過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和心靈打交道,不用心很難做好。”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如無意外,吳越應該會繼承爸爸吳頤人的衣缽,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一名篆刻大師。
然而,吳越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女孩子。
她外表乖巧懂事,但內心卻藏著一個“叛逆”的演員夢。
小時候,她的房間里貼滿了各種明星的海報。她喜歡講故事,喜歡模仿電視劇里人物的表演,她希望自己能成為寇世勛、許亞軍這樣優秀的演員。
初中時,她最開心的事就是,每個月都能買到新出的電影雜志《大眾電影》。
夢想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19歲的吳越,沒有按照把她爸媽安排好的路走。她決定要追求自己的夢想,學習表演。
1991年,她以專業成績第一名考進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和王琳(雪姨)、周杰(爾康)、張晞臨(蔡成功)、任程偉等人成了同學。
雖然吳越是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上戲,但她卻不是最有演戲天賦的孩子。
為了提升自己的演技,大學時的吳越既沒有來一場風花雪月的戀愛,也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早早開始接戲。
她像一個學癡一樣,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學業上。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畢業后,吳越直接被分配到了上海話劇中心,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
在娛樂圈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則,話劇演員的地位高于電影演員,電影演員的地位高于電視劇演員。
吳越一畢業就有幸被分配到上海話劇中心,可見其優秀程度。
1995年,23歲的吳越受到了著名導演滕文驥的青睞,滕文驥導演邀請吳越出演電視劇《北京深秋的故事》的女主角陳曉風一角。
這部劇的男主角是老戲骨陳寶國,影帝廖凡、胡軍、李亞鵬等人在劇中都只是配角。
一出道就和這么多著名演員合作,吳越的起點可以說是非常高。
在劇中,飾演女主陳曉風的吳越先是和李亞鵬成為了情侶,后來又勇敢追求起了陳寶國。
然而,那時的吳越并不知道自己未來的人生,會和李亞鵬的老鄉兼同學、幾經曲折才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學習表演的小伙子陳建斌糾纏在一起。
1996年,出道僅一年、22歲的吳越憑借軍旅劇《和平年代》中戰地記者聞璐一角,拿下了她人生的第一座有分量的獎杯——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女配角。
同年,滕文驥導演找回了《北京深秋的故事》的原班人馬吳越、陳寶國、李亞鵬等人,連《北京深秋的故事》的故事搬到了大熒幕,電影取名《燃燒的欲望》。
這一部電影,將吳越的演藝之路照得更亮。
1997年,吳越搭檔宋丹丹的丈夫英達、影后馬羚一同出演賀歲劇《家和萬事興之在外過年》。
1998年,吳越和她的大學同學王琳、老戲骨巍子一同出演愛國劇《上海滄桑》。
1999年,吳越擔任女主角和中國香港男演員“大表哥”溫兆倫,一同出演了豪門霸總甜寵虐戀愛情劇《天地情緣》。
每一部戲都是和老戲骨搭檔,吳越的演技進步得非常快。但是,這對于一個熱愛表演、希望能成為實力派的她來說,她并不滿意。
那時,吳越的資源很不錯。她卻非常有魄力、選擇“停下腳步”,回到話劇院沉下心繼續磨煉自己的演技。
1999年夏天,她主演了由著名編劇廖一梅、孟京輝導演的話劇《戀愛的犀牛》,飾演女主角明明一角,男主角是郭濤。
