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藥學》知識點梳理



《中藥學》總論: 


1. 中藥的性能又稱藥性,主要內容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毒性。 

2. 四氣,又稱四性(寒、熱、溫、涼),是藥物作用于人體所產生的不同反應和所獲得的不同療效而總結出來的。 

3. 五味不僅僅是藥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對藥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4. 五味的作用:①辛:能行、能散、能潤。②甘:補益、和中、調和藥性和緩急止痛。③酸:收斂固澀、生津。④苦:泄熱、燥濕、堅陰。⑤咸:軟堅散結、瀉下通便。⑥淡:滲濕、利小便。⑦澀:收斂固澀。 

5. “升降浮沉”指藥物對人體作用的不同趨向性。藥物對機體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內四種不同的作用趨向。 

 6. 影響藥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①四氣五味;②質地輕重;③炮制;④配伍。 

7. 歸經指藥物對于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即某藥對某些臟腑經絡有特殊的親和作用,因而對這些部位的病變起著主要的或特殊的治療作用。如朱砂、遠志能治療心悸失眠,說明它們歸心經;桔梗、杏仁能治療胸悶、咳喘,說明它們歸肺經;白芍、鉤藤能治療脅痛抽搐,說明它們歸肝經。   

8. 確定歸經學說的理論基礎是臟腑經絡理論。 

9. 中藥的“七情”配伍(尤其是所舉得例子,必須牢記!):  

①單行——單用一味藥物治療某種病情單一的疾病。如獨參湯。 

②相須——是兩種功效相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原有藥物的療效。如麻黃配桂枝,能增強發汗解表、祛風散寒的作用;石膏與知母配合,能明顯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 

③相使——以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輔藥可以提高主藥的功效。如黃芪補氣利水,茯苓利水健脾,茯苓能提高黃芪補氣利水療效。大黃瀉火通便,芒硝潤燥通便,可增強大黃峻下熱結,排除燥屎的作用。 

④相畏——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所抑制。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減輕或消

除。 

 ⑤相殺——一種藥物能夠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相畏、相殺實際上是同一配伍關系從不同角度而言的兩種提法。 

 ⑥相惡——是兩藥合用,一種藥物能破壞另一種藥物的功效。如人參惡萊菔子,即萊菔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 

 ⑦相反 ——是兩種藥物同用能產生或增強毒性或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貝母反烏頭等。   

10.相須、相使能提高藥效(增效);    

相畏、相殺可以減輕或消除毒副作用(減毒);  

相惡是藥物拮抗作用,抵消或削弱其中一種藥物的功效,應盡量避免使用;  

相反是藥物相互作用,產生毒性反應或強烈的副作用,屬于用藥禁忌。 

11. 十八反:①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②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及;③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藥。 

12. 十九畏:硫黃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參畏五靈脂。 

13. 十九畏與“七情”配伍中的“相畏”意義不同, 十九畏是產生或增強毒副作用,為藥物配伍禁忌,相畏是減弱或消除毒副作用,是應當運用的藥物配伍。   

14. 妊娠用藥禁忌:  

①禁用藥物——毒性較強或藥性猛烈的藥物,如巴豆、牽牛子、大戟、商陸、麝香、三棱、莪術、水蛭、斑蝥、雄黃、砒霜等。 

②慎用藥物——通經去瘀、行氣破滯及辛熱滑利之品,如桃仁、紅花、牛膝、大黃、枳實、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麥等。 

15.中藥劑量主要是指每味藥的成人一日用量。其次指方劑中每味藥物之間的比較分量,也稱相對劑量。  

16. 一般中藥常用內服劑量為5~l0g;部分常用量較大,劑量為15~30g;新鮮藥物常用量為30~60g.   

17. 一般來講,解表藥、清熱藥宜武火煎煮,時間宜短,煮沸后煎3~5分鐘即可;補養藥需用文火慢煎,時間宜長,煮沸后再續煎30~60分鐘。 

18. 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沖服、煎湯代水等不同煎煮法中的所有常見藥物舉例,一定要記清楚。 

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車前子、蒲黃及灶心土等——包煎。   如鉤藤、大黃、番瀉葉等——后下。   

19. 服藥時間:  

病在胸膈以上,如眩暈、頭痛、目疾、咽痛等宜飯后服;   如病在胸膈以下,如胃、肝、腎等臟疾患,則宜飯前服。   某些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藥物宜飯后服;   補益藥多滋膩礙胃,宜空腹服;   驅蟲藥、瀉下藥也宜空腹服;   治瘧藥宜在瘧疾發作前的兩小時服用;   安神藥宜睡前服;   慢性病定時服; 

急性病、嘔吐、驚厥及石淋、咽喉病須煎湯代茶飲者,均可不定時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藥學總論考點總結2019
中藥學基礎理論
本草探幽
周老師講《中藥學》第三講語音與文字整理稿
中藥學考試重點總結(總論)
中藥學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赤壁市| 金川县| 武功县| 临邑县| 淮南市| 新乐市| 哈密市| 天等县| 平度市| 元阳县| 逊克县| 清水县| 镇赉县| 霍州市| 虞城县| 民勤县| 高雄县| 桐城市| 古田县| 四川省| 张掖市| 丰县| 岫岩| 武城县| 雷山县| 西华县| 库尔勒市| 津市市| 镇安县| 涿州市| 瑞金市| 江西省| 浦江县| 宣城市| 和龙市| 昌乐县| 夏邑县| 上犹县| 闽清县| 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