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隆裕:中國最后一位皇太后
泰榮林黑皮
>《【老納讀史 B】》
2020.03.20
關注
免 責 聲 明
本號轉載文章均來自國內正規出版物
本號轉載的文章,旨在傳遞更多史料信息
不代表本號贊同或否定其觀點,內容僅供參考
本號不負責證實其真實性,請慎重引用
出處:《文史春秋》2013年第9期
作者:黃華平
隆裕太后(右四)和清儀及宮女的合影
1913年(民國二年)4月,燕郊大地春意漸濃。在河北易縣的清西陵,人們卻無暇顧及春光,他們身披喪服,臂纏黑紗,伴隨著陣陣的哀嚎,迎接即將到來的末代皇太后隆裕的靈柩。隆裕太后被安葬在她的丈夫光緒皇帝載湉的身邊,這一次,她再也不用擔心光緒會不喜歡她,嫌棄她,他們將永遠在一起,永遠不分離。生前,她沒有享受到愛情,也沒有豐功偉績,但她親手簽下《退位詔書》,成為千古帝制的收場人;身后,她哀榮備至,被時任民國副總統黎元洪贊為“女中堯舜”。
不被寵愛的皇后
同治七年(1868年),在北京朝陽門附近的芳嘉園桂公府邸,副都統桂祥的二千金出生了,取名葉赫那拉·靜芬,小名喜子。喜子的父親盡管只是一個都統,但這完全不影響她顯赫的家世,她的兩位姑姑都是嫁入皇家,二姑姑是醇親王奕譞的嫡福晉,大姑姑更是了得,直接嫁給了咸豐皇帝,成了同治皇帝的母后慈禧。所以,喜子幼年的生活非常富足,等到她會說話、走路的時候,家里給她請了家庭教師,教授滿族女子早年必修的功課,琴棋書畫、女紅之類,最重要的是要接受日常禮儀的訓練。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滿族少女年滿13歲之時,就有機會進宮參加選秀女。
漸漸長大的喜子在眾姐妹之中姿色平平,還長了一副長長的馬臉,但她非常懂事,經常會幫助家里解決一些問題,深得桂祥夫婦的喜愛。慈禧太后聽說之后,對這個侄女也是刮目相看。
這時候,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載淳已經去世,新立的皇帝是她的侄子光緒載湉。老謀深算的慈禧太后便打算將喜子接進宮內許配給光緒皇帝,以牢牢的血緣關系控制皇帝的寶座。于是,她老早就給桂祥撂下一句話:“喜子不準嫁給別人。”桂祥不敢違命,靜靜等待老佛爺安排。時光一晃,喜子已到19歲,她的姐姐和妹妹都分別嫁人,而她卻仍待字閨中。
光緒十三年(1887年),光緒皇帝已到選后妃的年紀,喜子終于被慈禧太后安排進宮參加選秀女。經過反復篩選,至11月1日,包括喜子、江西巡撫德馨的一雙女兒和侍郎長敘的一對千金共5人角逐后妃。然而,在太和殿的場景給喜子帶來永遠難以磨滅的傷痛。據一位太監回憶,5位候選者依次排列,喜子排在最前列。照祖制,皇帝相中的,給予玉如意者為后,給予荷包者為妃。當時,光緒走至德馨的大女兒面前,準備將玉如意給她,結果慈禧大聲呵斥,不得已光緒帝只得塞給了喜子。就這樣,喜子被慈禧太后強行安排做了皇后,光緒雖不喜歡,但也不得不接受這位比自己年長3歲的表姐,一段沒有任何感情的政治婚姻就這樣開始了。
光緒十五年(1889年)的正月,喜子從芳嘉園被迎出,經由大清門、午門和太和門被抬入皇宮,入住東六宮,成為統攝六宮的新主人,與她同時入宮的還有珍妃和瑾妃。
大婚之初的隆裕并沒有當新嫁娘的快樂,也沒有后宮之主、母儀天下的榮光,光緒皇帝的異常冷淡讓她獨守空房,成了典型的活寡婦。
光緒皇帝為何對皇后如此冷落呢?這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大體上有幾種說法。一是,隆裕長得不夠漂亮,當年在選后妃時,光緒就沒有相中這位表姐,自然是說明這一點的;二是因為隆裕的特殊身份,是慈禧太后的內侄女,在光緒看來,這位表姐是太后安排在自己身邊的“臥底”,專門來監視他的一言一行,無疑徒增對她的幾分怨恨;還有就是人們普遍認為隆裕是個心胸狹窄、愛告黑狀、工于心計的妒婦。此番種種,除了隆裕這個慈禧太后的內侄女確實不是美人外,其他皆無可考的憑證。
