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 宋 歐陽修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進入小滿時節,天氣炎熱潮濕,人體容易受到濕邪的侵襲,再加上大家在夏天喜食生冷,導致濕氣在體內累積,而出現精神萎靡、四肢困倦酸懶、口舌發粘、心煩氣躁等癥狀。這個時候如果不及時祛濕,就可能會引發疾病。
飲食搭配
絲瓜
食
小滿之時要防“濕病”。有些人在夏季容易胃口不好,常將其歸因于天氣太熱的緣故,其實“熱”并非主要原因,“濕”才是罪魁禍首,而且“濕”是貫穿于整個夏季的。
“濕”并不單指下雨的日子。中醫認為,小滿時節天氣開始悶熱潮濕,此時氣候最易傷害脾胃功能,從而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因此要常吃具有健脾、利濕功效的食物,如紅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西瓜、山藥;少吃魚蝦、羊肉、鴨肉等;水果中芒果、榴蓮易生濕傷脾,也應該盡量少吃。
小滿宜艾灸
艾灸
灸
艾灸有扶陽補正、祛瘀散寒、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拔毒泄熱、延年益壽的作用。小滿祛濕,艾灸當先。
脾胃虛弱的人,可把握這個節令,每日艾灸承山,陰陵泉,三陰交,足三里、膻中,水分,有助于活化氣血、提高代謝功能,將濕氣排出體外。
小滿時節,濕邪外侵,易患皮膚病的朋友,可艾灸血海、曲池、水分。活血理脾、緩解皮膚瘙癢。或用艾葉煮水擦拭病患部位。
想祛斑的朋友,可艾灸太沖,合谷,血海,可促進新陳代謝,抑制體內黑色素沉淀,提亮膚色。
夏季養心,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患的朋友,艾灸勞宮,涌泉,心俞。活血化瘀,增強血液循環,改善血管的收縮功能。補充心神氣血,達到保養心臟的目的。
穴位按摩
再給大家推薦幾個適合按摩祛濕的穴位
豐隆穴
穴
豐隆穴
【取穴方法】
豐隆穴在小腿外側,膝眼與外踝尖間的中點,也就是外踝尖上8寸的位置,距離脛骨前緣兩橫指的距離。
【按摩功效】
豐隆穴是臨床“祛痰”的主要穴位,具有祛濕滌痰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長期堅持按摩能清除濁濕。
陰陵泉穴
穴
陰陵泉穴
【取穴方法】
陰陵泉位于小腿的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陽陵泉穴相對。順著膝蓋內側橫紋向上,會摸到一塊突起的骨頭,它是脛骨,順著脛骨的下方和內側向上摸,會摸到一個脛骨拐彎并且凹陷的地方,這里就是陰陵泉所在位置。
【按摩功效】
陰陵泉為足太陰脾經的合穴,它能夠健脾益氣,促進脾運化水濕的功能,能健脾化濕、通利三焦、消脹利水。
足三里穴
穴
足三里穴
【取穴方法】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側,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按摩功效】
作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足三里穴對所有消化系統疾病均有效果,除濕自然也少不了它。按摩足三里穴可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疏風化濕、扶正祛邪。
承山穴
穴
承山穴
【取穴方法】
稍稍用力踮起腳尖,小腿后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
【按摩功效】
承山穴是人體最有效的祛濕要穴,能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有些人輕輕一按自己的承山穴,就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表明體內有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