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對象:杜建華,自稱杜鵑花。橙子創始會員,春橙市長。手繪思維導圖愛好者,麗芳老師核心團隊成員,青少年生涯發展輔導師,十點讀書昆明班長,頭馬演講俱樂部會員。一個喜歡不斷嘗試的斜杠青年。
采訪人:芷語
1. 職業經歷:職場小鮮肉
Q1:講講你的職業經歷吧。
我是去年六月份畢業的,目前在一家環保公司就職。工作一年半左右,職場小鮮肉一枚。我的專業就是環保專業,所以目前的工作跟專業是相對對口的。我在市場部工作,之前的工作會去跑跑現場、去對接,前期主要是做銷售,目前主要是做項目管理。
Q2:職場中對你影響最大的事是什么?
參加古典老師的《職場MV》。首先,讓我掌握了很多東西,打開了眼界。古典老師講的很多東西真的是可以對職場這塊了解更多了解更深,之前根本沒有接觸過。第二,我收獲了很多朋友,獲得了人脈資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真的是遇到了很多同頻中的人,我們現在還保持聯系,已經快一年了,包括我的教練,早上我還聯系他,準備跟他做個咨詢。
Q3:職場中對你影響最大的人是誰?
對我幫助最大的人是我的大學老師,我回昆明工作,是他幫忙介紹的。
影響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古典老師。古典老師的《拆墻》一書,里面有很多觀點是之前沒有接觸過的,看完之后感覺忽然開朗了,很多東西確實需要換個方向換個角度去做去想,比如說,買不買房,時間管理等。這本書很多內容、想法對我的影響和改變蠻大的,也重塑了我的價值觀。古典老師在年初有個2016愿景版,我也參加了,到目前為止,我的愿景版將近一半都已經實現了。可以說,古典老師是我畢業之后的第一個人生導師。第二個是麗芳老師,我的思維導圖就是她教的。麗芳老師邀請我加入了她的團隊。我主要是負責社群管理,也會幫忙招生,這算是我的一個副業吧,也給我帶來了金錢上的收入。
在我畢業之前,沒有接觸過這么多的東西,是他們引領我,去找到這些東西,讓我的世界觀開闊了,視野開闊了。
2.工具分享:當大腦撞上思維導圖
Q1:如何手繪思維導圖?
第一步,畫中心圖案。在A4紙中央7*9的框里畫上跟主題相關的圖案,可以網上找相應的簡筆畫進行模仿,剛開始可以也用一個圈來替代。第二步:從12點鐘方向開始畫一級分支,注意分支數量不要多余7個。一般地,大腦不能夠在短期記憶力保持多余7條主要信息。第三步我們找出關鍵詞,并填寫在分支線條上;最后我們對整幅導圖進行上色,添加小圖標等進行完善。手繪思維導圖需要用到馬克筆和慕娜美,馬克筆用來上色及畫分支,慕娜美用來寫關鍵詞。
繪畫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點:第一,有與主題相關的中心圖案,并上超過3種以上的顏色;第二,每一個分支用一種顏色繪畫;第三,關鍵詞顏色跟分支顏色保持一致,這樣畫出來視覺感更強;第四,關鍵詞水平方向書寫,并且寫在線上,這樣方便我們查看。畫完后用“全能掃描王”APP進行拍照,方便共享。
Q2:思維導圖較之于傳統筆記、軟件版思維導圖,它的優勢在哪呢?
