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衲讀099|東漢興衰:成也世家,亡也世家
泰榮林黑皮
>《【老納讀史A】》
2020.12.07
關注
在講述東漢的歷史故事時,老衲不止一次地說過,東漢之所以在那么惡劣的環境下堅持了兩百年,是因為有一大批有風骨的讀書人,支撐起了東漢的社會體系。
不過,同樣還是東漢的讀書人,最后拋棄了這個王朝,導致了東漢的終結。
所謂讀書人,在那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下,主要是指那些門閥世家,因為,那個時候窮人是讀不起書也讀不到書的,能讀書的主要還是世家子弟。比如,老衲此前說過的《五大家族治東漢》中的鄧家、耿家、竇家、梁家、馬家,這是最有權勢的幾家。在東漢中后期,經過幾代人積累而形成的,還有袁家(以袁隗為代表)、楊家(以楊彪為代表)、崔家(以崔烈為代表)、伏家(以伏完為代表)、許家(以許相為代表),等等等等。
這些門閥世家,不僅掌握著當時的社會財富,也壟斷著當時的學術觀念。他們的門生故吏遍天下,而當時的官僚體系,就是從這些門閥的門生故吏中通過推舉產生。也就是說,他們把持著東漢文官(也就是所謂“士”)的進入通道,沒有他們的允許,是沒有辦法進入到“士”的隊伍中來的。
所以,弄清了這個根本性的問題,對于東漢中后期幾個奇怪的現象,也就容易找到答案了。老衲來為此簡單分析一番。
問題一:為什么東漢的宦官權勢大?
自從“太監”這個角色出現在歷史上之后,歷朝歷代都有宦官擅權的情況出現,但要說嚴重程度,以東漢和明朝為最。
明朝的原因,主要是皇帝不想干活,又不相信大臣和內閣,出于制衡,就扶植起了太監。說到底,明朝的太監只是皇帝手中的工具,最終的大權,還是捏在皇帝手中。
東漢則不然,東漢有權勢的宦官,多因為有迎立之功,或者得到皇族的信任,一旦權在手,則將兒皇帝玩弄于股掌。等到皇帝長大了,想要奪權,在經歷一番血流成河之后,權力易手,又進入到外戚掌權,如此惡性循環。
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局面,那要怪劉秀,怪這個劉秀太優秀了。這個過于優秀的劉秀在建立東漢政權后,打破了權力平衡,將三公“閑置”,讓尚書臺這個他能夠就近指揮的辦事機構掌握了實權。
劉秀這樣做,一方面是汲取了王莽篡權的教訓。王莽時期,臣強君弱,相權壓倒皇權,相權不斷擴張,皇權不斷萎縮,最后讓王莽篡了皇位。劉秀要確保大漢繼續姓劉,首先他想到的就是打壓相權,擴充皇權,廢除了以前的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的三公,采用司徒、司馬、司空的三公制。為了不給這個三公留任何幻想,甚至還取消了這“三司”前面的“大”字,原先的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徹底成了擺設。
另一方面,經歷戰亂之后,天下初定,劉秀的班底是云臺二十八將,都是一些武人。武人們有軍功,但劉秀不是劉邦也不是朱元璋,他做不到“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他還是要給這些立下軍功的武人以相當的待遇和官位。但是,這些武人打天下可以,治天下卻不在行,劉秀還是得靠一些讀書人來治天下。但新提拔的讀書人,資歷功勞和武人們比不了,他們只能在尚書臺做具體的辦事人員,也就是“吏”。
于是,聰明的劉秀就讓有功勞的武將們做大官,成為外朝,但沒有實權;尚書臺作為內朝,成為皇帝的左膀右臂,掌控實權。
