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是從出生到28天,嬰兒是從28天到一周歲,幼兒是一歲到三歲,幼童時期是從三歲到七歲。在這期間,我們統(tǒng)稱為小兒時期。
小兒的生長發(fā)育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行氣未充,臟腑嬌嫩。指的就是孩子的形體結構上面、精血、津液和氣化功能都還不夠成熟和相對不足。主要表現(xiàn)為肌膚柔弱、腠理疏松、脾胃薄弱、筋骨未堅等方面。這里的一句話就是今天的重點:脾胃薄弱。
脾胃為后天運化之本,主運水谷精微,也就是寶寶吃完東西以后,脾胃來運轉消化這些東西,把食物轉化為精氣血以供全身。小兒生長發(fā)育迅速,生長旺盛,營養(yǎng)精微需要的相對要多一些,所以寶寶會時時的餓,尤其是還在母乳喂養(yǎng)中的寶寶,好像剛哺喂半小時又要吃,整個白天都好像是掛在身上一樣。其實這就是寶寶消化能力強大、需求量大的一個表現(xiàn)。
往往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媽媽們都認為這是母乳不足的表現(xiàn),用盡了各種辦法以后仍然這樣,就放棄母乳喂養(yǎng)改為奶粉喂養(yǎng)了。
變成奶粉喂養(yǎng)以后,一次性的按說明書給寶寶幾十毫升甚至上百毫升奶粉,寶寶也能不費力氣的吃下去,然后好像能睡個好覺,一直睡三四個小時甚至五六個小時都不醒,感覺這是寶寶吃飽了。剛開始可能察覺不出什么,慢慢的,寶寶好像不太愿意吃了、食量也減小了、便便開始出現(xiàn)奶瓣、腹脹次數(shù)增加了、寶寶肚子漲大的次數(shù)更多了。這就是寶寶吃的過飽了,導致脾胃運化不利,形成慢性積食或者積食等。如果積食了以后 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處理和改變,那時間長了以后 就會形成疳積,會影響小兒的體格發(fā)育,身高、體重等都會受到影響。
寶寶還小的時候,胃容量非常小,雖然胃的張力很大,但是如果經常撐著,慢慢的張力就會減弱,就像是一個撐了很久的皮球一樣,再也回不去原來的樣子,長大以后,胃動力肯定不及同齡孩子,患有積食、腹脹、腹瀉的可能性會非常大,而且嘴巴非常容易餓,但是肚子卻總也跟不上。
孩子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脆弱,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強大
養(yǎng)娃不容易,且養(yǎng)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