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5月23日
參加人員:全體教師
地點:海秀鎮中心幼兒園會議室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合作交流是人性的完善,充分體現了人文性,是孩子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因此,為促進我園教師共同發展,相互學習與交流,開展了本次教研活動!
本次教研活動由保教主任倪群老師主講,分享了其此前去揚州學習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游戲體驗
二、分享北京教育學院陳曉芳老師的'小游戲,大智慧'——幼兒園游戲問題與對策探究。
三、分享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的談亦文《指南》背景下的幼兒園歌唱教學活動。
四、分享揚州大學幼教中心季旭萍主任的'蕩起家園合作共育的雙槳'。
五、環創分享
一、游戲體驗
教研開始了,倪老師帶我們玩了《頭肩拍拍》和《你好嗎》兩個游戲,在游戲中開始了我們今天的教研。
瞧,老師們玩的多開心,連兩位園長媽媽都忍不住要上臺'較量'一下!可見游戲的魅力有多深!
我們大人都能在游戲里玩的這么開心,那么孩子在游戲里是不是會更快樂呢?因此游戲在孩子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
二、分享北京教育學院陳曉芳老師的'小游戲,大智慧'——幼兒園游戲問題與對策
游戲是幼兒自主、自發的活動,能夠滿足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
倪老師和我們探討了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時所存在的困惑。
倪老師和我們分享了,如何解決這些困惑的三個相互滲透的環節。1、理解'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真正涵義;2、關注幼兒的游戲,關注和支持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3、正確處理課程和游戲之間的關系。
教師在幼兒游戲中扮演著各種角色,幼兒游戲的合作者;游戲環境的創設者;幼兒發展的評價者;幼兒經驗的擴展者和幼兒需要的反應者。教師需要在幼兒游戲中切換各種角色,才能更好的幫助幼兒成長。
融合課程和游戲,解決'教學任務焦慮',可以通過課程生成游戲和游戲生成課程兩種途徑。
三、分享江蘇第二師范學院談亦文老師的《指南》背景下的幼兒園歌唱教學活動。
《指南》背景下音樂活動的具體實施,要求教師要進行有效的音樂教學,那么何為'有效教學'呢?
倪老師重點強調了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學,才能稱之為有效教學!
幼兒的學習是一個整體的發展過程,好的音樂教育應該是一個整體,它能夠通過審美感動和審美吸引,促進對人的綜合教育!
四、分享揚州大學幼教中心季旭萍主任的'放棄家園合作共育的雙槳'。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只有家庭和幼兒園二者相互協調、緊密配合,保持基本一致的教育目標和要求,才能為孩子的未來搭建一座彩虹之橋。'家園共育'是幼兒教師永恒追求的一門藝術。
教師在進行家長工作時往往會存在很多的工作誤區,因此教師需要進行反思,如何更好的進行家園共育?如何更好地進行家長工作?
家長工作的四大策略:1、面對現實,正視不足;2、找出優勢,擊破要點;3、日常投資,儲備感情;4、遇到矛盾,借力化解。
教研活動接近尾聲,倪老師和我們小結了本次教研活動,倪老師說:'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希望我們園的老師們能團結在一起,做什么事情都擰成一股繩,大家齊心協力,相信我園會越來越好!'
最后,林園長希望我們老師通過此次培訓把學到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運用到工作中,并結合本園實際情況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