我們人的兩個半腦,左腦是理性腦,主管數學、邏輯、分析等;右腦是感性腦,主管情感、想象、色彩、思維等。思維導圖運用我們左右半腦共同起作用,它是一個形象化的一個色彩的圖片。傳統的筆記只是用文字來記錄,看到文字我們容易感到反感,而思維導圖是五顏六色的,是個圖片、圖畫的樣子,視覺上會感覺很清晰,讓人有好奇心想看下去。這樣的話,記憶效果會更好。手繪思維導圖可以發揮左右兩個半腦的功能。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用到理性腦,沒有用到感性腦,思維、色彩、圖像等等這塊大腦沒有運用到,但是我們手繪導圖就可以用到。軟件版思維導圖我們沒有動手去畫,缺少思考的過程,缺少這個過程,我們的右半腦就很少用到。手繪思維導圖有利于我們左右腦共同發展,有利于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Q3:思維導圖有沒有局限性?有沒有適用人群?
思維導圖是個工具,是個很好的工具,暫時我還沒有發現他的局限性。我們用的好,它就是一個很好很好的工具,關鍵看我們怎么用,怎么去結合我們需要的領域。我覺得思維導圖適用所有人。
Q4:有些人覺得手繪思維導圖,浪費了時間在中心圖和上色上,偏離了使用這個工具的初衷。這點您怎么看?
這個只是時間的問題,剛開始我也是這樣子,畫中心圖比較費時,時間長了就會好很多。其實,中心圖案可以不用那么花哨,找網上的簡筆畫進行模仿,表達中心意思就OK了,主要看內容。
Q5:思維導圖,帶給您最大的影響是什么?
思維導圖是一個很好的工具。聽微課、做分享、做演講,還有做計劃,都可以用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我已經用在自我介紹及微課筆記方面,用的得心應手。我還在線下活動進行了無數次思維導圖分享。線上的分享也有好幾次。和思維導圖相關的社群工作,已經成為我的第二職業,也為我創造了價值收入。
3、社群管理:勾搭的秘方
Q1:您運營了20個社群,能分享下運營經驗嗎?
經驗的話要對社群有相應的管理辦法,進群有儀式感,在群里有收獲,組織分享及大咖交流。我現在的社群就是每天早上八點準時發推送鏈接,附帶一句話。定期的開一些公開課分享,差不多一個月1-2次。這些都是比較固定的。如果有分享會在群里提前預告告知,比如說倒計一個小時,倒計30分鐘,那現在開始等,這些話術。多跟同行人交流會擦出各種火花,共享經驗技巧。
Q2:您負責公眾號的對外合作對接,這方面有有什么心得嗎?
對外合作,我主要就是去勾搭,找合適的平臺合作。可以到公眾號后臺留言、聽微課進行互動等等。借用古典老師說的“功不唐捐”,我們需要有一定的積累,不管是知識還是技能,然后找合適的機會展現自己的價值,這樣機會就多了很多。
4、有趣的事:現實版歡樂頌
Q1:過往經歷中,有什么有趣的事么?
我參加了這么多社區活動,遇到了很多同頻中人,現在有一個小群,四個人,兩男兩女,我們無話不說,像親兄弟姐妹一樣,這就是我認為比較有趣的事兒。我們都同頻,家庭背景很像,觀念很像,各種很像,隨時約飯,各種約各種聊。遇到問題,在群里一說,大家都會秒回復,就像歡樂頌那幾個姐妹一樣,但是我們是兩男兩女喔。
5.邂逅橙子:當成長遇到橙子學院
Q1:你在橙子學院最喜歡的一門課是什么?學完對你有什么幫助?
喜歡王奕霖老師的溝通課程。學完后我在生活中有所運用,還是很有幫助的。
Q2:橙子學院帶給你了什么樣的改變?
改變的話,主要是個人成長這一方面的,讓我成長了很多,交到了很多同頻中的朋友,線下活動又認識了很多有趣的人。
結束語: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成長是一群人的事。
(芷語,橙子學院2011號會員。熱衷周易風水,喜愛投資理財;思維導圖愛好者,心理學初學者。夢想成為營養師,亦夢想成為插畫師。相信,每個人都自帶發光體,堅信,每個人的體內都藏著一個發光的故事。夢想通過手繪為自己為他人創造屬于自己的故事繪本。我是執筆繪人生的芷語,期待同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