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好身體是這樣煉成的》
已獲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授權轉載
作者/ 朱瑜琪
有個朋友,是肛腸科的大夫,給一個腸癌的患者做手術,大夫把患者的腸道一打開,頓時刺鼻的臭味像煙霧彈一樣撲來,雖然大家都戴著口罩,仍然被嗆得受不了。原來,是腸道里的“垃圾”散發出來的氣味。后來,參與手術的醫生護士都在感嘆:這樣的人不得腸癌才怪呢。原來,這個患者以前就有頑固性便秘的毛病。
所以,后來在門診上碰到便秘的患者,我都特別上心,會非常用心地提醒他們。
生活中處處留心皆學問,幾年前我就跟著一個患者學了一套便秘醫療操。記得是一次看病的時候,有個患者跟我說,他堅持做了一種鍛煉,后來便秘就好了。當時我很吃驚,人上了年紀后,由于腸蠕動功能降低,特別容易發生便秘,所以門診上老年便秘的人特別多,而且很多人都非常頑固,這位患者就是這樣。以前我給這位患者看別的病的時候,他就說,自己三天兩頭地出現便秘,解大便的時候要費九牛二虎之力,非常痛苦。他說,現在自己每天早上起床都要解一次大便,非常準時,便秘再也沒出現過。
這位患者鍛煉的方法我也留了下來,具體鍛煉方法是:
屈腿運動:
平躺在床上,兩腿同時舉起,使大腿盡量貼近腹部,這樣反復10次。
舉腿運動:
兩腿舉起, 膝關節盡量伸直,然后慢慢放下,也反復做10次。
踏車運動:
雙腿在半空中模仿騎自行車的動作,交替伸曲雙腿,連續做2分鐘。
患者跟我說了這個方法以后,我就在想這個方法為什么可以調理便秘,其實道理非常簡單。老年人便秘多是因為長期缺乏運動,腹壁肌、膈肌、盆底肌和腸平滑肌等功能慢慢退化減弱,導致肌張力下降,胃腸蠕動減慢,排便動力不足。
而通過功能鍛煉,則可以增強腹肌和提肛肌的肌力。同時,通過腹部的一起一伏,還可以刺激胃腸的血液循環,增強胃腸蠕動功能,活躍身心,加快腸道傳輸,減少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避免糞便硬結,使排便不盡感及肛門直腸梗阻感減輕,利于排便。
后來我在門診出診,問二便情況時,一聽到患者說自己有便秘,或者大便干結的,我都會把這個方法推薦給他們。很多人反映,說效果特別好,有的患者鍛煉三四天大便就恢復正常了。
排便即是排毒,如果糞便在腸道中停留時間過長,就會產生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被腸壁吸入后進入血液循環,損害人體健康。所以現在“排便”理念在老年人群眾中特別受重視,儼然成了一種新的養生趨勢。存在功能性便秘的朋友,先別急著吃藥,不妨也試試這個便秘醫療操。我還是那句話,學會訓練,藥物減半,只要有好的運動療法,就要不遺余力地親自實踐,千萬不要拿自己的身體去充當藥罐子。
作者介紹:
朱瑜琪,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骨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眼科醫院首屆中青年名醫。擅長脊柱、骨關節退行性疾病的中醫特色診治及脊柱微創外科技術,中醫手法治療骨傷及常見病特色鮮明;對髖、膝關節置換、人工髓核置換等復雜手術研究深入。主編專著4部、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發明專利10余項。
本文系網易獲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授權轉載,作者朱瑜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