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多個一城獨大的省會城市,比如說銀川GDP占寧夏的51.3%,四川省的老二綿陽的GDP只有成都市的一個零頭,還有武漢、西安等市,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和這些省會城市優越地理位置和歷史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各省為了增強競爭力做強做大省會城市。
縱觀全國28個省會城市,濟南市可以是說中國最弱勢的一座省會城市,山東是一個經濟強省,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三,僅次于廣東和江蘇,全省17個地級市,15個進入全國百強市。濟南雖然GDP也不弱,2016年GDP達6536.12億元,全國排第21名,但在省內在青島和煙臺之后,占全省的比例只有9.8%,省會城市中最低的。從人均GDP來說,在省內更是在排在第6位,第一的東營市更是濟南的兩倍。
濟南雖然在省內經濟并不突出,但是其畢竟是省會,還是中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仍然是山東省的政治、文化、教育、經濟、交通和科技中心。濟南也成功舉辦了全運會、亞洲杯、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世界攝影大會等國際和國家級省會。
濟南也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是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有先于秦長城的齊長城,有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巖寺宋代彩塑羅漢、隋代大佛。濟南也產生了辛棄疾、扁鵲、李清照、鄒衍等眾多名人,在1986年獲得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榮譽。
濟南更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是一座擁有“山、泉、湖、河、城”獨特風貌的旅游城市,其最突出的景色是“泉”,境內泉水眾多,擁有“七十二名泉” ,常被稱為“泉城”,有四大泉群: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濟南市整合資源由“一河、一湖、三泉、四園”組成的天下第一泉風景區也被評為國家5A級風景區。濟南還通過保泉計劃,使得各大泉群保持著全年噴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