不管怎樣,光緒與隆裕之間,事實上夫妻名份雖存,但情薄意寡。沒有愛情的兩個人,同時住在宮里,時常會在一些重要場合見面,不得已才會在慈禧面前裝裝樣子,相敬如賓,而晚上卻又相安無事。倒是那個和隆裕一同進宮的珍妃獨得光緒皇帝的歡心,夜夜承歡,殆無虛日,隆裕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但有苦說不出,對姑姑慈禧又難以啟齒。當慈禧太后發現光緒與隆裕之間的微妙關系之后,也曾多次暗示光緒,光緒表面上諾諾稱是,但回去之后依舊如故。深宮凄涼,無奈的隆裕成為宮闈矛盾惡性循環的犧牲品。
沒有丈夫的寵愛,對隆裕來說已是極大不幸,更讓她心灰意冷的是想從姑姑那里獲得親情也是望穿秋水。隆裕之所以能進宮,就是因為慈禧太后一手主導,但自隆裕進宮以來,慈禧似乎并不喜歡這個侄女,而更喜歡珍妃。
珍妃被選入宮時,芳齡13歲,生得靈秀動人、善解人意,工翰墨、會下棋,經常陪伴在光緒帝左右。她不時變著法子討光緒的歡心,這給精神上長期受壓抑的光緒帶來了許多的安慰和快樂。同時珍妃也善于與慈禧拉關系,因此在后宮的矛盾之中,珍妃經常得到皇帝,甚至是太后的垂憐。就拿珍妃賣官事件來說,在慈禧太后查明真相確為珍妃姐妹所為之后,光緒皇帝不得已下旨將兩人降為貴人,但沒過一年,慈禧又心慈手軟,重新將珍妃姐妹晉升為妃。而對隆裕來說,慈禧就要求嚴格得多。據葉赫那拉·根正回憶,其爺爺即隆裕的弟弟在任御前侍衛之時,曾和隆裕有過單獨會面,姐姐曾傷心地對他說:“我雖然貴為皇后,但總是得處處小心謹慎,老太后比皇上對我還要嚴厲,稍微疏忽一點,我肯定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隆裕的說法當然有點夸張,老太后慈禧怎么可能會要她的命呢?慈禧不僅不會要她命,而且還會保護她,極力維護其后位。慈禧對她要求非常嚴格,是希望侄女能夠和她一樣,將來能夠獨當大任。所以每當隆裕表現得不盡如人意時,慈禧就會覺得很惱火,一次,慈禧命人杖責珍妃,隆裕當場嚇暈,這一表現令慈禧非常失望。
在沒有愛情和親情的深宮,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將如何渡過漫漫的長夜呢?隆裕既要忍受珍妃和光緒的兩情相悅,又不得不處處討好慈禧,同時還要面對同治帝留下的后妃,處處是危機四伏。但隆裕有個信念,就是沒有愛情,至少要保住后位。正如她曾對自己弟弟所說:“很多人對我這個皇后位子心存嫉恨,恨不得我能早死。而我在這個宮里還剩什么啊?惟一能讓我堂堂正正維持自己尊嚴的就是這個位子了,可還是有人要打擊我,想把我從這個位子上趕下去。我現在的主要任務,也是每天主要的事情,就是想方設法保住我的位子,否則我就什么都不是了。”
在當時光緒帝的一后二妃中,對隆裕后位威脅最大的莫過于珍妃,其姐瑾妃是個老實巴交的人,不喜歡勾心斗角,也不怎么會奉迎,所以一直也沒有得到光緒帝的寵愛,倒是珍妃始終有奪后的實力。但珍妃命薄,又喜歡鬧事,后來連慈禧也不怎么喜歡她。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之亂”時,慈禧和光緒逃亡西安,珍妃不知何故死在井中,其中原委恐怕只有慈禧、隆裕和光緒等當事人心里最清楚。
珍妃死后,威脅隆裕后位的不再是珍妃,而是她的姑姑慈禧太后。在帝黨和后黨紛爭之時,慈禧太后欲廢掉光緒皇帝,如此的話隆裕的后位自然不保。好在有驚無險,“庚子之亂”后,由于西方列強反對慈禧廢帝,以致光緒能安然坐著虛位,隆裕在慈禧和光緒的陰影之下渡過了漫長的20載,盡管她始終未能獲得光緒皇帝的恩寵,也沒有做過什么大事,但畢竟保住了后位,這不能不說是她的成功。
“兼祧母后”輔幼帝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的初冬,大清最重要的人物光緒和慈禧先后染病,而且似乎病得很嚴重。垂垂老去的慈禧太后雖已是形同枯槁,但仍然是這個王朝說一不二的人物。慈禧自知命不久矣,于11月13日召集重臣討論身后接班人的事宜。事實上,慈禧心里早有打算,這只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但對隆裕而言,曾經一度風平浪靜的心又懸了起來。
