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由貝勒醫學院和康奈爾醫學院共同完成的小鼠研究發現,每天攝入一定的高果糖玉米糖漿,在沒有導致肥胖的情況下,加速了小鼠腸道中的腫瘤生長與惡化。[1]
而試驗中用到的高果糖玉米糖漿,正是多種含糖飲料的重要成分。
按體重換算,試驗中小鼠每天的糖漿攝入量,相當于成年人每天喝一罐含糖飲料。
不過別擔心,目前只是小鼠實驗,是否對人類腫瘤有影響,還需要科學驗證。
但高糖飲料的危害仍舊不可小覷~~~
一瓶高糖飲料,喝出一身病!
國際醫學雜志《循環》上發表了一篇美國塔夫茨大學的研究發現,甜飲料每年造成十幾萬人死亡,這是研究者統計1980~2010年之間51個國家超過61萬人的膳食數據后的發現。
一瓶甜飲料,喝出一身病!
1.影響肝功能
肝臟作為果糖代謝的主要場所,長期攝入果糖會引起脂肪肝等肝臟疾病。
有研究發現,短期的時間里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漿并不會導致小鼠的肥胖,但會影響小鼠體重、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2]
2.增加肥胖風險
糖飲料不像固體食物那樣有飽腹感,但它的能量并不低。比如某可樂100ml含糖量是10克左右,而熱量則是180千焦。每天不知不覺喝入這么多的熱量,難保不會胖。
3.增加糖尿病風險
經常喝甜飲料,不僅容易發生肥胖,同時也會讓機體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增加Ⅱ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一項發表在美國《糖尿病學》雜志上的來自歐洲的EPIC-InterAct研究提示,每日攝入12盎司(約355 ml)含糖軟飲料,Ⅱ型糖尿病風險升高22%。[3]
4.增加痛風風險
《2016中國痛風診療指南》中就指出痛風預防和治療要減少富含果糖飲料攝入。這是因為血液中的果糖含量上升,會導致血尿酸和尿液中的尿酸含量增加。
5.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期刊《Stroke》上的一項研究,對超過8萬人的長期隨訪數據分析顯示,經常飲用人造甜味劑飲料會增加中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與平均每周飲用無糖飲料少于一次或完全不喝的女性相比,每天飲用兩三瓶無糖飲料的女性中風風險高23%,腦血栓引起缺血性中風風險高31%,罹患心臟病風險高29%。[4]
6.增加齲齒風險
吃糖容易齲齒,這是都知道的常識。糖飲料留在口腔里,經過細菌發酵形成牙菌斑,腐蝕牙齒。
7.影響兒童性格
糖攝入太多,體內的丙酮酸和乳酸等代謝物明顯增加,需要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1,而維生素B1對神經有調節營養作用,加上而糖類代謝物丙酮酸等又在腦中大量積蓄,各種不正常的情緒性格也就因此而出現了。
飲料雖美味,但還是要適可而止!
喝飲料,記好3句話!
1.選白開水是最好的
論飲品,還是溫白開解渴又健康。
2.盡量選擇低熱量、低糖的飲料
如果實在想喝飲料,要學會看飲料的食品標簽,盡量選擇低糖、低熱量的飲料,減少“添加糖”“隱形糖”的攝入。
無糖:含糖量<0.5g/100 mL飲料
低糖:含糖量<5g/100 mL飲料
3.每天喝甜飲料的量限制在半瓶以內(250毫升)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不超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而不少500-600ml飲料的含糖量達到了50克左右。
本文參考資料:
[1] High-fructose corn syrup enhances intestinal tumor growth in mice
DOI: 10.1126/science.aat8515
[2] 歐紅萍,羅正中,樊雨,姚學萍.短期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漿對小鼠體重和肝功能指標的影響[J].動物醫學進展,2017,38(07):66-69.
[3] 2016-07-06 健康時報《甜飲料真能喝出糖尿病》
[4] 2019-03-21 健康時報《喝無糖飲料不會長胖?并不是!還可能增加中風、心血管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