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檔采訪中,計春華幽默地說道:“我曾經被警察帶回公安局去。”
隨后他用開玩笑的語氣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放假想著到山上散心,等我下山坐在椅子上休息的時候,莫名其妙有兩個年紀跟我差不多的人站在我面前,查我的證件,隨后便把帶到了公安局。”
主持人問道:“為什么啊?”
計春華說:“當時買票的老大爺看我把頭伸過來,就覺得不是個好人,等我走后,立馬就報了警。”
這樣的事情,在計春華的生活中屢屢發生,
沒有眉毛和頭發,再加上習武之人一身的板正,
讓計春華從里到外傳遞著“不好惹”的氣質。
但其實,跟他帶給大家的“反派”形象相比,
在私下,計春華卻是個有著坎坷經歷的“老好人”。
01.
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的杭州,計春華出生了。
計春華的家境并不是太過富裕,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
在他8歲時,父母便把他送到了省武術隊學習武術。
盡管練習武術很累,
但計春華天賦很好,也愿意為之努力。
剛剛入隊沒多久的他,就成為了隊中的佼佼者。
隨著年齡的一天天長大,
專業的武術運動員成為了計春華首要的人生目標。
為了理想,他更加的刻苦努力。
別人跑步跑10圈,他就跑20圈。
別人翻跟頭翻50個,他就翻100個。
就連武術隊的老師都夸贊他說:
“這個孩子以后能成大器。”
17歲的計春華開始學習舞刀,
當時用的刀全部都是實打實的真刀,
他拿著刀幻想自己是行俠仗義的大俠,
盡管平時練習,會劃得手上全是口子,
但計春華并不在意,依舊是隊里十分勤奮的那個。
命運有時候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一次練習中,他不小心拿刀戳傷了鼻子,
頓時鮮血直流,
因為傷口太深,他還為此縫了好幾針。
回到隊里后,老師放了他幾天假,讓他好好休息。
可當天晚上,計春華就發起了高燒。
從小習武的人,性格都十分的倔強,有些事并不想麻煩別人。
盡管渾身滾燙,但計春華覺得忍忍就過去了,
沒有告訴老師。
還是隊友發現他高燒不退,叫上老師一起把他送到的門診。
經過醫生的檢查,發現是傷口發炎引起的,
給他開了幾副中藥調理身體。
計春華的身體慢慢地痊愈了。
但沒過多久,他發現每次梳頭時自己的頭發都會一梳一大把,
最后甚至連眉毛也都掉光了。
計春華慌張地找到醫生詢問自己的身體情況,
醫生對他的身體進行了初步的檢查,并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經過一番詢問后,醫生找到了問題所在。
原來,計春華買不起熬中藥的砂鍋,
他只能用鋁制的水壺來熬藥。
藥材與鋁在加熱中發生了化學反應。
而計春華后續的情況,就是明顯的鋁中毒的表現。
好在,計春華及時就醫,
沒有讓其威脅他的生命。
生命是保住了,但計春華的頭發和眉毛卻再也長不出來了。
在那個年代,頂著一頭光頭的人常常會被認為是流氓。
這給計春華帶來了很大的苦惱。
但被當做流氓并不算完。
武術隊在知道他的情況后,覺得以他現在的形象來看,
在待在隊里,有傷風化。
便委婉地告訴他,隊里將他開除了。
從8歲練武,到17歲。
將近10年的時光,計春華的生命中都有武術的陪伴。
本想著成為一名運動員,但如今卻只能黯然退隊,
計春華開始變得敏感又自卑。
用他自己的話說:“那時就是非常不自信,出門永遠是低著頭的。”
上帝給你關閉了一扇門后,必定會為你在打開一扇窗。
02.
1982年,一部功夫片《少林寺》橫空出世。
在電影票價處于1毛5的時代,
這部電影竟創下了1.6億元的奇跡票房,
一舉打破了功夫片的最高賣座記錄。
這部影片不僅成為了李連杰的出道片,
也讓人們記住了那個心狠手辣的反派“禿鷹”。
當時導演張鑫炎來內陸挑選演員,
輾轉多站,來到了浙江。
他看了武術隊里的一眾隊員后,
并沒有太多滿意。
正當他準備離開時,武術隊的老師想到了計春華。
本是一個武術的好苗子,卻因為形象而不得已退隊。
讓這位老師覺得十分可惜。
他找到了計春華,如實地告訴了他情況。
此時的計春華,還深陷在自卑的情緒中,
他覺得自己的形象,肯定不能出演電影,
自己前去試鏡,就是去當笑話的。
他拒絕了老師的好意。
看著曾經的愛徒這個樣子,老師心里也不好受,
便強拉著把他帶到了試鏡現場。
導演張鑫炎剛看到計春華就覺得這是自己要找的人。
無發無眉的形象太過特別,身高也特別合適。
就這樣,計春華成功地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而這一年,他不過才21歲。
不管是李連杰還是計春華,他們之前都沒有演戲的經驗。
導演便一場戲一場戲地講給他們聽,
在影片中,李連杰作為主演與飾演反派的計春華有很多的對手戲,
兩個人都是從小學功夫的練家子,
演起動作戲來更是順暢無比。
那時候,拍戲根本沒有替身這一說法,
大家都是實打實的真打。
計春華在節目中回憶道:“當時一個月三十塊錢,拍了十個月,最后拿了三百塊錢。每場戲幾乎都是在搏命。”
在導演的指導和自己一股腦的楞勁下,
計春華成功演出了一個兇神惡煞的無情壞蛋。
隨著電影的熱播也有不少人士出來爆料稱:
原劇中本來沒有“禿鷹”這個角色,
是導演臨時為計春華創造的。
最終計春華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沒有辜負導演的期望。
計春華的“惡”也變得家喻戶曉。
在之后的節目中,計春華也不止一次的向張鑫炎導演表示感謝:
“如果沒有這次機會,我可能得抑郁癥,或者是跳樓了。”
03.
