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點下方的名片 ↓↓ 再點右上角→“關注
01
這樣的日子對于李野萍來說并不辛苦,弟弟妹妹都很懂事,父母也對她這個貼心小棉襖贊賞有加,她反而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但到了她10歲那年,這一切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父母因為感情不和而離婚,李野萍和李幼斌被分給了父親撫養,剩下的兩個弟弟妹妹則跟著母親生活,一家人被活生生拆散,從此,李野萍和李幼斌變成了生活在單親家庭里的一對姐弟。
那時李幼斌只有6歲,還不知道父母離婚會帶給他們什么影響,李野萍卻已經在學校感受到了別人指指點點的目光,性格要強的她卻從不懼怕,每次遇到欺負她和弟弟的人,總是毫不猶豫地反擊,父親為了這一雙兒女沒有選擇再婚,但他也缺少和孩子的溝通,因此在李野萍的心里,始終不理解父母離婚的舉動,也有些叛逆的心理,于是在15歲中學畢業的那年,她毅然跟著朋友們下了鄉。
當年正趕上了知青們上山下鄉的熱潮,街上到處都是敲鑼打鼓的宣傳隊伍,原本到了李野萍這屆可以選擇不去,但看著身邊的朋友紛紛報名,想著能和朋友在一起做些事情,也為了能給家里節省一些口糧,李野萍也跟隨隊伍來到了鄉下,成為了生產隊里的一員,雖然她在家里能干許多家務活,但干農活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從沒下過地的李野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多年后她回憶道:“在同一塊地里干活,人家蹭蹭地干完了,我的速度還不及別人十分之一,凈給隊伍添亂了”。
那時生產隊都是分工制度,李野萍知道自己拖累了大家,總是感到很羞愧,雖然的確不擅長干農活,但李野萍也從不找借口退縮,每天都很積極地參與勞動,一段時間后,公社的大隊長看她干活很認真,但實在不適合做這些,就推薦她去表演。李野萍心里犯嘀咕:“我一點經驗都沒有,人家哪能看得上我呀?”隊長鼓勵她:“你長得這么漂亮,去試一試吧,如果不行也當做休息幾天了”,李野萍知道這是隊長的一番好意,便答應了下來。
雖然不用再干繁重的農活,但李野萍在表演領域也是一張白紙,一開始她非常害怕上臺演出,總是手腳發軟連話都說不出來,直到跟隨著團里的前輩們努力地學習,她才慢慢適應了舞臺,也愛上了表演。
在鄉下演出的場地條件通常都很差,有時甚至連像樣的舞臺都沒有,演員們只能隨機應變,即使站在田間地頭里也要賣力演出,而且一天還要演好幾場,李野萍也在這樣的環境下學會了快速進入角色,她的表演極具感染力和爆發力,在缺乏娛樂活動的鄉野里,她成為了備受村民們歡迎的“小明星”,這些年在基層扎根的日子,帶給李野萍更加真實、接地氣的表演風格,也讓她磨練出了更能吃苦的心性,對她日后的表演生涯受益很大。
02
1979年,25歲的李野萍已經出落成一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天資出眾的他成為了劇團里的臺柱子,承擔的都是主演的戲份,姐弟倆雖然不在一個地方,但同樣走上了共同熱愛的表演道路,也是這個時候,李野萍的男友打算回北京,想叫上她一起去北京發展,李野萍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
就在她猶豫的時候,男友得知了國家話劇院來吉林省招生的事情,在還沒告訴李野萍之前,男友就“擅作主張”替她交了5毛錢報名費,李野萍連忙拒絕:“我這樣的農村演員,怎么可能進得了國家話劇院”,但最終在男友的鼓勵下,李野萍還是決定先去試試,沒想到憑借著多年的表演經驗,她順利通過了初面,很快接到了復試的通知,李野萍用心準備后來到了復試現場,幾位主考官卻對她產生了爭議。