清朝皇帝是“父死子承”,但光緒皇帝卻首開了“兄終弟及”的先例。為平撫皇室內外的不滿,慈禧曾承諾光緒的兒子將繼承同治,兼祧光緒。讓慈禧沒有想到的是,光緒也沒有子嗣,只能從近支貴族選擇一人繼承大統,承繼同治是肯定的,但是否兼祧光緒那就另當別論。因為,慈禧對光緒沒有好感,兩人之間矛盾重重,慈禧會不會同意兼祧就存在懸念。如果,新皇不兼祧光緒,那么光緒皇帝的皇后就不能上位成為太后,這對隆裕皇后來說是極度不利的。果不其然,慈禧太后初只提讓醇親王載灃長子溥儀為大阿哥,作為“儲君”,以載灃為監國攝政王,承繼同治帝。在側的軍機大臣奕劻、世續及張之洞等都提議新君應兼光緒皇帝之祧,尤以奕劻堅請太后在諭旨中加入“兼祧大行皇帝”。慈禧聽了,默不作聲,臉上頗有怒容。奕劻跪地力請,磕頭不已,慈禧最后才點頭應允,于是始傳出醇親王監國之諭。
既然新皇帝兼光緒皇帝之祧,隆裕成為太后也就非常自然,但慈禧知道自己的這個侄女不是一個呼風喚雨之人,也不可能挑起軍政大政,仿效自己垂簾聽政,所以在命載灃為攝政王之時,并沒有提及這位皇后要做什么。直至11月15日,慈禧自知不久于人世,才發布最后一道諭旨,要攝政王載灃凡遇軍國大事必須向皇太后請示,這是隆裕后來順利成為太后的法寶。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2月2日,溥儀登基大典在太和殿舉行,宣布明年為宣統元年,尊隆裕為“兼祧母后”,上徽號“隆裕”,史稱“隆裕皇太后”。隆裕終于從深宮之中走出,走上歷史的前臺,雖無軍政大權,但按慈禧的遺命,小叔子載灃在決定軍國大事時必須要聽聽她的意見。
隆裕不善于巴結于人,所以朋友不多,自當了皇太后,時需決策軍國大政,她才知道要守住太后的寶座,首先必須要保住溥儀的帝位,這就必須要建立自己的勢力,尤其是要籠絡那些手握實權的親貴與外臣。因此,當攝政王載灃樹威立信之時,她也不得不向一些重臣拋出“橄欖枝”,其中就包括慶親王奕劻。隆裕太后對于奕劻應該是感恩戴德的,當初如果不是因為慶親王的懇請,她這個“兼祧母后”和太后之位難保,加之慶親王又與載灃針鋒相對,所以與慶親王聯盟是隆裕制衡攝政王最重的利器。
如果時代升平,隆裕太后又足夠強,她未嘗沒有可能成為清王朝新一代的女主人。然而清朝日漸走向末路,隆裕盡管有一定的外援,卻在袁世凱被罷黜之后,一時難有作為。小叔子載灃對她經常問這問那頗有微詞,但迫于慈禧太后的遺命又不敢公然反駁。出乎意料的是,有一次載灃擬命那桐為軍機大臣,請示隆裕,不想隆裕卻推薦袁世凱的拜把兄弟徐世昌當軍機大臣。這一下,載灃被惹火,雖然也答應讓二人同時當軍機大臣,但不無警告地提醒隆裕說:“只有朝廷重大事件,太后才能出面商議,具體政務,不必煩勞大駕。”經此一遭,隆裕便很少直接出面干涉載灃,對于幼帝溥儀只能盡“母親”的責任,對這個國家她已是有心無力。
親手簽下《退位詔書》
宣統三年(1911年)春夏之交,大清王朝烏云密布,先是攝政王載灃推出的“皇族內閣”,令立憲派感到失望,緊接著是郵傳部大臣盛宣懷強行的“鐵路國有”政策,讓四川民眾群情激憤組織請愿“保路”,川督趙爾豐殘殺請愿百姓,而至點燃辛亥革命的導火線。武昌的一聲炮響,使大清帝國陷入全面的危機。
在這個緊要關頭,本來應該是攝政王載灃苦心建立起來的皇族親貴集團發揮作用的時候,但這群平時威風八面的王爺、大臣們沒有一個敢于挺身而出,只有陸軍大臣蔭昌勉強帶著部分北洋新軍前往武昌鎮壓革命。可是他還沒有到前線,就發現這支軍隊根本指揮不動,只得如實向載灃匯報。無奈的載灃只得向隆裕太后建議起用曾經被罷黜的袁世凱,可是袁世凱并不買賬,推三推四,意在獲取更大的權力。
