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牛奶引發(fā)慢性病、肥胖、糖尿病、還有骨質(zhì)疏松,甚至還有癌癥。
該不該喝牛奶,一直就爭議不斷。
近日的PURE研究通過對21個國家的居民飲食情況進行分析,則為牛奶洗了冤:多喝奶或吃奶制品可預防心血管病,尤其可預防腦卒中。
研究者特別指出,腦卒中是中國第一大死因。而喝奶少的中國人,應該提倡喝奶。
研究顯示,與不喜歡喝奶或吃奶制品的人相比,每天喝≥2份奶或吃奶制品的人,心血管病死亡風險降低23%,腦卒中風險降低了34%。
全球各個國家飲食風格差異較大,研究也發(fā)現(xiàn),歐洲、北美、中東乳制品消費最大,而中國和非洲牛奶和奶制品消費比較低。
研究則發(fā)現(xiàn),不論是牛奶和乳制品消費量多還是少的國家和地區(qū),都是多吃好。
圖1 奶制品攝入少的國家和地區(qū)(中國、南亞和非洲)奶制品攝入水平與心血管病的關系(每日1-2份者降低12%,每日2份者降低20%)
牛奶、酸奶、奶酪和黃油有所不同。
喝牛奶和酸奶有預防作用。奶酪的預防作用不明顯,而黃油可增加19%心血管病風險。在考慮了飲酒、吸煙后,依舊如此。
膳食指南建議,每日要吃2~4份無脂或低脂乳制品。全脂乳制品一直被詬病于飽和脂肪酸含量高。
但研究發(fā)現(xiàn),沒有必要喝低脂奶,低脂和全脂奶制品預防心血管病的作用是一致的。
研究者在討論中說,他們未發(fā)表的研究以及其他研究還顯示,多吃乳制品還與降低血壓有關系,還能降低甘油三酯,不過對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卻沒啥影響。
這或者更清晰解釋了為什么降低腦卒中比較顯著,而對心梗影響不大。
研究者強調(diào),乳制品的營養(yǎng)成分是豐富的,看待它們不能以偏概全,用飽和脂肪酸“遮住”其他營養(yǎng)素的好處。
而且,即使是飽和脂肪酸,它們本身也是多樣的,不同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乳制品中的飽和脂肪酸主要是中鏈和支鏈脂肪酸,而紅肉和加工肉類多為長鏈脂肪酸。
為什么吃乳制品會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
有研究表明,不同的乳制品會影響諸如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骨鈣素、以及腸道微生物等不同作用通路。而且經(jīng)過發(fā)酵等加工處理,還會起到不一樣的益處。
研究者強調(diào),有必要從乳制品的整體成分去看待和進一步進行前瞻性研究,而不是緊靠支離破碎的幾個成分去判斷牛奶的好與壞。
這項研究共納入全球21個國家136384例35~70歲無心血管病受試者,受試者的飲食問卷均記錄在案。其中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和奶酪等。隨訪9.1年,4796人死于非心血管病,2000人死于心血管病,2594人發(fā)生心梗,2718人發(fā)生腦卒中,516人發(fā)生心衰。
來源:Mahshid Dehghan. Association of dairy intak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21 countries from five continent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September 11, 2018.
轉(zhuǎn)載:請標明“中國循環(huán)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