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們與來自全球的媒體們見面。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的陣容堪稱華麗,不大的會議廳內早早的就坐滿了媒體。盡管留給媒體們提問的時間不長,但評委們認真、誠懇而幽默的回答讓在場所有人都滿意而歸。
6月17日,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們與來自全球的媒體們見面。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的陣容堪稱華麗,不大的會議廳內早早的就坐滿了媒體。盡管留給媒體們提問的時間不長,但評委們認真、誠懇而幽默的回答讓在場所有人都滿意而歸。
金爵獎評委會主席姜文:
最看重作品的原創性
在6月16日舉行的金爵盛典上,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席姜文真誠回顧了自己與上海國際電影節綿延20多年的“姻緣”。昨天來到評委見面會的現場,他幽默地說:“我在上海工作的時候,在座很多人還沒出生呢!”姜文透露,除了1985年的《芙蓉鎮》,早年間他還在上海拍攝過一部中國、法國和加拿大的合拍片。工作的過程中,上海給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作為一個北方人,我特別喜歡的是上海的樸實和高效。我來之前就建了個群,讓我的老朋友新朋友們給我介紹我去過的沒去過的飯館!”
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席姜文
在上海這樣一座對中國電影乃至整個中國的方方面面都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城市,姜文跟隨電影大師謝晉和他的上海團隊學會了如何對待工作、如何對待藝術,逐漸建立起了自己對于電影的欣賞品味和藝術標準。被問到作為本屆金爵獎評委會主席,將以什么樣的標準去評判別人的電影作品時,姜文提出兩個他個人的重要標準:“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要么要具有原創性,要么如果沒有原創性就把非原創的部分做到更好。”
金爵獎評委會:
回歸觀眾視角感受情感共振
除了姜文,金爵獎評委會中另外兩位中國評委張震和秦海璐也備受廣大媒體和觀眾的關注,他們一位剛剛結束戛納電影節的評委工作,一位曾擔任上海電視節中國電視劇單元的評委,都和上海有著不淺的淵源。事實上,早在戛納電影節之前,張震就已經接受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評委邀請。“我最近在考慮往電影的其他領域去拓展,應該接受一些新的資訊,讓自己更精進一些。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選片非常好,我想趁著機會看一些新的東西,讓自己更有活力、做出更好的作品。”
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張震
和張震一樣,秦海璐也在見面會上表達了對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選片質量的認可:“我在片花里看到了很多現實主義題材的、具備了生活基礎的東西。”因此,在即將開始的評比工作中,秦海璐表示自己最關注的是這些現實題材的作品是否真正拍到了深度,是否做到了觸動人心。
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秦海璐
電影是一門大眾藝術,是一種用聲畫與觀眾心靈溝通的語言,因此在鑒賞一部電影時,共鳴感格外重要,這也是金爵獎評委們關注的重中之重。土耳其導演、編劇、制片人賽米·卡普拉諾格魯說:“我想看到導演的感情和真心。如果能從這些電影里找到我自己拍電影時的共鳴我會比較喜歡。”美國制片人大衛·佩穆特也說:“最主要的是能不能打動人,能不能在情感上被這部影片所激蕩。”匈牙利導演、編劇伊爾蒂科·茵葉蒂的回答更簡單直接,她說:“回到電影最初的初心去看,我們都只是一個普通觀眾。帶著這種心態去看,我相信評選出來的結果是最公平公正的。”評委河瀨直美因身體原因無法擔任本次金爵獎評獎工作。根據國際電影制片人協會規定和上海國際電影節評選章程,當評委缺席,在討論投票出現平票時,評委會主席擁有裁決權。
金爵獎評委會:從左往右依次為大衛·佩穆特、伊爾蒂科·茵葉蒂、賽米·卡普拉諾格魯、姜文、秦海璐、
張震
紀錄片和動畫片單元評委:
期待看到具有中國特色的作品
和主競賽單元相比,擔任本次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紀錄片和動畫片單元評委的影人們有不少都還是第一次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甚至有的是第一次來到中國。因此在他們此行的目的中,“中國特色”是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紀錄片單元評委會主席,芬蘭紀錄片導演、攝影師、編劇、制片人皮爾喬·汗卡薩羅女士說:“我去過很多國家的很多電影節,這次來上海,我非常期待和中國有關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紀錄片。” 動畫片單元評委會主席,法國動畫導演雅克-雷米·杰瑞德也說:“我希望通過這次機會讓我發現一些之前不熟悉的動畫類型,尤其是中國動畫片。”
紀錄片、動畫片評委會:從左往右依次為約阿夫·沙米爾、吳文光、皮爾喬·汗卡薩羅、雅克-雷米·杰瑞德、孫立軍、片淵須直
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一場兼具國際品質與中國特色的電影盛宴,這是很多國際影人選擇上海的重要原因。紀錄片單元評委,以色列紀錄片導演約阿夫·沙米爾說:“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創新的、有力量的、真實的好故事。”中國紀錄片導演吳文光說:“希望能看到彰顯我們電影節品質的好紀錄片。”
近年來,中國動畫片的產量和質量都取得了明顯進步,這使得上海國際電影節動畫片單元的關注度也日益提高。動畫片單元評委,中國動畫學者、導演孫立軍認真地說:“希望通過這次機會向動畫電影產業發達的國家學習,也希望我們自己的年輕的團隊能靜下心來,把我們前輩曾經創造并引以為豪的,被譽為‘中國動畫電影學派’的上海美影廠精神繼承和發展下去。”
紀錄片、動畫片評委會:從左往右依次為吳文光、皮爾喬·汗卡薩羅、約阿夫·沙米爾、雅克-雷米·杰瑞德、孫立軍、片淵須直
談到動畫的未來,動畫片單元評委,日本動畫導演、編劇片淵須直認為,在追求藝術的表現力上,動畫應該全面向真人電影靠近。“我非常期待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看到動畫電影與普通真人電影能產生怎樣的碰撞和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