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分為中性、嗜酸性、嗜堿性粒細胞、淋巴及單核細胞。白細胞分類的值,均應與白細胞檢查值相互配合: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
(1)中性粒細胞偏高:可能是細菌感染、炎癥或骨髓增殖癥。
(2)中性粒細胞偏低:可能有再生障礙性貧血或某些藥物的副作用。
(3)嗜酸性粒細胞過多:可能有過敏、寄生蟲感染、各種皮膚病、惡性腫瘤或白血病。
(4)嗜堿性粒細胞過多:可能有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疾病。
(5)單核細胞增多:可能在急性細菌感染的恢復期、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6)淋巴細胞增多:可能感染濾過性病毒或結核菌。
(7)淋巴細胞減少:可能有免疫缺乏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而在急性感染癥的初期,中性粒細胞增加時,淋巴細胞百分比會相對減少。
(注意這七個說的都是可能,不是說那一項高低了就有問題,往往都是幾項同時高低才是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