然而有趣的是,那時孟京輝導演首選的男主角,是戲好人不貴的陳建斌。但是,那時的陳建斌口袋里只剩600塊,快在北京混不下去了。
陳建斌婉拒了孟京輝導演,說:“兄弟,我快撐不下去了。我需要錢,我要去演電視劇了。”因此,這才有了郭濤和吳越的搭檔演出。
在話劇中,年輕的犀牛飼養員馬路(郭濤飾)瘋狂愛上了他的鄰居、清新美麗的姑娘明明(吳越飾)。
明明不喜歡馬路,但馬路堅信明明是屬于他的。為了得到明明的歡心,他學英語、學寫詩,他還將自己中彩票得到了幾百萬送給了明明。
但是這一切都沒有用,因為明明的心里裝著詩人陳飛。絕望中的馬路,在一個犀牛嚎叫的夜晚,他用愛情的名義將明明綁架了。
戲內的吳越,將《戀愛的犀牛》演繹得非常出色。但那時的她,還不知道還不知道愛情為何物,是一個戀愛小白。
在她過去的27年,她的人生里只存在一件事,那就是瘋狂學習,學習篆刻、學習書畫、學習表演。
那時的她,還不知道有一場屬于她,像犀牛般生猛的愛情即將到來。
雖然陳建斌和吳越因為“錢”擦肩而過,但是命運的有趣之處在于——該經歷的事情,我們是躲也躲不了,逃也逃不過。
在2年后,吳越和陳建斌還是相遇了。
2000年,吳越主演的電影《前妻》,斬獲了第10屆數字電影百合獎最佳女演員獎。
2001年,她憑借電影《菊花茶》中的李衛華一角,斬獲了第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女演員獎。
那時,29歲的吳越已經是演藝圈內拿獎拿到手軟的實力派演員了。而31歲的陳建斌,只是一個有才氣卻沒名氣、也沒錢的青年。
不過,他的才氣也為他帶來了幸運。陳建斌是電影《菊花茶》的編劇,而人淡如菊的吳越是《菊花茶》的女主角。
俗話說:“男怕烈女,女怕郎纏。”陳建斌對沒有戀愛經驗的吳越展開了猛烈地追求。
就在大家都以為名氣不如吳越的陳建斌會失敗時,他卻不僅把吳越追到手了,而且兩人情到濃時還一起買了房、同居了起來。
吳越喜愛表演,但卻在娛樂圈不爭不搶。對她來說,名氣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的作品對不對得起自己,對不對得起觀眾。
同樣,她也不在乎自己的伴侶是否有錢、有名氣,她喜歡的是有才氣的人,就像那時要名氣沒名氣、要錢沒有錢的陳建斌。
當時,吳越的父母并不同意吳越和窮小子陳建斌在一起。但是,吳越為了他不惜反抗家人,甚至放棄了上海的一起,搬到了北京和陳建斌住在一起。
因為那時的陳建斌還很窮,吳越和陳建斌愛得瘋狂時,反而更拼命接戲了。畢竟,那時的她要負擔起兩個人生活開銷的費用。
和陳建斌在一起的五年,吳越接連主演了《命運的承諾》《有房別出租》《書香門第》《玫瑰花開》《深度誘惑》《背后有人》《中國式結婚》《男人女人向前走》等十幾部影視作品。
自己事業日漸紅火的同時,她還不忘提攜自己那個戲好人不紅的男朋友陳建斌。
想著兩個人感情比較穩定,婚房都買好了,只是等領另一張結婚證。
因此,吳越不余遺力地將自己手上能用的人脈和資源都用上了,只為了能捧紅自己未來的老公陳建斌。
2006年,名氣不大的陳建斌能出演電視劇《喬家大院》的男主角,也是吳越給陳建斌最大的幫助之一。
有才氣的西北漢子陳建斌,看不上像《喬家大院》這樣的情感倫理劇。但是,吳越卻篤定《喬家大院》這部劇能火,她強烈推薦自己的男友陳建斌參演。
而事實也證明,吳越的眼光很好。這部劇斬獲了第26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長篇電視劇一等獎、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獎優秀電視劇等獎項。
陳建斌也憑借《喬家大院》中的喬致庸一角一夜爆紅,收獲了一大波粉絲,并且拿下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電視劇男演員獎,擺脫了戲好人不紅的尷尬境地。
只是令吳越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陪男朋友吃了5年的苦,他紅了之后,卻變成了別人的老公。
在拍攝《喬家大院》期間,陳建斌瘋狂愛上了飾演女主角陸玉菡的蔣勤勤。
《喬家大院》的導演胡玫,在接受采訪時說道:“當時,我突然聽到后邊有一個聲音在問她,說導演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什么樣兒的呀?”
