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概
1572
字
讀完共需
5
分鐘
每年三四月份,春暖花開,也是薺菜、地丁黃、雪蒿、蒲公英、香椿等野菜萌芽生長的時節,很多人都會趁出游之際采摘些野菜回家嘗嘗鮮。人們喜歡吃天然的野菜,以為純天然無公害,還有多種藥用功效,殊不知這些看似保健的野菜,如果吃不對也會隱藏很多危害。每年因為吃野菜而引發的事故不在少數。吃野菜勿忘健康和安全,更重要的是要會辨別野菜,不能錯誤食用。那么采摘、食用野菜有哪些講究呢?
常見野菜的保健功效
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婆婆丁,尿床草。全身都是寶。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抗腫瘤的野菜,蒲公英當之無愧。若有乳腺增生、淋巴結節之類,勸你別吃什么藥,去農村挖蒲公英吧,蘸醬生吃,炒肉絲,包包子,做小豆腐,煮水喝(煮水若搭配金銀花,那效果更好),怎么吃怎么好。民間還有個美容方:是蒲公英煮水后,去掉渣,加綠豆煮開花,再調上蜂蜜,吃綠豆喝湯,余湯涂臉,堅持十幾天,自己就能看到明顯效果了。
薺菜
薺菜的藥用價值很高,薺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用于治療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經過多、目赤腫疼等。所含的二硫酚硫酮,具有抗癌作用。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別名野堇菜。在農村叫“野茄子”,估計是因為紫色的花與茄子花有些相像,所以如此稱呼。紫花地丁藥用價值很大,主治疔瘡,癰腫,瘰疬,黃疸,痢疾,腹瀉,目赤,喉痹,毒蛇咬傷等,有消腫涼血解毒祛濕作用。吃的時候記得水焯,冷水浸泡至少三個小時以上,然后炒著吃,開湯,加上面蒸著吃,都很好。
苦菜
苦菜,是北方農村人桌上常見菜,種類繁多。味感甘中略帶苦,可炒食或涼拌。涼拌時先將苦菜擇好洗凈,過水輕焯控干晾涼,姜蒜切末,加入鹽、雞精、香油、白糖、米醋、辣椒油少許,攪拌均勻后裝盤即可。清熱敗火,治貧血,有抗癌作用。
采摘有方法 誤食易中毒
一般來說,工廠、垃圾堆或被污染的河道附近的野菜容易吸收鉛,廢水邊生長的野菜也含有毒素,均不宜采摘;不認識的野菜不可輕易食用,有些野菜含有劇毒,如蒼耳子、毒芹、野胡蘿卜等植物誤食后會引起胸悶、腹瀉、嘔吐、昏迷等癥狀,甚至危及性命。同時,一些城市綠化帶、公園里的野生植物是用中水灌溉的,其中還有部分植物被噴灑過藥物,因此不建議采摘。采摘時應當避免對綠化植被的踩踏和人為破壞。
盡管吃野菜對人體有好處,但不同體質的人對野菜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同。野菜多為寒性食物,脾胃虛弱者食用后極易消化不良,甚至引發腹痛、腹瀉等癥狀,野菜焯水后再食用相對較為安全。另外,部分野菜還含有可導致過敏的物質,特殊體質的人食用后易引起過敏反應。
野菜人工種植小常識
現在大量食用的家菜,追本溯源,都曾經是野菜。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懂得采野菜了,之后野菜陸續被人工栽培。
A. 人工種植的野菜更安全
非人工種植的野菜,生長環境不受控制,容易受到工業污染等眾多污染源的影響,食用安全沒有保證。而正規人工種植的野菜并不存在這些問題。
B. 營養上差別不大
論營養價值,人工種植與野生二者的檢測指標相差無幾。野生的因為光照充足,生長周期長,通常次生代謝物質積累要多一些,維生素C含量要高一點,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其他維生素、礦物質、植物纖維等基本相同。
C. 適合人工種植的野菜
野菜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采用什么方式栽培則要根據季節和野菜的特性而定。適合人工種植的常見野菜品種有:大葉蒲公英、人參菜、菊花腦、普通地參、高產地參、巨型地參、甘露子、紫背菜、富貴菜、珍珠菜、水芹菜等。
小貼士
對于野菜要有相應的知識,要能鑒別野菜的種類,盡量選擇日常食用的野菜,謹防食物中毒。一旦誤食了有毒的野菜,如野芹菜、野胡蘿卜、野蘑菇等,會引起腹瀉、頭暈,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如果食用后出現胃痛、惡心、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癥狀,要立即停止食用,盡快就醫,并且保留樣本以便對癥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