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 36歲。1997年9月10日初診。主訴尿頻、尿急伴小腹脹滿8個月。
患者于同年1月因在菜地勞作,久居濕地出現(xiàn)尿頻、尿急,尿色清伴少腹脹滿,遇勞累后則癥狀加重,大便正常,飲食尚可。
經當地醫(yī)院檢查診斷為:前列腺炎。
經數家醫(yī)院治療,屢服中西藥不效。
舌脈: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苔厚膩略黃,脈遲緩。
辨證:脾虛氣郁,寒濕下注。
治法:溫補脾腎,散寒除濕,通淋消脹。
法半夏15克,厚樸15克,生姜15克, 甘草15克,小茴香15克,黨參5克,燈心草5克。
每日1劑,水煎分服2次。
服藥5劑后,諸癥大減。
繼服原方20余劑而收全功。
隨訪2年余未復發(fā)。
按:
本例患者因久居濕地,濕邪內侵,脾虛濕困,久病不愈:脾病及腎以致脾腎陽虛,水濕下注,氣化不利則小便頻急,小腹脹滿。
方中以甘草、黨參補脾益氣;
小茴香、生姜溫腎散寒,理氣除脹;
法半夏、厚樸燥濕除滿;
燈心草利尿祛濕。
諸藥相合,脾腎得以溫補,水濕得以消除,故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