載灃不得不再次向袁世凱妥協,于12月6日將攝政王的大印交還給了隆裕太后,只身退回醇親王府,回家抱孩子去了。載灃的撂挑子跑路,讓隆裕太后一下子變成孤家寡人,這意味著隆裕太后、宣統小皇帝失去了手中惟一可以信賴的救命稻草。新任的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雖然表面宣稱“某為大清總理大臣,焉能贊成共和!欲使余欺侮孤兒寡婦,為萬世所唾罵,余不為也”,外人清楚袁世凱乃“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束手無策的隆裕,手中既無實權,也沒有可用之才,只得將希望寄托在袁世凱身上。
很顯然,在政治方面,隆裕根本不是袁世凱的對手。隆裕本來就不是一個會玩弄權術的人,且久居深宮,要說處理宮闈矛盾倒有點經驗,而對于這樣一件關系國運的大事,只能聽憑袁世凱的擺布。當袁世凱告訴她,南方革命黨人要和她談判,要求廢除帝制之時,隆裕垂淚說:“汝看著如何辦,即如何辦。無論大局如何,我斷不怨汝。即皇上長大,有我在,亦不能怨汝。”看樣子,此時的隆裕已是心力交瘁,也打算撂挑子了。
在隆裕太后全面放松戒心之下,袁世凱采用擁兵自重和兩面夾擊的方法,一方面向隆裕太后要權要錢,一方面不停地派使者和南方革命黨人談判。因為,對袁世凱來說,拼死捍衛大清最多也只能換來內閣總理大臣的位子,而一旦清帝退位,革命黨人開出的讓其出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條件,遠遠比“總理大臣”更有吸引力。
袁世凱開始加緊逼宮,并向隆裕表示會為清王室向革命黨人要求一個體面的下臺方式,這就是后來袁世凱與革命黨人所議的《優待清室條件》。1912年(民國元年)1月16日,袁世凱聯合內廷的大臣向隆裕太后上書,請求退位,并不無威脅地暗示,如果不退位將有性命之憂,嚇得隆裕太后哭著說:“皇上還小,務必保全我們母子兩人的性命。”
在袁世凱的步步進逼之下,1月17日、18日和19日,隆裕太后在太和殿連續3天召開御前會議,商討皇帝去留問題,以及南方革命黨人提供的優待條件,參加者均是滿清的親王與貴族。
會上有人反對退位,認為革命黨不可怕,反對退位搞共和,但更多人都是默不作聲,隆裕一直焦慮,難下決斷。不日,堅決反對清帝退位的宗社黨首領良弼遇刺身亡,這使隆裕的抵抗信念徹底崩潰,被迫選擇退位。
但為顧全大清皇室的顏面,隆裕向袁世凱提出3個條件:第一,保留“大清皇帝尊號相承不替”十字;第二,不提“遜位”二字;第三,宮禁和頤和園可以隨時居住。隆裕的這3點要求,其實是想為將來東山再起留下后路。在袁世凱應允之后,隆裕才最終答應清帝退位。
2月12日,在紫禁城養心殿舉行了清王朝也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后一次朝見儀式。這一天,文武官員像往常一樣,頭戴翎頂,來到乾清宮外侯駕。這一次,袁世凱照舊稱病不入朝,只是委派了外交大臣胡惟德作為自己的代表,一同上朝的包括民政大臣趙秉鈞、陸軍大臣王士珍、海軍大臣譚學衡、郵傳大臣梁士詒等數十人。
不多時,隆裕太后在兩名太監的引領下,牽著6歲的溥儀來到大殿,慢慢坐上寶座。因為這一次是最后一次朝見,也就不按以前的規矩,隆裕太后沒有像往常一樣垂簾,大臣們也沒有像往常一樣行叩首之禮,而只是向太后和皇上三鞠躬,就算是給太后和皇上行大禮了。緊接著,領班大臣胡惟德代表袁世凱向隆裕告假,隨后即由御前太監將早已準備好的《退位詔書》遞給隆裕太后。隆裕太后看了詔書幾行,已是淚如雨下,顧不得太后的體面,由小聲嗚咽變成了嚎啕大哭,朝堂之上的一干大臣被這凄涼的氣氛帶動,也不禁潸然淚下,作為袁世凱鐵定的支持者胡惟德、趙秉鈞也不免干嚎了幾聲。
但胡惟德心里清楚,今天必須要得到《退位詔書》,他見太后只顧傷心,怕有變化,遂擦了擦眼淚,從衣袖中拿出了一份電報,向隆裕報告說,南方革命黨人發來一封急電,說本朝若不在今日15點之前頒布《退位詔書》,即取消皇室優待條件。聽到此,隆裕打起精神,吩咐內務府大臣世續和內閣協理大臣徐世昌在詔書上蓋印,隆裕終于在宣布清王朝的死亡證明書上簽了字。
隨即按照程序,由太后將詔書頒給胡惟德,由胡惟德宣讀《退位詔書》。念畢,清王朝的最后一次朝見儀式就結束了。隆裕太后由于過度悲傷,差點摔倒,幸好有太監攙扶回到后宮。
瞬間,一個王朝壽終正寢,曾經的榮光、曾經的爭斗就此定格,一切俱往矣!
