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
總習慣在弄堂口處買一碗餛飩,
老上海的砂鍋餛飩,
沒有太多香濃的高湯和花哨的香料,
樸實的一碗餛飩出鍋,味道卻是極鮮,
這是獨屬于老底子上海人的米道
……
隨著時間的流逝,
很多傳統的砂鍋餛飩逐漸淡出了阿拉視線,
吃一家,少一家,這話一點也不假,
趁它還沒完全消失之前,
再去重溫一次小辰光米道!
延長路上的「阿麟餛飩」,是家夫妻店,也是上海為數不多的砂鍋餛飩,夫妻兩人堅持了27年。
食客們大多都是沖著小辰光米道去的,客人越來越多,夫妻兩人忙不過來,每天賣出上百碗餛飩,一大早就得包好餛飩,放在竹匾里。
有段時間累時,阿麟也把店轉手過給別人,但許多食客反映味道不再是阿麟餛飩的味道了,為了保留記憶中這口老味道,老板阿麟只好再回來“重操舊業”。
隨著光陰荏苒,上海這些兒時記憶中的“砂鍋餛飩”,真是吃一家,少一家,阿麟餛飩能堅持下來,真是要且吃且珍惜了。
一勺豬油、少許開洋、要什么料自己放
六口砂鍋、一塊招牌、一張放滿各種配料的桌子,在馬路邊算不上特別顯眼,卻是阿麟自己的“小廚房”。
① |每天現包現煮的手工餛飩 |
夫妻兩人分工明確,阿姨負責包餛飩,一貼一壓一捏,鼓囊囊的餛飩便出現在手中。
餛飩的內餡都是當天制作,肉餡搗鼓成泥,把蝦一顆顆剝好只留下蝦仁,為的就是讓客人吃到新鮮的口感。
② |魔都僅存明火砂鍋,一鍋只煮一碗 |
阿麟負責煮餛飩,燒得焦黑的砂鍋,一鍋只煮一碗餛飩,客人多時,六口砂鍋可同時開工,一開火,就點燃了延長路的煙火氣,餛飩熱熱鬧鬧的在火紅的焰苗上沸騰翻滾。
老板阿麟很有個性,嗓門大,接待客人都是吆喝著一口上海話:“帥哥、美女,怎么點?”,偶爾也皮一下跟我們說道:“我們家是網紅店,儂曉得伐……”
③ |豬油提香,每一顆都飽含誠意 |
阿麟餛飩有著自己的脾性,不用高湯煮餛飩,堅持用豬油提香,在老一輩人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如果吃不上肉,豬油就是最好的提香味。
還有阿拉很喜歡的開洋,放在湯里,味道提鮮不止一個度!
④ |加多點!隨便加!比在自家吃飯還適意|
加料的時候,放一勺豬油、一勺開洋紫菜、少許蔥花、榨菜、香菜,鹽什么的都是根據自己口味去加,放在碗里等待餛飩降臨。
要是實在不懂加哪些,詢問老板還會被他嘮叨一下,要是加少了料,老板也會熱情地說:“加多點!隨便加!”
夏天是冷餛飩的主場,它們被安放在專門的盤子里,客人需要時再添加一勺花生醬裝在碟子里。
薺菜要用當日最新鮮的,被包裹在餛飩皮里,不失它那蔥郁的亮眼顏色,又保留了鮮美的口感。
大餛飩重餡,小餛飩重皮,鮮肉小餛飩是純肉餡的,皮子呈半透明,隱隱透出里邊的肉餡。
小餛飩小巧玲瓏,一口一個,鮮嫩感就在嘴里爆發了,帶著一絲湯里的豬油香,嗲到胃里去了呦!
紫菜、榨菜、蔥花都提了鮮,開洋也增加了味,簡簡單單的一碗餛飩,還帶著些許鍋味,阿拉怎么吃都吃不厭。
阿麟家的餛飩都是可以自由組合的,什么蝦仁餡、香菇餡、薺菜餡、鮮肉餡,歡喜怎么搭配就怎么吃!
拿不定主意的直接要一碗全家福,包含有2只薺菜餛飩+2只香菇餛飩+2只蝦仁餛飩,全是用的大餛飩,餡料都塞得滿滿的。
蝦仁餛飩里直接能吃到一整顆小蝦仁,鮮上加鮮,碗里表層還飄著星星點點的豬油,運氣好的沒準還能吃到豬油渣!
如果你喜辣,一定要嘗嘗阿麟家的辣椒醬,不是像外邊那種油炸的辣椒,老板自制的辣椒醬又麻又辣,吃得讓人上癮。
秒回童年弄堂小巷里吃餛飩
店里總是坐滿了老底子上海人,爺叔阿姨們總是輕車熟路的過來,一碗餛飩足以慰飽半天。
放在竹匾里的生餛飩,總是擺放的一層又一層,都是當天的量,時刻備足,以饗食客。
就連配料也要準備得足夠充分,像榨菜這種直接堆積在碗里,放在店里,擺滿了一排。
餛飩價格都是10~25元一碗,這樣的價格放在大上海,普遍都能接受,阿麟還在底部加了一句“砂鍋餛飩再現上海灘”,很有王者歸來的氣勢!
說也奇怪,每次在店里吃上一次砂鍋餛飩,總能回想起兒時在弄堂里玩耍過后來一碗餛飩的情景,大概,這也便是老味道獨有的魅力吧!
△
阿拉愛餛飩是愛到刻在骨子里的
尤其是舊時在弄堂里吃的砂鍋餛飩
帶著豬油的香氣
深深在舌尖上烙下兒時的記憶
有空,再去吃一次這樣的砂鍋餛飩
沒準未來的哪天它就消失了
去和阿姨噶三胡
再去聽聽阿麟的大嗓門
……
上海近乎絕跡的砂鍋餛飩:阿麟餛飩
地址:延長路172號(近共和新路)
電話:18221473867
營業:周一至周日 06:00-19:00
人均:1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