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與其宅著,不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仙境之旅。江浙有許多道教名山,不妨利用這個時機,走訪道教名山,探幽訪古,體驗仙境,一舉多得。
浙江天目山地處浙江臨安市北,山高林茂,怪石嵯峨,風光宜人,具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蘊。
天目山風景
在天目山,沿路經五里亭、三里亭、一里亭,兩側全是雙抱難以合圍之大樹,大概是前人為免日曬之苦種植。非常值得一看,途經巖石下多有支起的樹枝,當地風俗將樹枝支越巖石下,可治腰痛。
天目山素以“大樹華蓋”、“物種基因寶庫”名滿天下,更有文人墨客感嘆“天目千重秀,林海十里深”。在秀麗風景裝扮下的天目山,更有長盛不衰的文化靈魂,是一座道教文化名山。天目山最早的宗教活動就是道教。西漢時期,武帝冊封的“太微先生”、“太素先生”王谷神、皮元曜即在此修道。天目山還是祖天師張道陵修煉多年的地方,如今有張公舍、張公洞等遺跡。
天目山風景
漢時在天目山修道煉丹的名流尚有魏伯陽、左慈、葛玄等。晉代,高道葛洪曾在天目山煉丹著書,著有內外篇共一百十六,自號“抱樸子”,并以之作為書名。今存有丹池遺跡。此后歷經各朝,都有許多道人前來天目山,或結廬修煉,或著述經典。更有為天目山山民驅鬼的莫洞一;鶴形古貌,苦志食淡,遍游湖海后,兀坐于天目山石巖中,寒暑不動,壽八十余的阮日益;一笠一衲,不修邊幅,能日行千里,能閉目靜坐幾十天,往來于天目山,傳說曾死而復生的張君寶等諸多奇人異事。千百年來,天目山一直向來往游客訴說著她與道教的不解之緣。
天目山峰戀疊翠,古木蔥蘢,有奇巖怪石之險,有流泉飛瀑之勝,素負“大樹王國”、“清涼世界”盛名,為古今攬勝頤神勝地。天目千重秀,靈山十里深,她賦予人類享之不竭的璀燦文化與獨特的大自然風韻。
公共交通指南(網絡資訊)
杭州汽車西站乘往於潛、昌化的長途汽車到藻溪下車,再轉乘到西天目山的綠色中巴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