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朋友圈里也有那么幾位生活在上海的臺灣朋友,那么深夜,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不約而同在一個暗搓搓的“秘密據(jù)點”吃著臺灣小菜,喝著小酒,po著圖。是不是很好奇?但你知道嗎,即便告訴你店名,你也不一定能順利找到它,說不定,還會吃一個大大的閉門羹!
這家叫做“OKAERI”的臺灣私房小館,沒有門頭,白天大門緊閉,只有預(yù)約才能進店,而且只做晚餐。雖然聽起來高冷,但做出的每一道菜卻能讓每一個客人心頭暖意盎然,就像回到家,聽得家里人那聲“你回來啦”一樣親切。
只有“家人”才能找到的隱秘店門
哪怕你認(rèn)準(zhǔn)了門牌號,走過陜西南路的一溜商場,穿進小弄堂,也不一定能確鑿地找到這家店。
店里的裝潢隨性簡單,就像是日常的居酒屋,桌椅擺設(shè)也都泛著一種年代感。菜單是手寫圓滾滾的繁體字,想起那些少女時期最愛看的臺灣電視劇事。
客人最喜歡坐的,還是一樓的吧臺位,能聞到透過樓梯邊的小窗飄出的飯菜香,有一種坐在家中廳堂里,等著家人把菜端上來的欣喜、期待的心情,感覺特別棒!
濃濃古早味的臺灣風(fēng)情
Dennis和Holden是這里的主理,一個主內(nèi)一個主外,都是臺灣人,花臂調(diào)酒師和花臂料理人總讓人自動帶入電視劇的故事氛圍。
自泡李子酒和香蕉威士忌是這里的自釀,香蕉威士忌的浸泡很有講究:用的酒不能選單一麥芽威士忌,會搶走香蕉的果味;香蕉取出的時間要剛剛好,太早會少了風(fēng)味,太晚又會讓酒的成色變黑,喝過就知道它的妙。
二樓的樓梯口用一排清酒和威士忌的空瓶裝飾,來okaeri的客人幾乎每人都要拍一張這樣有懷舊氣息的相片。
二樓很適合用來做4人以上的朋友聚會,空間獨立私密,墻上掛的是臺灣各族的傳統(tǒng)紋飾,外面還有一個小露臺,都還沒有完全裝修完畢,店主懶洋洋的告訴我說,喜歡的東西要慢慢挑,每天裝一點,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感覺也挺好。
用味覺感受屬于你的臺灣之家
這里所有的食材都是當(dāng)天進、當(dāng)天用完,所以蛤蜊的海味一定是最新鮮的。蛤蜊絲瓜用的是臺灣絲瓜,水份比平時的絲瓜更足,所以久煮后就軟軟的,幾乎要入口即化了。
來這里的客人都要點上一盤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柠u味拼盤,是清清淡淡的本味,配上店家自制的醬油膏和辣椒,咸度可以自己控制。店主從不吃別家的鹵腸,只認(rèn)準(zhǔn)自家的,因為這里的大腸是用可樂清洗的,不光洗的更干凈,還能去除它的澀味和腥味。
店里的胡椒、醬油都是從臺灣運回的,所以哪怕是一道簡簡單單的高麗菜,也是臺灣的清甜滋味。木魚花在熱氣的蒸騰里上下翻飛,夾上一塊,讓味覺一秒飛臺灣。不過這道菜的辣度挺厲害,大家量力著點哦~
花枝丸和香腸,都是地道臺灣味,原材料都是臺灣本土運回,香腸沒有廉價的砂糖味,而是蜜糖的扎實滋味,生蒜中和了香腸的油花兒,不腥不辣,原來這才是臺灣香腸的正確吃法!
店主能一個人慢慢吃上2,3份的下酒小食,花螺個個入味,真的是吃上一個就完全停不下來!從店主那兒打聽來花螺入味的秘訣,干鍋下料酒,大火加胡椒猛炒,把所有的汁水都鎖緊在一個個的螺肉里,自然鮮美啦~
炒面的選擇有兩種,海鮮味和沙茶豬肝味,后者的味道真的很特別!沙茶的濃烈滋味,最適合酒后來上一口,那股咸香濃郁的勁兒簡直能一直從口腔沖上天靈蓋,瞬間就能從酒勁里叫醒你。
這道需要提前預(yù)定的麻油雞,可是最適合在冬天吃的好料!鍋里滴水不放,加臺灣來的好麻油和秘制原料,就放任它這么明火燒著,直到入味。這樣煮出來的麻油雞,即便是下了面線,也絲毫沖淡不了它的風(fēng)味,一口湯一口面線,冬天再冷也不怕啦。
發(fā)現(xiàn)這家低調(diào)私密的館子,真的很驚喜,有好酒,有好菜,屬于臺灣的好味道和溫馨人情都藏在這里,不管是下班后的治愈一餐,還是周末的朋友小聚,快去感受家的滋味吧!
1、前往用餐建議提前預(yù)約,一般情況下沒有預(yù)約是不給進的哦
2、部分菜品,譬如麻油雞、姜母鴨、蚵仔面線、花甲蟹,因為準(zhǔn)備時間較長,都是需要提前預(yù)定才能吃到的!
3、如果實在是找不到門頭,可以給店里打電話,如果忙音可以多打幾次,店里信號較差,老板娘有時會接不上電話。看到一條靠近淮海中路,閃著“蘭州拉面”招牌的小巷,就大膽的往里走吧!
OKAERI
地址:陜西南路232弄18號,近淮海中路
電話:13916864639
人均:150元
營業(yè)時間:18:00-00:30 周一至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