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忻州寧武縣的深山里,隱藏著一座古村落。這座建在懸崖上的村子,因罕見的地勢環境,被當地村民稱作“懸空村”。
“懸空村”本名王化溝村,踏上村里的石階,沿著蜿蜒逼仄、不到一米寬的山路前行發現,整個村落建筑非常特別,背靠大山,面臨懸崖,全部建在離地面有近百米高的石山腰上。
這里青瓦房錯落有致,排成一字,屋前小徑用兩米長的圓木鋪就而成,是村里唯一的道路。從山下仰望,掩映在青山綠樹間規模不大的村落,仿佛與世隔絕。
“懸空村”沒有正式史料記載,但民間傳說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至于依崖而居的緣由,當地流傳著多種推測,有人說是為了逃避戰亂;有的說和村民的信仰有關,住在懸崖上可以與上天保持更近的距離。
“懸空村”建在懸崖絕壁間,遠望好似空中樓閣,天上人家。
“懸空村”建在懸崖絕壁間,遠望好似空中樓閣,天上人家。
“懸空村”建在懸崖絕壁間,遠望好似空中樓閣,天上人家。
“懸空村”因村落格局獨特,建筑以木料為主。
“懸空村”因村落格局獨特,展示了中國傳統空間形態和民俗風情,2010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但是建在半山崖上的特殊地勢,沒有給當地人帶來多少福祉,卻因交通不便,讓這個并不富裕的村子,人氣越來越弱。
這里雖然地勢偏遠,但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風純樸。這里沒有學校,沒有藥店,也沒有商店,最貴重的家電就是電視、電磁爐和偶爾的一部手機。
一名村民介紹說,以前村子里有一百多口人,而現在年輕人都到山外打工謀生,只留下三十幾位老人,他們為了這片住了一輩子的家園,艱難孤獨的守候著。
“懸空村”里的留守兒童。
“懸空村”里的老人。
“懸空村”的建筑以木料為主。
“懸空村”里的留守村民興村修路。
“懸空村”村民修繕木屋。
“懸空村”的村民守望著這片故土,期待山村重現昔日繁華。
“懸空村”的留守老人。
“懸空村”的留守老人。
“懸空村”的留守老人修繕道路,期待山村重現昔日繁華。這里是中國原創新聞、紀實攝影的集散地。拍照片,我們是認真的。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phototimes(時代攝會),與我們分享你的光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