這樣一來,皇帝劉秀再也不擔心別人和他搶班奪權了。這種情形維持了一些時日,一直到明帝、章帝,外朝都是擺設。但,后來,問題來了。
問題出在,東漢的皇帝都很短命,早早地就死了,繼位的皇帝多是小孩子,不能親政。光武帝劉秀的遺訓是不讓外朝大臣染指皇權,就只有派出皇太后來代理朝政了。皇太后又是不太老的女人,不僅不能接觸外朝,也不能夠接近內朝尚書臺的男人們。于是,皇太后們將尚書臺搬出宮,放在內宮的門外辦公,成了“中朝”,各種公事,就由宦官們進行往來傳達,這樣,“內朝”就變成由宦官來組成了。
東漢中后期,便形成了皇太后、皇帝、宦官、外戚、尚書臺、三公九卿的六方勢力,這些勢力此消彼長,彼此或聯合或對抗,但不管他們如何聯合如何對抗,歸根到底,還是皇權與相權的爭奪。當尚書臺和三公九卿走得近時,皇太后就得依靠宦官們來對抗這些文官聯盟;當皇室和外戚聯手權力大漲時,文官們也會放下身段聯手宦官;一旦宦官的權力失控,外戚也會和文官聯手,來打擊內朝的權勢……以上種種,在東漢的史實中都有具體的表現,老衲這里不再贅述。
所以,問題一的答案在于,東漢的宦官們不僅僅只是工具,它是作為一種勢力存在的,盡管讀書人總是瞧不起他們,特別是兩次“黨錮之禍”后,士人們恨不得永遠消滅宦官,但不可否認的是,宦官們有著和讀書人一樣的政治平臺。
問題二:為什么東漢的大將軍往往不得善終?
如果理解了問題一,那么,也就很好理解這個問題二了。
東漢的大將軍,往往由外戚充任,比如竇憲、梁冀、竇武、何進。除了何進出身較差之外,其他大將軍基本都是出自大門閥,屬于有家有底的,那他們為何在權力斗爭中會落得身敗名裂呢?
因為外戚具有門閥世家和皇親國戚兩重身份,當外戚和文官聯手時,則意味著相權變強,皇權勢弱,皇室和宦官們都對大將軍不放心,比如鄧騭;當外戚和宦官走得近了,文官們又滿腹怨言,喊打喊殺,比如耿寶。更多的情況是,作為外戚的大將軍們驕橫跋扈,把誰都不放在眼里,這就最招小皇帝的恨了,小皇帝能用誰?打架殺人這種事,外朝的人是指望不上的,只能叫上一幫朝夕相處的太監們,把大將軍圍起來,咔嚓,大將軍就完蛋了。像竇憲、梁冀,都是這么死的。
至于何進,這個最倒霉的大將軍,文官看不起他,說他是殺豬的出身;太監也看不起他,說他靠著太監的關系把妹妹弄到皇宮,才混成了國舅;而他和妹妹的關系也不太融洽,和同母異父的弟弟何苗也不對板,后來還成了仇人。這個四面不討好的大將軍,當他動心思去殺太監時,那就當真是以卵擊石了,太監們一道矯詔,輕松把他搞定。即使當時的軍中少壯派如袁紹、曹操想救他也徒呼奈何。
總而言之,權是惹禍的根苗,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低調平和如鄧騭,因為他的正直威脅到了宦官,便被太監害死,他又能到哪里去申冤呢?
問題三:為什么漢靈帝那么貪財?
漢靈帝貪財,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老衲在此前的故事中也曾說過,比如說崔烈當時被任命為司徒,就必須向漢靈帝繳納一千萬錢來“買”司徒的官位,崔烈一時拿不出這么多錢,就找到漢靈帝的奶媽出面,向漢靈帝求情還價,最后打五折拿到了司徒的位置。
其實這也怪不了崔烈。靈帝之時,朝廷里任命各種職務,被任命者都要按照官職大小交一筆錢給漢靈帝。除了官職,爵位也是要花錢來“買”的。漢靈帝為了存放這些積攢下來的私房錢,特意在當時的西園建了一個放錢的屋子,稱作“萬金堂”,后來覺得放在萬金堂里也不保險,怕被人偷走了,他又把這些錢分別存放在一些他覺得放心的人的家里。
哪些人讓他放心呢?宦官!
