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武輕文都不是宋、元兩朝統治長短的主要原因。一個朝代的滅亡,或亡于外族侵略或亡于內亂。宋朝比元朝統治長主要是人民對中原文化的認同,同族同心,只要還活得下去就不會造反。然而從北宋到南宋外族的侵略是政權危機的主要原因,不是投降派的割地納貢延緩了政權的存在,而是民眾自發的抵抗和主戰派軍事打擊延緩了外族滅亡宋朝的腳步。單純重武也不行,秦王朝就是例子。
秦王朝是典型的重武輕文的朝代,不管是什么時候,軍隊一直是領導者的王牌。但是從政,這就不一樣了,很多時候這兩個角色是需要換一下的。能打得了天下的秦王,對于治天下,他還是覺得能用武力解決,就不要去之乎者也。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從政的或者是學者都被秦王殺害,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當時的學者跟本沒有和秦王一個鼻孔出氣,所以導致了學者和從政者都類似螻蟻一。
再說到元朝,元朝統治短。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元朝的將領和士兵是不發軍餉的,主要靠掠奪養軍隊。戰爭中屠城焚掠十分野蠻,其慘無人道在人民心中百年難忘。其二,對民族的歧視,它們把國家分成幾類人,其中最高層的是蒙古人,最底層的就是漢族人。也就是因為這樣,他們的統治與漢朝民族文化相左,導致沒有誰去遵循這樣的統治,并且地位是沒有等級劃分的,但是他們并不知道。這也是一種錯誤的治國方式,把人從根本上開始了統治分離。道德上已經開始走向極端了,然而元朝領導著并沒有察覺這一點,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這也說明一點,文化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從這就可以看出,為什么后世沒有用元作為國號的原因了。
他們享受的政治待遇是不一樣的。漢族人在最下層。地方政權蒙古人任正職,不夠,則用色目人。漢族人沒有裁決政務的權力。在法律上,打漢族人,只能告官不能還手。漢族人殺死蒙古人要抵命,蒙古人殺死漢族人只是充軍和流放。在經濟上,也是把稅務分為全交,全免和一半的規矩。在軍權方面,漢族人軍隊不能做主力。在民間不能存武器,就連菜刀也是幾家人用一把。漢族人對這樣的政權怎能不仇視呢?
元人雖然也任用了一些漢族人中的高級知識分子做官,這些人也嚴重脫離人民。元仁宗時雖然恢復了科舉,但是卻遭到蒙古貴族的強烈反對,皇族內部產生矛盾,政變和皇帝更替頻仍。仇視蒙古人的情緒在漢族人知識界暗流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