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虹橋商務區。來源:IC
虹橋商務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偉利表示,到2015年底,虹橋商務區累計有282棟完成結構封頂,超過單體建筑總量的85%,瑞安虹橋天地、虹橋綠谷、新華索菲特大酒店等已投入運營,辦公部分出租率高達90%,商業出租率超過80%。
虹橋綠谷項目效果圖
“上海每年的甲級商務樓消化量約為60萬平方米,其中三分之二在虹橋商務區,企業集聚在大虹橋的勢頭很猛。”他說,入駐大虹橋的企業以民營上市公司、互聯網企業、金融企業、城商行以及現代服務業企業為主。
“大有大的難處。”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維在會上表示,如何讓大虹橋的功能鏈和業務鏈聯動發展,是下一步要考慮的問題?!?span>未來三個發展趨勢,創新發展、消費拉動、中國市場,這是中國優勢。虹橋商務區能否在商貿、商務領域,建設成為進入中國市場的橋頭堡?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找準‘大商務、大會展、大交通’的發展路徑?!?/span>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李湛表示,虹橋商務區的開發是上海區域發展的重大戰略,其定位不僅是面向長三角,而是國際性平臺,是繼浦東新區之后,最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也會成為2040上海卓越城市的核心區域。
隨著大量商務商業綜合體陸續建成,大批企業逐步入駐,經預測,到“十三五”期末,虹橋商務區總就業崗位達65萬個,總部經濟和現代服務業形成集聚發展態勢。
據虹橋商務區管委會獲悉,虹橋商務區在“十三五”期間將重點推進“產城融合”發展,優化功能布局,提高公共服務能級,職住比約為1.1:1。除了完善商務配套和生活配套以外,還將降低閔、嘉、青、松等地區往返中心城區的通勤和就業強度,打造成為本市乃至全國產城融合發展的示范性區域。
虹橋商務區管委會透露,十三五期間,將有十余所國際學校匯集,伊頓上海國際學前教育中心、上海諾德安達雙語學校、上海青浦世界外國語學校、上海外國語大學閔行外國語中學等優質教育資源分布在虹橋商務區多個區域。
在規劃中,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擬形成1個醫技中心、7家高端醫院、若干個特色門診的“1+7+X”布局,床位規模約為1900張,美國安德森癌癥中心、新加坡百匯醫療集團、美國通用醫療、日本BML株式會社、國藥控股等國內外醫療機構紛紛參與入駐園區。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一期地塊預計于2020年基本完成開發建設。
在規劃中,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擬形成1個醫技中心、7家高端醫院、若干個特色門診的“1+7+X”布局,床位規模約為1900張,美國安德森癌癥中心、新加坡百匯醫療集團、美國通用醫療、日本BML株式會社、國藥控股等國內外醫療機構紛紛參與入駐園區。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一期地塊預計于2020年基本完成開發建設。(來源:新民晚報&新浪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