戚戚離世的哀榮
隆裕太后自頒布《退位詔書》之后,雖然許多人對她的這一行為大加贊賞,但作為清朝的皇太后,她認為是她把整個大清斷送了,心中不免愧疚,無論如何也不能坦然釋懷。因此,退位后,她幽居深宮,長期的憂郁使得隆裕形銷骨立,到1913年(民國二年)2月22日,這位生在亂世之中,夾在姑姑與丈夫之間難以自處的悲情太后戚戚離世。
彌留之際,她將小皇帝溥儀拉到床前,艱難地說:“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國亡,而母故茫然不知也”,隨后,又對旁邊侍立的太保世續說,“孤兒寡母,千古傷心,睹宮宇之荒涼,不知魂歸何所”,凄涼之景令在場人無不悲傷落淚。
不過,令這位末代太后沒有想到的是,她生前一直受人排擠,任人擺布,一直沒有什么大作為,死了之后的葬禮卻隆重有加,規模盛大。
以袁世凱為首的中華民國政府“以外國君主最優禮待遇,議定各官署一律下半旗二十七日,左腕圍黑紗。自二月二十二日始,至三月二十日止,以志哀悼”,并為隆裕太后舉行了隆重的“國民哀悼會”。袁世凱也親自戴上黑紗,前往吊唁。駐京各國公使除去太和殿致祭外,哀悼會期間各使館均下半旗致哀。葬禮一切費用由民國政府擔負,并撥給溥儀撫恤金3萬元。據當時各大報紙刊載,隆裕太后去世后,社會各界為此表示惋惜,民國副總統黎元洪唁電稱隆裕太后“德至功高,女中堯舜”,可謂是對隆裕最高的評價。
4月3日早晨,在民國政府儀仗隊、軍樂隊及傳統的滿族執事引導下,隆裕的梓棺被送上火車,于當天下午運到河北易縣的清西陵行宮,與停放在此的光緒皇帝梓棺放在一處。這對生前受人擺布、不和睦的夫妻,終于又走到了一起,于同年12月被合葬于崇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溥儀為何被選為末代皇帝?登基當天發生了什么糗事?-頭條網
張之洞晚年入京備受打擊,載灃一句話讓他吐血,哀嘆“亡國之音”
[轉載]最后的攝政王載灃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的皇后
被視為清朝最后中流砥柱的端方 為什么最終難逃一死
1913年,隆裕,鍵盤下的丑太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
上網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惠券
優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清县
|
当涂县
|
丹巴县
|
邳州市
|
花莲县
|
睢宁县
|
贡嘎县
|
新源县
|
泗水县
|
文成县
|
康平县
|
原阳县
|
河南省
|
尼玛县
|
丹江口市
|
沙坪坝区
|
荔波县
|
丰都县
|
平定县
|
文山县
|
栖霞市
|
岳普湖县
|
舞钢市
|
芦溪县
|
陆河县
|
电白县
|
黄浦区
|
册亨县
|
寻甸
|
忻城县
|
松溪县
|
裕民县
|
塔城市
|
乌拉特中旗
|
皋兰县
|
石嘴山市
|
岑溪市
|
彰化县
|
德阳市
|
富宁县
|
临猗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