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郭生白出身于中醫名醫世家,第四代傳人,從事中醫臨床60余年,通讀中醫經 典著作,極為重視中醫辨證論治,功底深厚,醫術精湛,臨床療效卓著,頗得世人贊 譽。郭老博采眾家之所長,勤求古訓,潛心研究,結合數十年臨床積累,著書頗多 ,重要著作有《傷寒論六經求真》、《本能系統論》、《陰陽五行解讀》、《論中醫 的“道”與“術”》。“本能論”是對中醫2000余年的萃取并升華,它告訴大家中醫 是怎么治病的,是怎樣把病治好的,中醫是不是科學等問題,先生都作了說明。先生晚年由于對“生命本能論”的研究,對嚴重影響人類健康之三大疾病的認識產生 了重大突破,建立了“腫瘤自主排斥法”,“糖尿病自主調節法”,“高血壓,冠心病自主化脂法”,且使相關的 并發性疾病都與原發病同時消失,使患者終止了終生服藥的歷史,獲得健康的生活。
1、麻黃湯:脈浮緊/浮數,發熱惡寒,身疼頭疼、無汗。 注:不惡寒,或微熱不惡寒,或高熱不惡寒,都不能用麻黃湯! 用了麻黃湯或不用麻黃湯衄血,好病了;或用了麻黃湯衄血沒好病還是用麻黃湯。 2、葛根湯:脈浮緊/浮數,發熱惡寒,身疼頭疼、無汗,項背僵幾幾。 麻黃10,桂枝30,葛根40,白芍30,甘草10,生姜30,大棗12枚。 不論用沒用麻黃湯,出現了項背強疼,無汗,用葛根湯。 3、大青龍湯:脈浮緊/浮數,發熱惡寒,身疼頭疼、無汗/汗不出,高熱41度以上,煩燥、發渴、喝水。 麻黃30,桂枝30,石膏90,杏仁15,甘草10,生姜30,大棗12枚。 無論用沒用過麻黃湯,沒汗,加上口渴、煩燥,此比麻黃湯重一等要用大青龍湯。 石膏:沒有汗或沒汗不渴,不是很想喝水的不用石膏;有渴可以用;有汗、渴也可以用。 ①若發熱惡寒脈浮弱細微,這個說明循環很衰弱,或汗出怕風,絕不能用大青龍。若用了全身哆嗦、肉跳,這是把排異本能嚴重破壞,出現了嚴重障礙,是很難補救的大錯誤!!! ②若汗出太多如水流漓,則出現身熱、怕風、睡不著覺。 沒有汗的落枕和勁椎疼痛可用葛根湯,有汗的用桂枝湯加葛根。【提示】:更多“郭生白本能經方”的資料,請掃一掃,如下二維碼: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