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喜樂小語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本文是純干貨,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鼻炎這種病癥其實十分常見,但是又往往被人忽視或者誤治。
鼻炎的主要癥狀是鼻塞、鼻癢、打噴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癥狀,乍一看有點類似感冒,但是按照感冒的治法往往效果不明顯或者沒有效果。
這是因為它的病本位在鼻,而不在肺。
雖然鼻炎與感冒、咳嗽從中醫理論上講都是肺系疾病,但是肺系疾病太過龐大,也是需要分清靶點。
藥物不在多,關鍵在打準。要說鼻炎專病專方,就不得不提宋代《濟生方》里所載的蒼耳子散,它是中醫鼻科常用方劑。
對于現代的鼻炎、鼻竇炎、鼻后滴漏等鼻性疾病有著良好的臨床效用,因此,也有人將它稱之為“中醫鼻病第一方”。
這個千古名方,只要運用得當,可以橫掃一切鼻病。
辛夷仁15克、蒼耳子7.5克、白芷30克、薄荷葉1.5克。將這些中藥曬干后,研為細末,每次使用的時候,取藥末二錢,飯后用蔥和茶清調服。
改用湯劑,藥量可適當調整。
方中辛夷味辛入肺胃經,具通肺竅,散風寒之功效。
蒼耳子味甘入肺,具有發汗通竅,散風祛濕之功效,用之可清熱鎮痛。
同時,其能使清陽之氣上行,發散而通鼻竅。
薄荷辛散祛風,白芷味辛溫,入肺胃經,具有發表祛風,消腫止痛通鼻竅,膿可出之功效。
《醫方考》曰:“鼻流濁涕不止者名鼻淵,乃風熱在腦,傷其腦氣,腦氣不固而液自滲也。”
所以疏風止痛、通利鼻竅是治療鼻淵的一大原則,這也正是蒼耳子散的功效所在。
治療各種鼻炎,無論屬寒屬熱,都可以在此基礎上加減,使之更加符合辨證論治的要求。
1、如果是風寒感冒誘發的鼻炎,癥見頭痛,鼻塞,畏寒,舌胖淡,鼻流清濁涕,色白,可加麻黃、細辛、蘇葉等。
2、如果是風熱感冒誘發的鼻炎,癥見頭痛,發熱,鼻塞,咽喉疼痛,舌干瘦,鼻流濁黃涕,或清涕中夾有黃涕,可加金銀花、連翹、菊花、桔梗、甘草、黃芩、浙貝等。
3、如果痰熱中阻,癥見頭目昏重,四肢困倦,胸脘痞悶,舌苔黃膩,脈滑,黃涕量多,或兼咳嗽,痰多而黃,可加半夏、瓜蔞皮、膽南星、黃連、黃芩等。
4、如果是膽火上干,癥見口苦,咽干,煩躁,眼紅,頭痛,鼻內紅腫,舌紅苔黃,可加龍膽草、梔子、丹皮,茵陳等。
不管是蒼耳子散原方,還是作為基礎方配伍加減,臨床上在鼻淵的治療中使用是很普遍的,并且療效顯著,取藥方便。
方劑雖好,需辨證加減配伍,一人一癥一方,切勿盲目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