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不分膚色的界限,愿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繽紛色彩閃出的美麗,是因它沒有分開某種色彩。——黃家駒
《光輝歲月》很經典,現實卻很殘酷。關于南非等國家的段子,網上很多,小子就不贅述了。我不是種族主義者,也相信世界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沒有分開某種色彩。但是從來權利和義務是相對的。如果一味的圣母心態,只提倡某種色彩的獨特,而絲毫不理會他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則未免適得其反。
就南部非洲而言,有兩大陋習至今為人詬病。第一大一夫多妻制度,第二大世襲酋長制度。當初白人殖民者和黑人酋長簽訂了條約,規定了你過你的原始部落生活。我過我的民主共和生活。大家互不干涉,這就是南非“種族隔離”的真相。和美國完全種族歧視的種族隔離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后來部分黑人民族主義者受不了了。要取白人而代之。但是黑人們都只提到要參政議政。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自己民族的陋習。是典型的只講權利,不講義務。而當時西方的圣母們,也只是看到了黑人被隔離的不幸。至于他們保留的世襲酋長,和多妻制度。那是人家的風俗習慣,應該尊重。保留酋長制度,黑人心中效忠酋長甚于效忠國家,這是藐視民主。保留多妻制度,更不用說了,是踐踏女權。一個藐視民主,踐踏女權的族群。突然講人權自由了。這無異相當于一個公關小姐突然要做道德標兵。
九十年代,是風云動蕩的十年。如同蘇聯解體前,柏林墻先倒塌一般。南非所謂種族隔離制度的徹底瓦解,也始于其西北部的屬地,納米比亞的獨立。這納米比亞面積約八十萬平方公里,人口卻只有兩百多萬。是典型的地廣人稀的地方。雖然自然條件比較惡劣,但是一般這種地上不長草的地方,地下一般都有許多富礦。此外納米比亞還有很長的一段西南非洲海岸。無疑納米比亞獨立,南非掉了一大塊肥肉。
納米比亞的白人數量近本國人口的百分之八。是除南非外,南部非洲白人比例最大的國家。與一般非洲國家不同,納米比亞最早的殖民者是德國人。一般而言,英法等國,對自己的海外領地多使用藩屬制度。既在少數沿海地區和重要據點派遣少數官兵。以間接的方式壓棧占領區的財富。
而最南部的非洲,第一遠離赤道,氣候比較接近歐洲本部。比較適宜于歐洲殖民者殖民。第二南部非洲的早期殖民者,無論是荷蘭還是德國殖民地本身都不多。所以都比較稀罕自己的殖民地。南非的布爾人是被荷蘭爸爸拋棄的孩子,最后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而德國人本來殖民地就不多,加上本民族認死理的勁。所以對殖民地的開發都很下功夫。
德國人殖民納米比亞,最突出的貢獻自然是發現了其地方大量的礦藏。還有一件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是,當年德督引進了十頭卡拉庫爾羊。結果這種羊進了納米比亞,就像亞洲鯉魚進了美國。長的那叫一個歡實呀。不過如同再強悍的侵略物種也抵擋不了中國吃貨的嘴一樣。再強悍的外來物種,也抵擋不了歪果仁的皮草熱。很快的紫羊皮就成了歐洲最主要的創匯項目。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德國那點可憐的殖民地還沒捂熱呢,就耗子舔貓逼的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曾經第一戰斗民族的德國在非洲也傲嬌了一把,納米比亞的德軍甚至一度侵略葡屬安哥拉。最終戰斗力牛逼,外交手段傻逼的德國自然吃了大虧,雙拳難敵四手,在歐戰結束前,納米比亞便為英國占領。
再之后,英國爸爸自然很大方的把納米比亞送給了南非。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這里都是南部非洲白人殖民者的天堂,荷蘭人,英國人,德國人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后裔雖然當初打的火熱。但是面對廣大的黑人土著,白人們不得不一笑泯恩仇。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終于將一片荒漠發展成了遍地富礦的非洲國家。
最終納米比亞黑人軟硬兼施,最終從南非手中獨立。自然的納米比亞的獨立和南非的消除隔離一樣。黑人繼續保留酋長制和一夫多妻制特權。這顯然不是正常的種族平等運動,而是赤裸裸的反歧視。目前的納米比亞還可以沾點殖民者的光,靠殖民者發現的富礦來維持較為發達的經濟水平。但是這種竭澤而漁的方式很顯然不能長久。
同時較為發達的納米比亞獨立,自然引得其他窮國的黑人同胞前來淘金。而失控的移民潮自然引發了一系列的后遺癥,導致納米比亞失業率高漲,犯罪率直線上升。而犯罪率上升,有很大一部分犯罪是性犯罪。這就又導致了該國艾滋病泛濫,于是該國人口吊詭的負增長,整個國家不可避免的由盛轉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從來權利和義務都是相對的。如果一個族群自己都不知道反思,而一味的要求別人尊重他們那套與主流文明社會格格不入的野蠻習俗。這樣的族群該不該尊重與同情,值得大家深思。
原創小文
逗趣游戲
你想要的我這都有
敬請關注
微信號superman19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