李野萍的表現不算十分出色,幾位考官認為她演的根本就不是話劇,好在主考官雷恪生力排眾議,堅持要錄取李野萍:“這孩子演戲天賦很高,不要是我們的損失”,李野萍在質樸中透著靈氣,讓雷恪生非常欣賞,李野萍就這樣在一眾考生中脫穎而出,順利來到了北京,當時懵懂的她還不知道恩師雷恪生對自己的賞識,也沒來得及和他當面道謝,但她之后的成長和進步,無疑是對恩師最大的回報。
進入國家話劇院后,李野萍感受到了和周圍人深深的差距,首先是在宿舍里,她發現舍友都繞著她走,甚至還捂著鼻子,后來她才知道,因為冬天經常在屋子里燒煤,她的衣服都被熏出了一股煤炭味,打扮樸素老土的她也沒法和其他同學相比,總是格格不入,她對于正統的話劇和舞臺劇一無所知,積累了10年的經驗也派不上用場。
為了盡快適應新的身份和工作,李野萍必須改變之前的表演方式,除了每日跟著老師系統地學習戲劇理論外,她還主動給自己加練,同學們都回到宿舍休息時,李野萍會一個人站在舞臺上練習,想象臺下都是觀眾,當有資深演員進行排練和演出,她總是搬著板凳坐在側幕,聚精會神地觀摩學習,一開始,李野萍只能拿到一些龍套角色,但她也會對著劇本研究好幾天,直到把角色吃透了,她才有充足地把握上臺。
李野萍成了話劇院里最勤奮的演員,即使休息的時候也不忘練習快速入戲,那段日子很苦很累,但她迅速成長,終于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下,李野萍從話劇院里的龍套變成了主角,她所主演的話劇《生逢其時》《和氏璧》《壞話一條街》等都收獲了很高的評價,李野萍踏踏實實地演好了每一部話劇,把自己打磨成了真正的角兒,1989年,李野萍獲得了首屆話劇金獅獎的最佳演員獎,她用汗水和努力證實了自己在戲劇界的藝術造詣。
03
對于演員這個職業,李野萍的想法也很簡單:“這只是一個普通職業,我不在乎是否成名,既然有機會只要努力做好”,李野萍對話劇表演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愛,到了80年代末,國內的影視行業欣欣向榮,許多優秀影片紛紛走出了海外,李野萍雖然是話劇演員,但也接到了許多影視導演的邀請,一開始她和許多藝術家的想法一樣,認為影視不比話劇,是快餐式的藝術,但在第一次嘗試之后,李野萍發現:“話劇和影視的表演方法很不一樣,要在鏡頭前傳遞出更細膩的情緒,才能塑造出優秀的角色,也具有挑戰性”。
1988年,李野萍出演了長影廠制作的電影《最后一個皇妃》,客串了一個小角色,雖然當上了幾部戲的主演,但經驗不足的她還是個沒名氣的小演員。李野萍在熒幕上小試牛刀,先后出演了《就要嫁給你》《被叛賣的情人》《我愛我家》等多部評價不錯的電視劇,抱著“試一試”心態的李野萍,出演的都是一些小配角,工作重心還是放在了話劇舞臺上。
時間轉眼來到了2000年,李幼斌的事業出現了重要的轉機,他不想再把自己拘束在小小的長春,于是離開了長影廠來到北京,盡管已經42歲,李幼斌依然重振旗鼓,向各大劇組投遞簡歷,在《橫空出世》《驚濤駭浪》《非常代價》多部電影中,他都表現不俗,還獲得了第九屆華表百花獎最佳男主演的提名,演藝事業更上一臺階,也是這一年,45歲的李野萍對于事業的心態也發生了轉變。
也是這一年,李野萍出演了張元導演的《回家過年》里的“陶愛榮”一角,在這部戲里,她和李冰冰、劉琳等人合作,并且扮演一位母親的角色,電影講述了一個二次結合家庭里的矛盾和沖突,并給兩個青春期女孩帶去傷害的故事,這也是李野萍登上熒幕后,第一次出演比較重要的戲份,她不會想到在那之后的20年里,自己會繼續塑造出無數個“母親”的形象。
也許是感受到了影視作品能更加貼近和反應現實生活的魅力,也許是已經上了年紀,出演一些動作幅度大的話劇角色時有些力不從心,李野萍正式從話劇轉向影視發展。
