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入睡較遲,靜臥于床,四下寂然,竟然聽到了樓下草叢中傳來的秋蟲陣陣鳴叫聲,唧唧切切,如斷如續…..那聲音低沉而清晰地傳到耳畔,仿佛在提醒我:你聽,秋天真的到了哦。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云露月光。
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描寫閨中女子掛念遠方征夫的情思,閨怨之辭,依然還是《詩經》的調子。不過,同樣的秋蟲鳴叫聲,到了白居易筆下,似乎就發生了一些變化。白居易的《秋蟲》詩寫道:
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
秋天思婦心,雨夜愁人耳。
蟲聲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聞亦愁。
我是老翁聽不畏,少年莫聽白君頭。
遠客夜衣薄,厭眠待雞鳴。
一床空月色,四壁秋蟲聲。
──《西齋養病夜懷多感因呈上叔子云》
孤骨夜難臥,吟蟲相唧唧。
老泣無涕洟 ,秋露為滴瀝。
──《秋懷》之一
老病多異慮,朝夕非一心。
商蟲哭衰運,繁響不可尋。
──《秋懷》之七
以至于后人把孟郊這類幽僻凄冷的詩比作了“吟秋草”(歐陽修)、“寒蟲號”(蘇軾) 。
《夜思》 張耒
萬聲沈寂漏丁東,金井欄干上暗空。
半夜西風人未覺,秋聲先報草根蟲。
《菩薩蠻·蟲聲泣露驚秋枕》 秦觀
蟲聲泣露驚秋枕,羅幃淚濕鴛鴦錦。獨臥玉肌涼,殘更與恨長。
陰風翻翠幔,雨澀燈花暗。畢竟不成眠,鴉啼金井寒。
《秋蟲》 楊萬里
蟬哀落日恰才收,蛩怨黃昏正未休。
催得世人頭摠白,不知替得二蟲愁。
《促織》楊萬里
一聲能遣一人愁,終夕聲聲曉未休。
不解繅絲替人織,強來出口促衣裘。
《蛩》 范成大
壁下秋蟲語,一蛩鳴獨雄。
自然遭跡捕,窘束入雕龍。
《秋夜有感》 蘇泂
燈影三更夜,蟲聲四壁秋。
雨階疏滴滴,風幔颯悠悠。
朋友新凋喪,湖山舊釣游。
平生匡復志,老去未能休。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昨夜寒蛩不住鳴”,這是依《詩經》的傳統,以秋蟲鳴叫起興,即景抒情,寓情于景,表達的卻是作者壯志難酬,憂國憂民的愁懷。一如大多數描寫秋蟲鳴叫的詩作那樣,整首詞的風格顯得含蓄委婉,沉郁悲愴,結合了作者的生平和功業后,遂成千古名作。
……
秋蟲們兀自在深夜里盡情的鳴叫,這些唱著求偶歡歌的蟲子們自然不知道,它們的呢喃吟唱,千百年來竟會勾起人類如許多的愁思悵緒,以至于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痕跡。而在詩人們看來,這些無知的蟲子們又是何其有幸!以至于陸游要在《聞蛩》一詩中嘆道:
稽首周公萬世師,小儒命薄不同時。
秋蟲卻是生無憾,名在豳人七月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