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2018年營收2000億元,凈利潤262億元,市值約3500億元。
凈利潤率超過13%,格力的產品目標:“零缺陷”和“無需售后服務才是最好的服務”。
2018年8月31日,格力電器披露的2019年上半年報顯示主要股東如下:
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8.22%(珠海市國資委下企業)。
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持股8.91%(經銷商組合)。
董明珠持股0.74%(格力掌舵人)。
高瓴持股0.72%(第八大股東)。
前十大股東還包括中證、中央匯金、社保組合等。
2019 年 4 月 8日格力電器公告說,格力集團擬轉讓格力電器15%的股票,轉讓完成后,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可能將發生變更。
2019年5月22日召開投資者見面會,參加的有高瓴、厚樸投資、淡馬錫、百度、華能貴誠信托、匯添富基金、博裕資本、金石投資、凱豐投資、溫莎資本等25家機構。
格力電器董明珠等管理層、珠海國資委和格力集團領導都到場。
2019年8月13日,公告了出讓股權的條件等。
2019 年9月2日,收到高瓴和厚樸投資兩家機構的購買意向,都交了63億元的保證金。
高瓴之前已是格力電器的第8大股東,厚樸投資則為本次購買股權專門在珠海成立了企業?
一、珠海國資委為何放手?
1.1 為格力:促進格力電器健康快速高質量發展,為格力電器引入有效戰略資源,進一步激發格力電器的活力和內生動力。
1.2 為珠海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珠海要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門戶樞紐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為解決珠海城市能級量級不足、經濟結構不優、增長動力不足等問題的現實要求。
1.3 為珠海經濟發展:通過國有資本的投入和退出,引進和培育現代新興企業,推動珠海市制造業提質升級,向社會發出珠海市場化改革強音,宣告珠海“二次創業”的決心和信心。
對購買方的要求之一:
資源:有推進珠海市產業升級或產業整合的資源和計劃。
能力:具備為珠海市導入有效戰略資源的能力。
意愿:有意愿為珠海市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并能夠提出具體有效的措施或方案,承諾促使各方不將格力注冊地遷出珠海等。
股權道猜測:這是珠海為促進經濟發展更大格局的考慮?用格力電器這只金鳳凰引來更多鳳凰群么?
二、出賣的股權比例
格力集團目前持股18.22%,擬轉讓的股權比例為15%,剩下3.22%。
為何是此比例?格力集團說仍將作為格力電器的股東支持公司的健康發展。
股權道猜想:持股3%有提案權,保留3.22%是既放手讓格力自主發展,也不完全脫手的意思?
三、股權轉讓價格
最低價格按有關確定為不低于 44.17 元/股,到時在買方報價基礎上綜合考慮。
如只有一家符合條件,則通過協商確定最終轉讓價格。
竹子多年前曾管過國企的招標,猜想確定價格可能的方式:
(1)如果兩家機構都符合所有條件,則價高者得。
(2)將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評分,總分高者得。
假設價格占50分、機構實力占20分、對格力的支持占10分、對珠海的經濟支持10分、其他因素等占10分...所有因素加起來總分高者得,這家機構的報價是多少就多少。
(3)其他方式,比如其他條件符合后協商按市場價等…
總之,除了不能低于44.17元/股,一切皆有可能。
公告還說了,如最終沒有選上一家,可重新尋找買方或干脆不賣了。
所以,總價可能在500億元以上,現在最不希望漲價的也許兩家買方吧。
四、誰最有機會?
最終的買家只有一家,不可能是兩家一起購買的。
因為公告寫得很清楚:要求買方為單一主體;如果買方是兩個主體則只能是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兩個主體,而且兩個主體必須簽一致行動協議,單個主體購買的股份不得少于5%。
如果買方只購買一部分股權則不接受。
而且要承諾鎖定三年。
現在參與的兩家機構中,高瓴是以一家企業名義參與的,而厚樸投資則以兩家企業的聯合體參與。
參與的條件包括:交63億元的保證金,并提供有足夠資金實力來付款的資金證明。
簽約后 5 個工作日付40%,在辦理股份戶前付清全款,付清后辦過戶。
如果確定買方后,買方后悔不買了或提供虛假資料等,則63億元保證金不退還,還可以要求賠償。
所以,雖然有25家機構參與見面會,但最后只有2家機構報名。
資金實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門檻吧,隨時能拿出500億元以上,而且鎖定三年,有幾家可以做到呢?
