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虛寒范疇廣泛。按照中醫基礎理論,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包括六腑,奇恒之腑,經脈,腠理,皮部等。
八綱辨證是中醫辯證方法之一。主要是: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個方面。
按照目前中醫體質分類,主要分為九種體質。它們是:包括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瘀血質、氣郁質、特稟質。其中的氣虛質與陽虛質與所提問題接近。
《黃帝內經》說:“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體質虛寒治療與調理就需要熱性的,具有補益作用食物與藥物,來補益體質。
實際補充時,既用直接補益的藥物,也有活血,補氣等補陽的藥物,但一般都是辛溫,甘溫性質的藥物。
為了便于操作與理解,通過以上幾個方面和臨床常見情況,分為幾個證型。
1脾胃虛寒。補益脾胃陽氣,藥物有溫中散寒藥物,如砂仁,豆蔻,草果,丁香,干姜,小茴香,大棗。食物有辣椒,姜等辛溫的食物。
2心陽虛衰。包括補益心氣和溫通血脈。藥物有附子,桂枝,薤白,當歸,紅芪,人參等。食物以蔥,薤白,芥末等。
3肺氣虛(寒)。一般用入肺經的溫藥。如蟲草,蛤蚧,人參,黃芪,干姜等。
4腎陽虛。藥物以入腎經的溫藥。如附子(有毒須在醫師指導下使用),肉桂,仙靈脾,巴戟天,仙茅,陽起石等。食物有桂皮,蓽葧等。
如果覺得分類不方便,可以使用食療通用方。
方藥:人參3克,桂枝2克,黃芪5克,當歸3克,大棗5克,炙甘草3克。水泡服,日一次。可長期服用。但是血壓過高,失眠明顯的不適合。
燉肉肉料方:黨參3克,黃芪2克,大棗1枚,砂仁2克,豆蔻2克,陳皮3克,桂皮2克,丁香1克,燉肉2-3斤。以此比例。
通用方雖不能將所有證型囊括,但也可以抓住大部分,還可以簡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