按說,整個國家都是皇帝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個皇帝為什么如此沒有安全感,非要把這些看得見的錢攥在手里呢?這得從當時的內外環境說起。
先說外。大漢帝國本來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東漢雖然比不上西漢的鼎盛時期,但當初竇憲攻打北匈奴時,也很是風光一時,班超也僅僅帶著三十六個手下就收復了西域。但后來東漢慢慢就衰敗了,這衰敗的外因,主要是因為涼州,因為和羌人打了幾十年的仗,打仗就是燒錢啊,打一年的仗就得花幾十上百億錢,幾十年的仗打下來,東漢的經濟也被拖垮了。據說漢靈帝時期國家最窮的時候,不僅官員的俸祿發不出來,大司農還得找王公貴族借錢,才能支撐國家的運轉。
再說內。按照當時的規定,可供耕種的田地的租稅,是收歸國庫的,由大司農支出到國家公事上面,但大門閥世家(黃籍)有特殊政策可以減免租稅;而山川林澤則屬于皇帝,這上面產生的收入,歸到少府,供皇室開支。當涼州戰火耗空國庫之后,大司農就經常找皇帝“借”錢,這當然是有借無還的。
東漢真的很窮嗎?真的是沒錢嗎?不是的,東漢的錢全部到了門閥世家手中。前面老衲說過,這些門閥世家不僅壟斷學術,還壟斷經濟。東漢末年戰火紛紛,普通的自耕農(白籍)安全得不到保障,紛紛帶著自己的田地投靠大門閥世家,這就成了蔭戶。一旦成了蔭戶,歸到黃籍之中,就不用向政府交稅了,只需要向主家交租。蔭戶越來越多,土地兼并就越來越厲害,國家的稅收也就越來越少。
也就是說,國家的錢都在土地兼并中變成了門閥世家的錢。國家要打仗,還得找這些門閥世家去借原本屬于國家的錢。
漢靈帝也是被這些門閥世家逼急了,但不能明搶啊,只好用“賣官鬻爵”的錢,變相地從這些門閥手中摳一點回來,而這些摳回來的錢,一部分“借”給了國庫,另外一部分自己留作私房錢,還得時時提防這些門閥打他的主意,只好放在門閥的宿敵——太監手上。
漢靈帝曾經恨恨地對臣子們說:你們總說,整個國家都是朕的,朕不該留私房錢。但你們呢?你們從朕這里偷走了多少錢啊?
漢靈帝的貪財和吝嗇,恰恰是東漢末年皇權和相權爭斗的最典型反映。
問題四:為什么強大的董卓敗在王允之手?
董卓帶兵進洛陽,本來是為了“清君側”的,當然,他心里也有他的小九九。
董卓屬于沒有什么根基的武人,向來被門閥世家看不起,以前也只跟著張奐混過,也不是很受待見。他在涼州打了多年的仗,一直被士人呼來喝去,沒有出頭之日。這次好不容易有了機會,他很敏銳地抓住了這次機會,終于出人頭地了。
董卓以武力在洛陽初步站穩了腳跟,但他明白,盡管他已經被任命為司空,那些門閥世家依然還是看不起他,他必須進一步掌控權力。他想到了換皇帝。
當時的皇帝劉辯是何太后生的,但靈帝在世時就不喜歡他,靈帝更喜歡王美人(被何太后害死)生的幼子劉協。而這個劉協也確實比劉辯更聰慧。董卓想廢掉劉辯,扶立劉協,這當然和誰聰明誰愚蠢沒多大關系,董卓的意思是,我立的皇帝,以后我說的話就更算數一些。
門閥世家們當然也不會在意哪個皇帝更聰明,他們也是關心自己的權勢。一旦董卓權力牢固了,門閥世家的利益便會受到削弱——這依然是皇權和相權的爭斗,只不過在這里,董卓成了皇權的代言人。
縱觀董卓掌權的所有時間,我們可以發現,董卓還真沒有非分之想。袁紹想過當皇帝、曹操想過當皇帝、袁術還真的登過基坐過殿,后來割據一方的霸主們,心里無不打過做皇帝的主意,但董卓沒有,他是一心一意地對劉協好。盡管他一步一步給自己封更大的官,什么相國什么太師,還可以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但他只是為了在與士人對抗的時候自保。在劉協面前,他一直把自己當作一個臣子。