初次拍戲便名聲鵲起的計春華發現,
自己的武術夢好像不只當運動員這一條出路,
在電影中依舊可以實現。
從這之后,他便堅定的走上了武打演員這一條路。
隨后更是出演了《南北少林》、《少林小子》等一系列少林電影。
1986年,計春華在西安拍攝《黃河大戲》,
他經常會跟群演一起在劇組撒丫子到處亂跑。
此時,張藝謀也在西安為拍攝《紅高粱》做著準備工作。
劇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花脖子”土匪角色,遲遲定不下來,
而張藝謀也不愿意隨便找個人來演,
這讓他很是苦惱。
張藝謀偶然一次在食堂吃飯的時候,
被光著腳丫子跑進食堂里的一群小伙所吸引,
而這群小伙的領頭人就是計春華。
看到計春華的那一刻,張藝謀心中便有了人選。
第二天,他便找到自己的助理,
讓他趕緊聯系計春華。
本來土匪“花脖子”的特點是脖子上有一道很深很長的疤痕。
為了迎合計春華的光頭形象,
張藝謀導演將這個角色改成了“禿三炮”。
副導演拿著劇本找到了計春華,
計春華卻拒絕了張藝謀導演的邀請。
因為在他的心里,他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名運動員,
自己恰好有這樣一身本領可以在電影中實現而已。
盡管遭到了拒絕,
但張藝謀的心中卻對計春華更加的喜愛。
輾轉多人,張藝謀找到了引領計春華步入電影圈子的導演張鑫炎。
在恩師張鑫炎的多次勸說下,
計春華才接下了《紅高粱》這部片子。
向觀眾呈現出了那個亦正亦邪,寧死不當漢奸的土匪“禿三炮”。
而這部電影也讓計春華的心里產生了別樣的想法。
電影結尾“禿三炮”英勇就義,成為了一個民族英雄。
計春華心中也想嘗試正義英雄的角色。
奈何他長了一張天生的反派臉。
當時雖然還未出現反派專業戶這一說法,
但計春華在熒幕上一亮相,
反派這個標簽在他的身上便再也摘不掉了。
每個導演在尋找反派演員時,
第一時間就會想要他,
這也讓計春華在演反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為了讓自己的武術更加的發揚光彩,
無奈之下,計春華選擇接受了這個殘酷的事實。
但他并沒有被束縛中,反而是認清了自己優勢,
他開始琢磨自己的演技,
練習各種兇狠的眼神和表情。
在所有劇情片的結尾,永遠都是正義最終戰勝了邪惡。
而作為邪惡一方的代表人物計春華,
在熒幕中都是被主角戰勝最后被“殺死”的內個。
為了呈現不同的“死法”,
以及加深觀眾對情節的印象和新鮮感,
計春華在私下想了幾百種的演法和死去動作。
1993年,計春華與李連杰再度合作。
在電影《方世玉續集》中,
李連杰飾演了懲惡揚善的正義主角“方世玉”,
而計春華則依舊飾演劇中的大反派“于鎮海”。
此時的計春華已經33歲了。
自小習武養成的氣質,以及十多年來飾演反派的生涯,
讓計春華形成了不怒自威的特點,
他站在人前的氣場,就嚇得人不敢說話。
在這部電影中,最經典的一部莫過于最后一場大決戰的戲。
為了拍攝這場戲,計春華被繩子纏住脖子,
硬生生地用自己的胸口承受著李連杰100多拳。
為了呈現出拳拳到肉的效果,計春華連護具都沒有帶。
影片最后,于鎮海被打死在了反清復明的椅子上,
而他左腿待在椅子上的畫面更是觀眾印象深刻。
其實,這個“死去造型”是計春華自己設計的,
而他的左腿在拍攝這場戲時,還打著石膏,
在之前拍攝打戲時,計春華摔斷了腿,
為了不耽誤拍攝,他托著打了石膏的腿返回劇組,
堅持到了影片結束,
殺青后,計春華休息了很長時間,才返過勁兒來。
04.