在那之后的幾年里,李野萍主動接觸了很多導演和制片人,因為有著豐富的話劇經驗和臺詞功底,李野萍成為了許多導演青睞的配角,她先后出演了《閑人馬大姐》《綠蘿花》《四合院》等多部家庭劇情片,在《閑人馬大姐》中,李野萍飾演鄰居杜雨霏,同樣是一個母親的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李野萍卻把一個個母親的形象演繹得出神入化,成為了一名活躍在大小熒幕上的“母親專業戶”。
2005年,李幼斌在《亮劍》中飾演了“李云龍”,這是一個經典到難以被復制的角色,這部劇播出之后創造了收視神話,火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大器晚成”的李幼斌終于在47歲這年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演員,并且獲得了第23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事業登上了巔峰,得知弟弟爆紅后,李野萍也十分為他高興,但她沒有因為自己的默默無聞而著急,也沒有想要借著弟弟炒作。
在李幼斌一炮而紅后,許多資源和邀約紛至沓來,眾人在深扒他的背景后也才了解到,原來他還有一個同樣演了那么多年戲的姐姐,而此時的李野萍還在各種電視劇里出演配角,不為觀眾所熟悉,于是便有導演找到姐弟倆,想要接著話題炒作,邀請他們一起合作出演一些作品,但李野萍卻拒絕了:“我們都是有實力的演員,好的演員不需要通過攀附名氣,這也是對我的一種貶低”,同時她也告訴李幼斌:“你演得很好,火了之后不用想著幫我接戲”。
得知了李野萍的想法,李幼斌也非常尊重姐姐,從未在劇組提及過她,更沒有借助自己的名氣向導演推薦過李野萍,這是親人之間的默契和信任,正因如此,姐弟兩人都在娛樂圈發展了多年,也都獲得了國家一級演員的稱號,但李野萍的名氣始終都不及李幼斌,甚至從未出演過一次主角,但李幼斌那么火卻從未提攜過李野萍,兩人不僅沒有在作品中同框過,平時生活中更是低調,甚至連一張合照都沒有。
2012年,李野萍在《正陽門下》飾演韓春明的母親,這是一個傳統且慈愛的母親,獨自含辛茹苦地養育了5個孩子長大,將他們培養成才,盡管她在全片都沒有激烈的情緒爆發,只是一個有些嘮叨和愛操心的平凡母親,但李野萍的演技自然而生動,讓人看不出一絲表演的痕跡,許多觀眾直呼:“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母親和外婆的影子”,因為這部劇,她還被稱為“北京好媽媽”,開始被人們記住。
2016年,李野萍卻親手顛覆了自己的“慈母形象”,在《中國式關系》中出演了一個蠻橫刁鉆的“最毒丈母娘”角色,陳建斌在劇中飾演她的前女婿,卻完全被李野萍的氣場震到說不出話,她在劇中對女兒女婿的生活指指點點,對女婿更是頤指氣使,在一場女婿發現女兒出軌的戲份時,原本陳建斌正理直氣壯地和妻子吵架,李野萍飾演的丈母娘一出現,直接對著女婿又打又罵、五官兇狠,把陳建斌懟得一句話都說不出,直到導演喊卡后還被嚇得回不過神來。
04
李野萍在近年來的《虎媽貓爸》《中國式關系》中都演繹了許多迥異的母親形象,在多部作品中大放異彩的李野萍逐漸積累了人氣后,再次證明了自己當演員的初心,雖然一直處于“戲紅人不紅”的狀態,但也堅持了用作品說話的態度,在登上熒幕的20多年里,李野萍塑造了無數深入人心的角色,把自己融入了角色中,她不在乎觀眾是否記住她的名字,只在乎能不能把角色演繹得精彩,李野萍說過:“觀眾認可我的角色,就是認可我了”。
別人只說李野萍出道多年籍籍無名,從不和弟弟李幼斌合作過一部作品,但這其實是李野萍身為老藝術家的一身傲骨,不愿炒作不愿捆綁,只是兢兢業業地為觀眾帶來一部又一部的好作品,李野萍淡泊名利、低調演戲的作風,展現了一名老戲骨真正的風采,在如今紛擾雜亂的娛樂圈里,著實是最難得可貴的精神。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