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徑:25mm,美品
九疊篆皇宋通寶,北宋仁宗趙禎寶元二年至皇佑末年(公元1039年-1053年)鑄,錢文有篆書、楷書對錢,光背,分小平、折二兩種。篆書中有九疊篆者,極其罕有,為古泉大珍。九疊篆又稱上方大篆,秦漢無此制,唐宋以來多用于官印上面。九疊篆是以小篆為基礎,筆畫反復折疊,盤旋屈曲,布局呈正方形,點畫皆有縱橫兩個方向,填滿空白部分,使錢面中的四字外緣達到齊平的效果,達到整體文字和諧美觀的效果。“曲屈平滿”是九疊篆書法最大的特點。折疊多寡,每一個字的折疊多少,則視筆畫的繁簡而定,有五疊、六疊、七疊、八疊、九疊、十疊之分。稱之為九疊,“乃以九為數之終也,言其多也”,形容其折疊之多。九疊篆盛行于唐、宋、元、明,一直延續至今。將“九疊篆”用于錢文,在數千種古錢幣中,“皇宋通寶”僅為孤例,故被歷代收藏家視為稀世珍品。關于皇宋通寶九疊篆的鑄造背景,現今錢幣學家一般認為該錢幣為“置樣錢”,或“開爐錢”,應不是正用品流通錢幣。
此幣2010年11月14日上拍于北京華夏藏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當時的估價為550000-800000元,落槌價為952000元,創下了當年宋錢拍賣價的一個高峰,確乃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