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圖
先天八卦圖
相傳伏羲作了八卦圖。伏羲借著觀看日月星宿的分布,俯瞰地球的自然環境,畫八卦以配河圖,成為先天八卦圖。先天八卦描繪的是宇宙的本源,為存在之始。(后文會介紹先天八卦與原始生命形成之間的關系)
但是我們在認識先天八卦圖之前需要先了解,在宋代以前,是沒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組合結構的;有八卦,也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之說,但卻沒有組合成圖;即現今流傳的先天八卦圖和后天八卦圖,在宋之前是沒有的。據傳北宋初年道士陳摶根據《周易·易傳·說卦傳》中的“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而作出了 “先天八卦圖”; 根據“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而作出了“后天八卦圖”。這兩個八卦圖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PS:綜合前面幾節提到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現今流傳的 河圖、洛書、太極圖、先天八卦圖、后天八卦圖 皆出自陳摶)
“先天”與“后天”出自《周易·易傳·乾·文言》:“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
先天八卦圖也稱伏羲八卦圖/伏羲先天八卦圖;后天八卦圖也稱文王八卦圖。
《周易·易傳·說卦傳》說:“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這是先天八卦方位圖的理論依據,是講八卦自身匹配對峙之體的。
先天八卦講對峙,即八卦代表的天地風雷,山澤水火八象分為四組,以說明它們之間的陰陽關系。陰和陽即相依相生,也相合相克。
乾?和坤?,陰陽相依之理:乾坤兩卦對峙,稱為天地定位:乾南坤北,天居上,地居下,南北對峙,上下相對。從兩卦爻象來看,乾是三陽爻組成,為純陽之卦;坤是三陰爻組成,為純陰之卦,兩卦完全相反。乾卦和坤卦互為錯卦,無天不成地,有地必有天,天地定位,此為陰陽相依之理(相互依存)。
艮?和兌?,陰陽相生之理:艮兌兩卦對峙,稱為山澤通氣:艮為山居西北,兌為澤居東南,澤中有水,水氣即澤氣,水氣上升于山,為山之云即山之氣;山氣(山之云)下而為雨,降雨為水,流入澤,成澤之氣;故山澤通氣。從兩卦爻象來看,艮是一陽爻在上,二陰爻在下;兌是一陰爻在上,二陽爻在下,兩卦成對峙之體,艮卦和兌卦互為錯卦,山澤通氣,此為陰陽相生之理。
震?和巽?,陰陽相合之理:震卦和巽卦互為錯卦,雷風相薄,此為陰陽相合之理。坎?和離?,陰陽相克之理:坎離兩卦對峙,稱為水火不相射:即水火相互厭惡,不能共存;離為日居東,坎為月居西,不相射;離為火,坎為水,火大水蒸,水大火滅,不相共存。從八卦爻象來看,離是上下為陽爻,中間為陰爻;坎是上下為陰爻,中間為陽爻,兩卦成對峙之體。坎卦和離卦互為錯卦,水火不相射,此為陰陽相克之理。
以上就是先天八卦圖蘊含的陰陽相依相生相合相克之理
下節講 先天八卦圖 借以表示的太陽和月亮運行規律,以及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