胡玫導演一回頭,發現原來是陳建斌在和她說話。陳建斌說:“我看也就這個了,蔣勤勤就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女人。”
陳建斌絲毫不掩飾自己對蔣勤勤的喜愛,他甚至還為蔣勤勤作詩:夜過寒星過巴山,秋池水滿草深深。路上更覺故鄉遠,輕舟如見槳勤勤。
另外,他再度炮制當時追求高冷女神吳越的方法,死纏爛打。
他纏著蔣勤勤給他買帽子,借機和蔣勤勤聊天、獻殷勤。
然后,他終于把他心目中的美人蔣勤勤追到手了,拉著行李箱搬去和蔣勤勤同居。
但是,那時剛拍完戲回到家的吳越都懵了。她發現家里陳建斌的衣服都不見了,只看到桌子上的一封分手信。
因此,之前陳建斌經常說寫作品需要找靈感,經常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舉動。老陳沒和她打招呼,只是留下一封信,她還以為老陳又在搞什么“行為藝術”。
直到后來,陳建斌、蔣勤勤官宣兩人“假戲真做”。2007年,陳建斌、蔣勤勤宣布結婚的消息,吳越才知道她和陳建斌是真的分手了。
在一次采訪中,當主持人問到陳建斌:“你和吳越同居了幾年后,最后為什么分手了?”
陳建斌說:“主要是因為性格不合。如果說女人是男人的一所學校的話,那吳越是一所好學校,教會了我許多。”
陳建斌、吳越、蔣勤勤三個人之間,到底誰辜負了誰,誰沒有辜負誰,我們外人都不知道。
但是可以知道的是,這段感情中吳越受到的傷害最大,捧紅了男友卻慘遭拋棄。
傷心歸傷心,但出身書香世家的吳越卻不哭不鬧,從不主動提起這件事。
她說:“大家對這件事有好奇心,我是非常理解的。有些演員愿意把自己的私事公開,有些演員不愿意這樣做,而我就屬于后者。”
向來都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喝,但是吳越卻選擇了所有的苦,自己咽到肚子里。
也許是受到的情傷太重,也許是和陳建斌在一起的五年太拼了,和陳建斌分手后,吳越仿佛“退圈”了。
她開始放下腳步,一心只為演好劇、不求名氣。另外,她也從主角的位置走向了配角的位置。
她是電視劇《唐山大地震》里的董桂蘭,她是主旋律題材劇《信訪局長》中的信訪局接待處長陶然,
她是話劇《我的妹妹,安娜》的安娜,她是都市情感劇《我的前半生》中人人喊打喊罵的凌玲。
她是《小舍得》中不施粉黛的李副區長,她是大熱劇《掃黑風暴》中的賀蕓,賀局長。
如今,49歲的吳越是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演員,但卻仍然孑然一身。
吳越說:“在30歲以前,看到別人成家立業會很羨慕,也會感到很失落。”
但是現在的她卻完全想開了,覺得能從一而終的婚姻可遇不可求。
她說:“結了婚,沒有什么值得不得了的驕傲。沒有婚姻,并不是一件丟臉的事。”
之前做客金星秀時,當金星問到吳越,家里人有沒有催她結婚?
吳越說:“覺得我的運氣,是在于我的父母是一個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小知識分子。然后呢,小知識分子有一個問題就是比較含蓄,他們不會說出來。”
在我年輕時,父母也曾想催我結婚,但是他們比較含蓄,不會說出來。等到她年紀漸長后,她的父母也漸漸看開了,女兒開心才是真事。
她說,套用我媽的話就是:“她估計就這樣了,反正這個地球上繁衍后代,不靠她一個。”
得到了父母的全力支持的吳越,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過得不比任何人差。
人生是一場修行。無論結不結婚,自己一個人風塵仆仆地來到這世界上,一定要為自己喜愛的事情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