董卓不是沒有對士人作過妥協。在他初入中央政府時,他聽人勸告,大量任用士人,向士人示好,從伍瓊、周珌,到黃琬、楊彪,從士孫瑞、王允,到蔡邕、袁隗,他無不傾心結交。結果呢,結果他發現除了蔡邕,其他的士人都是在騙他哄他,無時不刻不在算計他。
武人用武人的方式展開了報復,于是血流成河。特別是袁紹在山東聚起十八路諸侯討董之后,董卓覺得自己被士人徹底地出賣了,最終與士人決裂,殺了京城里的袁氏滿門。
這一刻,董卓看起來是無比強大的。但,他的對手是士人,是掌握大漢最根本權力的門閥世家。他殺得了京城里所有姓袁的人,但殺不了汝南袁家;他可以殺伍瓊、周珌、張溫,但是還得靠王允、蔡邕來給他治理朝堂。
王允的連環計,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王允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的背后有強大的士人集團作支撐,他們計劃著刺殺董卓的每一個環節,即使王允失敗了,還會有張允、李允、楊允出來。
所以,董卓的失敗是注定了的,他死在士大夫不容侵犯的驕傲里,死在門閥世家不容侵犯的利益里。
問題五:為什么袁紹輸給了曹操?
既然門閥世家不可戰勝,那么,作為門閥世家的代言人袁紹,為何會敗在宦官之后曹操手中?
原因有三。
首要原因是袁閥的分裂。這涉及到袁紹和袁術的出身,袁術是袁逢的嫡長子,而袁紹是庶出,且過繼給了早死的袁成。理論上,在袁逢袁隗之后,袁閥的家主應該由袁術來繼任,但袁術的名聲沒有袁紹好,袁紹得到的支持更多一些,上任家主袁隗也希望由袁紹來接任,但偏偏在還沒有正式交接的時候,袁隗又被董卓殺了。袁術不服氣,兩兄弟為了爭家主之位鬧分裂了,汝南袁家,一部分人支持袁紹,另一部分人支持袁術,爭得不可開交。而袁閥的門生故吏,雖然支持袁紹的人多,但也有相當數量的人認袁術這個嫡長子。
你看,大戶人家的是非恩怨就是多啊。
當時袁紹以“承制”之名占據河北四州(冀、并、青、幽),實力強大,曹操占據兗州,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從實力上講,沒多少人看好曹操。這時候袁術在干嘛呢?袁術因為和袁紹慪氣,做不了家主他就做了皇帝,已經氣死了。假如,袁紹和袁術兄弟同心,一起對付曹操,曹操哪里還有后來的故事哦。
第二個原因是,袁紹有稱帝之心,招致手下人的不滿。袁紹有一幫強大的幕僚,如田豐、沮授、審配、郭圖、許攸、逢紀、辛評、荀諶等等,這些幕僚單獨拿出來說,都是一等一的,但他們在袁紹稱帝的事上,就分為兩派,一派以審配、逢紀為首,是袁紹的死忠派,占少數,另一派以田豐、沮授為首,屬于保皇派,反對袁紹稱帝,人數上占多。當袁紹稍稍透露出稱帝的心思時,那些保皇派就開始不再那么幫袁紹了。最后許攸的倒戈,導致了袁紹的慘敗。
第三個原因是曹操的邀買人心。曹操雖說是宦官之后,那也只是名義上的,他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這個人雖然是宦官,但他是宦官里面比較好的那種,和士人走得比較近,而到了曹嵩,在漢靈帝時期做過大司農、大鴻臚和太尉,也是三公九卿的大官,基本上已經成為士族的一分子。說曹操是宦官后代,更多的是罵曹操手狠心黑罷了。