還規定,須經國資委批準后股權轉讓合同才生效。
這次股權轉讓事情珠海國資委全程參與,應該不會發生陳發樹購買云南白藥的事件吧。
五、對買方的其他要求
5.1 有助于促進上市公司持續發展
有能力為公司引入有效的技術、市場及產業協同等戰略資源,協助上市公司提升產業競爭力。比如提供過往經驗等證明你有這能力等。
5.2 維護股權結構穩定性
要求購買股票后鎖定期不低于36個月,不得有影響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穩定性的重大不利安排。
這鎖定期和公司首次上市要求實際控制人的鎖定期是一樣的。
所以這筆大額投資,并不適合短期炒一波就走的投資人。
5.3維護管理層穩定
買方要承諾保持管理團隊穩定,并提出維護管理層穩定的具體措施及未來與管理層合作的具體方案。
提供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和激勵機制的具體措施,對董事會構成的改選計劃或要求。
并提供買方與其他上市公司管理層或股東產生糾紛的情況說明。
竹子私語:所以董明珠的任職在三年內應該是不受影響的,三年后就不知了。
比如寶能曾提案要求把萬科董事會全換了、讓南玻A的創始人和管理層全撤出了,類似這樣的投資人應該不會成為本次要選擇的買方。
寶能下的前海人壽目前仍是格力電器的第5大股東。
六、股權道點滴思考
6.1 關于資本寒冬
都說資本寒冬機構沒錢了,可高瓴花500億元買百麗后,還有能力再花500多億元買格力的股權。還交63億元的保證金,隨便拿點利息都能投N個初創項目了吧?
也許只是某些機構沒錢,并不是整個市場沒錢?
都說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傳說的資本寒冬也許對優質項目和有水平的投資機構也是好事呢?
6.2 關于企業融資
初創企業融資很多都被VC牽著鼻子走,只能被迫接受各種霸道要求,比如投資人既要求優先清算、反稀釋等超級財產權,就是把其他股東的錢都分給他們了;又要求一票否決權等超級表決權,這是超越股權比例的、就是限制了其他股東的表決權;而且還不承擔責任,所有責任要創始人承擔。這些都是不符合權利義務對等原則的,所以在上市前都要被取消。
可融資時很多被投企業或者無意識,或者被迫接受,就出現否決權殺死ofo、有企業因投資人一票否決權求死不能等悲劇。
竹子以為,對于非燒錢項目,更應該把重點放在把企業做出競爭力、而不是討好投資人上。
如果你的企業做出競爭力了,投資人會貼上來追著你跑,那時你就有主動權,無需接受這些過份的條款。自己給自己背書,不用找VC背書。
比如三只松鼠在接受峰瑞資本的投資時,并無那些霸道的條款。
比如這次格力的股權轉讓,投資人不僅沒機會要求任何特殊條款,還要提供63億的保證金和足夠付得起全款的資金證明。
提供投資人穿透后的股權資料、財報、各種承諾等。
不是投資人對被投企業做盡職調查,相當于賣方對投資人做盡職調查和要求各種承諾。
6.3 高明的營銷與靠譜的內容
關于格力的股權轉讓,有說董明珠職位堪憂的,有說最后兩家一起買格力股權的….
“股權道”前面所寫的內容信息來源于上市公司公告,公告都寫清楚了,為什么還有人寫明顯與公告內容不符的文章?而且還有那么多人相信?象我們“股權道”花很多力氣寫的靠譜內容別人反而未必相信。
高明的營銷總是比靠譜事實更容易讓人相信的吧。
越是專業的東西大眾越無力分辨,高明的營銷就更容易賺錢。
比如雞湯文都有很多人付錢,象我們這種靠譜的內容反而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