在影視圈中,武打演員一直都是一個低報酬、高危險的職業。
很多武打演員還沒等熬出頭,便因為各種傷病而選擇放棄。
計春華與一眾武打演員比起來,算是比較幸運的,
但他的幸運并不是只靠著他一張天生的惡人臉,
他依靠的是年復一年刻苦認真,
無論角色大小都十分舍得投入犧牲的敬業精神。
1994年,計春華收到了《新少林五祖》的邀請,
為了呈現出“馬寧兒”五毒神功的特點,
在寒冷的冬天,計春華每天身上都被涂滿了乳膠,
噴上了棕色的油漆,
渾身濕噠噠的,連衣服都穿不了。
實在扛不住了,便走到劇組生的爐火旁取取暖,
然后轉頭繼續拍戲。
油漆這種東西必定是含有有毒的化學成分,
時間一長,計春華便感覺頭暈,想吐,
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是苯中毒,
但他沒有將此事聲張,反而是繼續將這部戲拍完了。
他曾在后來的節目上說道:“飾演馬寧兒是我拍戲這么多年以來最難熬的一次。”
計春華的每部作品,毫不夸張的說,
幾乎都是拿命再拼。
拍戲時挨打,似乎成為了常態。
從拍攝第一部戲開始,
計春華的身上就留下了不少的傷疤。
他說:“光臉上可能就有二三十針吧。鼻梁骨都斷過。”
2009年是計春華的本命年,
卻也是他人生中受傷最嚴重的一次。
在拍攝一場武打戲時,
計春華被對戲演員踢了一腳,
瞬間從山坡上滾到了坡下的一個土炕里,
工作人員趕忙前去查看計春華的情況,
發現他躺在坑里不動了。
計春華感覺自己從脖子一下都沒有任何的知覺。
手和腳全部都動不了了。
完蛋了,這下起不來了,
這是計春華腦子里首先想到的事。
工作人員連打電話叫救護車,
4個小時后,知覺才慢慢的恢復,
而這也給計春華留下了很大的后遺癥。
30多年的武打生涯,讓計春華的身上落下了不少病根,
在拍攝摔杯子戲時,他的手上舊疾突然復發,
根本拿不住杯子。
為了能夠在熒幕上打得更久一點,
計春華跑遍了多家醫院,去治療身上的病痛,
但沒有一個醫生敢去做這個手術,
醫生告訴他:“你能恢復成現在這個樣子,真的是太神奇了,就是你自身的修復能力特別強。”
既然做不了手術,那就自己鍛煉,
計春華每天給自己制定了一套訓練計劃。
一方面是為了恢復身體,另一方面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功夫落下。
05.
在計春華這么多年的拍戲生涯中,
他飾演了無數的惡人形象。
但是誰愿意一直都演惡人呢,
在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一個飾演正義角色的愿望。
2017年,都曉導演向計春華發出了邀請,
請他飾演劇中重情義又忠誠的漢子“俞洪水”。
但由于計春華飾演的反派太過深入人心,
他一出場,觀眾便不自覺的將他劃入壞人這一方隊,
對此,計春華無奈的說道:“可能是爸媽給的長相太惡劣了。”
或許是演的反派演的太久了,
在日常生活中,計春華也經常會被認作是壞人。
在游玩時,被賣票的大爺舉報,
而被抓去了派出所。
在坐火車時,更是屢屢遭到乘務員的查票。
其實,計春華的性格與熒幕上那般兇神惡煞不同,
他對身邊的人十分的隨和和熱情。
作為好友的杜玉明曾說道:
“其實他是一個特別又正義感的人,在下雨天時,大家不拍戲躲在棚子下躲雨,他看著暴露在雨中的線便開始擔心,冒著雨將道具和設備的線收起來,是十分熱心的一個人。”
年過半百的計春華,身體早就不復當年的勇猛,
他曾想過,等老了打不動了,便將自己這么多年來拍攝的影片做成一個影像集。
他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演到60歲。
但計春華的人生劇情卻結束在了2018年的夏天。
2018年7月11日,計春華因病逝世,享年57歲。
計春華逝世后,外界才得知,
在年初步,他拍戲身體不適時去醫院檢查,
檢查出了肺癌晚期。
面對這樣的結果,計春華為了別人不為自己操心,
選擇自己一個人獨自承受。
他關掉了微信,關掉了手機,
從北京回到了家鄉杭州接受治療,
可病情太過嚴重,讓計春華沒有熬過那個夏天。
7月13日,計春華的追悼會在杭州舉行。
而此時,他參演的電視劇《獵毒人》還在熒幕上熱播,
劇中黑道毒販成為計春華留給觀眾的最后一個角色。
結語:
他的一生不只是演戲,
而是向我們傳遞著“敬業”二字。
計春華將一輩子都奉獻給了的熒幕,
不用替身,不用護具,
每一個角色都親力親為。
他演了數不清的經典角色,
在中國電影的武打片中,都鐫刻這他的身影。
他的作品永遠是中國武打片中的經典,
而作為觀眾,也不應該忘記這樣一位優秀的演員。
計春華和他塑造的角色永存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