當獻帝東逃之時,袁紹把他當包袱,不肯接收,曹操自身條件并不怎么樣,卻勇敢地背負起救駕的責任。這一點給曹操加分不少,不少士人就是看在這一點上,對曹操的好感超過了袁紹。
曹操在多年征戰中殺人無數,《三國演義》里說曹操為報父仇,連屠徐州十余城,但在此之前,曹操剿滅青州黃巾軍的時候,也是殺人不可勝數,光降卒就收了三十萬。黃巾軍所過之處,門閥世家損失慘重,士人對黃巾軍恨之入骨。曹操屠殺黃巾軍,又得到了士人的好感。
總之,官渡之戰之時的袁紹和曹操,表面上看袁紹實力遠強于曹操,但士族的支持對象,已經悄悄地由袁紹變成了曹操。這才是曹操勝利的基礎。
而到了后來,強大起來的曹操也起了稱帝之心,同樣遭到以
荀彧
、
崔琰為代表的士人的反對。這是后話,此處不表。
問題六:為什么劉備不能夠中興漢室?
劉皇叔是《三國演義》里的第一主角,是代表了正義一方的。那么,劉備為什么一直那么窩囊呢?
劉皇叔出場時,是一個賣草鞋的,和賣豆子的逃犯關羽以及殺豬的張飛結拜。當然這是小說,當不得真。事實是,盡管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后,屬于皇族,但他家世已經破敗,早已不被門閥世家看在眼里。所以他做盧植的學生,盧植也不看重他;打黃巾,連董卓都不正眼瞧他;十八路諸侯討董,他也排不上座次。好不容易得一個徐州,還是靠和當地的富豪糜家結親得來的,腳跟還沒站穩,就被呂布搶了去。后來投靠袁紹和曹操,也總是郁郁不得志,最后流落到荊州劉表那里,靠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關系混口飯吃。
劉備的轉折,在于他在荊州時得到了門閥馬家的支持,同時,跑到荊州避禍的一幫士人如諸葛亮等也對劉備產生了好感。有了這些士人的支持,劉備才咸魚翻身,最后帶著一幫荊州士人跑進益州,占據了一塊地盤。
雖然如此,劉備的力量在三家之中卻是最弱的,這個時候,他的皇家血統反倒成了他的包袱。
曹操手上,論道統有天子,論武力有軍隊,論政治資源有中原地區無數門閥支持;東吳孫家的優勢在于他是一個光腳的暴發戶,可以赤裸裸地耍流氓:我就是要霸占一方怎么樣?不服你來打我呀!江南地區本就不是王化之地,講究的是實力,曹操一時也奈何孫家不得。
但對于劉備,他是皇族,如果聽天子號令,就得向曹操投降,不聽天子號令就是謀反。所以劉備躲在蜀中多年一直不敢稱帝,只能一個勁指責曹操架空了天子,有篡位之心,而他劉備則是隨時準備滅曹操救天子的正義化身。其實他心里一直希望曹操早點把漢獻帝弄死,然后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代表漢室正統了。終于在曹丕廢了獻帝后,劉協還沒死,劉備就造謠,說獻帝劉協被害死,他自己迫不及待地稱帝了。
說劉備不能中興漢室,不在于他個人能力的大小,而在于他得不到士族的支持,荊州馬家相比于中原望族來說,根本不入流。諸葛亮等人能讓劉備在窮山惡水間偏安一隅,但想打敗曹魏那是不可能的。所謂六出祁山,那不過是做做樣子,維護其“匡扶漢室”的政權合法性。
歸根結底在于,漢朝的衰亡已經不可逆轉,老一輩的門閥已經在多年的戰亂中衰敗,新興的士族不再對淪落的劉漢皇權抱什么希望,他們更多的考慮是在改換門庭中如何求得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延續了四百年的大漢,終于被士族拋棄了。
問題七:為什么東漢之后中國亂了三百多年?
