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窒息指胎兒娩出 1 分鐘,僅有心跳而無呼吸或未建立呼吸的缺氧狀態。
1. 輕度(青紫)窒息:Apgar 評分 4 - 7 分。新生兒面部與全身皮膚呈青紫色;呼吸表淺或不規律;心跳減慢(80 - 120 次/min);對外界刺激有反應;喉反射存在;肌張力好;四 肢稍屈。
2. 重度(蒼白)窒息:Apgar 評分 0 - 3 分。新生兒皮膚蒼白;口唇暗紫;無呼吸或僅有喘息樣微弱呼吸;心跳不規則;心率 < 80 次/min且弱;對外界刺激無反應;喉反射消失;肌張力松弛。
護理措施
新生兒娩出后評估:是否足月妊娠、羊水清否、有無呼吸及哭聲、肌張力情況,如有一個答案是否,則通常認為需按順序進行 ABCD 下列 4 種措施中的一種或多種。
(1)頭仰伸復位或剖宮產娩頭時,即應擠出胎兒鼻腔內的粘液。(2)胎兒完全娩出后用吸痰管吸凈新生兒口咽部粘液,先吸口腔后吸鼻腔,吸入頻率 < 10 s/次,吸引負壓 < 100 mmHg。(1)呼吸道確認通暢后,可用手指輕彈足心或摩擦背部,刺激嬰兒啼哭。切忌倒懸嬰兒,粗暴拍打,否則可能造成腦震蕩等創傷。(2)如經上述處理后嬰兒仍不啼哭、不呼吸,可作口對口人工呼吸,用一塊紗布蓋在嬰兒口上,一手托起新生兒頸部,另一手擠壓上腹部,以防氣體吸入胃內,然后口對口輕輕吹氣,吹氣時見到胸部微微隆起時將口移開,輕壓嬰兒腹部,協助排氣,一吹一壓,30 次/min 直至呼吸恢復為止。吹氣用力不可過大,以免肺泡破裂。(3)生后 30 s 無呼吸或呼吸不充分應立即進行面罩和復蘇囊正壓給氧或氣管插管間歇正壓給氧(氧濃度 90 - 100%, 壓力 30 - 40 cmH20,肺擴張后 15 - 20 cmH20)。正壓通氣 30 s 后如有自主呼吸,且心率 > 100 次/min,膚色紅潤可停止正壓通氣。如自主呼吸不充分,或心率 < 100 次/min,須繼續正壓人工呼吸。(4)持續氣囊面罩人工呼吸 > 2 min可產生胃充盈,應常規插入 8Fr 胃管,用注射器抽氣和在空氣中敞開端口來緩解。(5)新生兒復蘇過程應用氣管插管指征:需要氣管內吸引胎糞;復蘇囊面罩通氣無效或需長時間適用;需胸外按壓;需氣管內給藥。氣管插管加壓給氧后,心率仍在 60 次/min 以下,應進行胸外心臟按壓。胸外按壓部位位于胸骨下 1/3 處(兩乳頭連線下方,劍突之上)。按壓深度為胸廓前后徑 1/3,產生可觸及脈搏為有效。按壓頻率為 90 次/min,每按壓 3 次,正壓通氣 1 次。(1)雙拇指環抱術:用兩手拇指并列或重疊于患兒胸骨下 1/3 處,其余手指圍繞胸部托在背后。(2)雙指法:用右手食、中兩指并排輕壓患兒胸骨中段,左手托在背部。(1)心率 < 60 次/min,A、B、C 方法 30 s 無效時,1/10 000 腎上腺素 0.1 - 0.3 ml/kg,30 s 無效,5 分鐘后重復給藥。(2)有嚴重代謝性酸中毒表現者,5% 碳酸氫鈉 2 - 3 ml/kg + 5% 葡萄糖等量。注意腎上腺素不可與碳酸氫鈉同時靜脈應用,以免滅活。(3)有休克表現如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周圍灌注不良,應立即擴容,可用血漿 l0 ml/kg,白蛋白 l g/kg,低分子右旋糖酐 10 ml/kg 。1)監護主要內容為生命體征(呼吸、心率、血壓、氧飽和度)、尿量、膚色和窒息所致的神經系統癥狀。2)窒息后分泌物增多,應注意吸清患兒口鼻、咽喉部及氣管內的粘液,防止吸入再引起窒息及肺部感染。3)待呼吸平穩,臉色轉紅,心率、血壓正常,心律規則后可停止給氧,用氧過久可導致氧中毒。(2)保證營養:維持血糖。重度窒息復蘇恢復欠佳者,適當推遲開奶時間,宜向右側臥,上半身抬髙,以免嘔吐再度引起窒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