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省引才放大招:來工作就給碩士每人3萬、本科生每人1.5萬獎勵
來源: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新一輪的人才政策來啦~ 這回坐標在福建。
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鼓勵高校畢業生來榕就業創業若干措施的通知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市直各委、辦、局(公司),市屬各高等院校,自貿區福州片區管委會:《關于鼓勵高校畢業生來榕就業創業的若干措施》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為加大力度吸引高校畢業生來榕就業創業,更加有力有效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現提出如下若干措施:(一)加大崗位供給。全年動員組織在榕各類企事業單位推出12萬個以上崗位招聘高校畢業生,其中國有企業崗位不少于1000個,新型研發機構、眾創空間和孵化器企業崗位不少于1000個。加大基層教師和醫護人員隊伍補充力度,招錄更多高校畢業生到教育和醫療衛生崗位就業,全市安排事業單位崗位(含聘用崗位)不少于4000個。全市街道(鄉鎮)、社區(村)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包括勞務派遣、專崗聘用)不少于2000個,各級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崗位應不少于50%招收高校畢業生。受薪酬總額制約或績效總額限制的縣(市)區屬國有企事業單位,招聘2020屆高校畢業生產生的工資總額增加,可不計入當年工資總額幅度調增控制范圍。〔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市民政局、市科技局、市國資委等市屬國企資產監管部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二)擴大基層就業。加大選調生、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服務社區計劃等基層項目招募力度,2020年計劃招募高校畢業生160名。2020—2023年,新增晉安、長樂、福清列入“三支一扶”計劃招募范圍,每年招募80名高校畢業生到閩侯、連江、羅源、閩清、永泰、晉安、長樂、福清的鄉(鎮)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等服務基層工作,服務期限為2年。承擔基層服務項目招募任務的縣(市)區,在開展事業單位招聘時應拿出不低于期滿人員30%的崗位,采取“專門崗位”或“專項招聘”方式,面向期滿人員招聘。〔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三)擴大就業見習規模。實施青年就業見習計劃,對吸納見習人員參加就業見習的單位,按我市最低工資標準的60%給予就業見習補貼。對見習人員在見習3個月(含)內留用且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單位,根據實際留用人數(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已繳納社保),按我市最低工資標準2倍給予就業見習補貼。對因疫情影響見習暫時中斷的,相應延長見習單位補貼期限。從2020年起,見習單位可為見習人員辦理工傷保險,保險費由見習單位繳交。〔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四)鼓勵大學生應征入伍。落實入伍大學生學費資助、復學升學、就業創業等優惠政策,鼓勵更多高校畢業生參軍入伍。大學生參軍享受一次性獎勵金發放,本科、專科畢業生分別不低于2萬元、1.5萬元。國有企事業單位每年應拿出一定數量崗位,專項招聘從我市應征入伍的普通全日制大學生退役士兵。參加我市事業單位招聘,大學生退役士兵享受加分待遇。〔責任單位:市征兵辦、市教育局、市國資委等市屬國企資產監管部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各高校,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五)支持企業吸納就業。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的,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補貼政策受理截止期限為2020年12月31日。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最長不超過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企業招用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且持《就業創業證》的高校畢業生,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的,在3年內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每人每年7800元定額標準依次扣減當年稅費。〔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稅務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六)吸引高校畢業生來榕就業。對納入我市“引進培養千名博士”計劃的博士研究生,落地后給予30萬元獎勵,分三年等額發放。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境外著名大學、國家級研究機構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畢業生來我市企業工作,給予碩士每人3萬元、本科每人1.5萬元獎勵。教育部直屬重點師范大學應屆普通全日制本科免 費師范生來榕任教,試用期滿合格后給予每人發放3萬元獎勵金,并在六年服務期內(含試用期一年)每人每年發放2萬元配套補助。〔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委人才辦、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七)深化職業技能培訓。支持各高校對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開展免 費職業技能培訓,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含技師學院)可同等參加經人社、財政部門認定并納入省、市、縣補貼性免 費職業培訓院校組織開展的免 費職業技能培訓,按就業技能培訓每人不超過1000元、創業培訓每人不超過1200元的標準給予培訓項目補助。支持各地根據產業發展和就業工作實際,組織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線上培訓,并按規定發放培訓補貼。〔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各高校,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八)加大就業幫扶力度。對城鄉低保家庭等5類困難群體高校畢業生,畢業學年可申請享受20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及對應就業指導和創業幫扶。對符合條件的畢業2年內靈活就業高校畢業生給予相應社保補貼。〔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各高校,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九)營造便捷準入創業環境。進一步簡化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申請人只需提交《福建省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申報承諾表》,并對申報信息真實性進行承諾,免于提交住所(經營場所)使用權證明文件。全面推行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實現名稱自主申報和設立登記合并辦理。對新認定的國家、省、市級眾創空間,分別給予40萬元、30萬元、15萬元獎勵;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給予130萬元、70萬元、15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十)加大創業資金扶持。大中專院校(含技校)在校生及畢業5年內的畢業生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30萬元,試行取消10萬元(含)以下反擔保。對還款積極、帶動就業能力強、創業項目好的借款個人,可繼續提供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累計次數不超過3次。繼續開展“植根榕城”100個優秀創業項目評選活動,給予每個項目3萬元至10萬元的創業資金扶持。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持《就業創業證》的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144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當年稅費。〔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稅務局、市財政局,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十一)全面放寬落戶限制。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畢業生(含教育部認定的留學歸國取得同等學歷),可在我市落戶,不受年齡及就業創業限制。增設濱海新城人才集體戶,實行配套優化服務,引導高校畢業生到濱海新城落戶。〔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十二)加大安居保障力度。符合我市《關于進一步完善福州市中心城區住房保障體系實施方案(試行)》(榕政綜〔2020〕49號)規定的C型保障對象高校畢業生,可申請承租公共租賃住房,或申領租賃補助,或申購安居型商品住房;D型保障對象高校畢業生可申領租賃補助,補貼時間不超過5年。2020—2023年,每年安排C型保障對象的公共租賃住房和安居型商品住房不少于2000套。〔責任單位:市房管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十三)優化就業公共服務。依托“福州人社求職招聘平臺”,推行網絡招聘、遠程視頻面試服務,開展“2020向幸福之城出發”校園招聘行動計劃,組織100場以上網上及現場招聘,并24小時提供平臺對接服務。對根據人社部門安排舉辦畢業生公益性網絡招聘會的人才服務機構給予招聘會補貼,補貼標準為每場組織50家單位、提供500個以上就業崗位的,補貼5000元。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可根據本人意愿,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2年或轉入生源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參加用人單位考試、錄用,落實工作單位后參照應屆畢業生辦理相關手續。〔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委人才辦、市財政局,各高校,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END—
微信加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