這是一個大的命題,老衲不可能說得很詳細,只能簡單地說,這是由于人才選拔制度造成的。
兩漢時期實行的是察舉制,也就是考察推舉,比如某人在鄉里名聲不錯,孝順父母、清正廉明,或者書讀得好,田種得好,總之就是有才能,有品德,就會被地方官舉薦上去,經過一些形式上的考試,擇優任用為官員。到了東漢中后期,這種察舉制被門閥世家把持,推選的人都是自己的門生故吏,察舉制也就名存實亡了。
曹操因為出身的問題,對這種變態的察舉制頗為反感,加上當時他為了擴張勢力,急需要一批有真才實學的人,所以對人才選拔作了一些改進,提倡任人惟賢。但在那個大環境下,曹操的改良作用也是很有限的,基本上還是在門閥的圈子里面打轉轉。
到了曹丕時期,在陳群的建議下,人才選拔制度改為九品中正制,這個制度經過不斷地小修小補,一直被兩晉南北朝沿用。它和察舉制的區別主要在于:以前察舉制判斷一個人好不好,是由民間說了算,也就是地方勢力說了算;九品中正制判斷一個人好不好,是由官府里面的人說了算。也就是說,地方門閥世家的話語權減弱了,官方的話語權加大。
這本來是一個改良,希望由此能更多地提拔寒門士子出任官職,但在實際運用中,所謂的“官方評價”依然被地方士族所把持,所選拔的“人才”,還是在門閥中打轉轉,相比東漢,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魏晉之后的三百年間,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門閥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護士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官僚選拔制度。這種內部繁殖,將惡的一面迅速放大,曾經以風骨聞名的士族不斷退化變質,變得腐朽墮落了。
東漢時期的門閥雖然勢力強大,但還是認皇帝,經過幾十年戰亂之后,雖然魏晉重新統一了中國,但皇權嚴重衰弱,門閥已經不把皇帝放在眼里。選拔制度的敗壞更是一劑催化劑,政權被分割到了各個門閥手中,這些門閥眼里,只有家族的利益,哪里還管什么家國大義。
當永嘉之亂后,一盤散沙的西晉司馬王朝,對匈奴的漢趙軍根本沒有抵抗之力,一路向南逃竄,那些門閥也跟著南渡。它的好處是帶動了江南大開發,它的壞處是將中原地區拱手讓給北方游牧民族,造成了嚴重的文化大破壞。這里不多說。總之,門閥制度依然在偏安南方的各個小朝廷里延續,士族依然在和皇權爭斗,南北方的戰火依然持續不斷。
近四百年后,隋唐興起,統一中國,九品中正制被科舉制代替,門閥制度悄然終結,中國再次迎來了一次盛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漢末爭雄:順天承運的袁紹vs逆水行舟的曹操
袁紹集團的崛起與衰落
袁紹:我袁氏如何不可取代劉姓?成也世家、敗也世家
《家族現代性重構》上篇|嬗變07:三國亂世
詭異的滅亡:東漢崩潰的前夜,朝廷內外究竟發生了什么?
原本關系那么鐵的曹操與袁紹,最后還是且行且珍惜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
上網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惠券
優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
剑河县
|
开远市
|
永州市
|
桐梓县
|
马龙县
|
长岛县
|
建始县
|
阆中市
|
三门峡市
|
南木林县
|
宁陕县
|
博罗县
|
仙居县
|
祥云县
|
凤台县
|
德江县
|
文化
|
垦利县
|
道真
|
香港
|
武功县
|
凤台县
|
宜昌市
|
瑞丽市
|
仁布县
|
梁山县
|
黄冈市
|
黔西县
|
鹿邑县
|
鹤壁市
|
诏安县
|
慈溪市
|
太仓市
|
南城县
|
新野县
|
民权县
|
龙泉市
|
延安市
|
公安县
|
辽宁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