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爐的學問很深。宣德爐的傳承不僅在于鑄造,還在于歲月中養(yǎng)爐的學問,其中孕育的文化和技藝,真的是蘊含了太多智慧與把玩的印記。難怪王世襄先生把玩的宣德爐拍賣千萬元。確實是國寶、國粹。中國智慧、中國創(chuàng)造。
看看這些文化傳承的寶貝,我覺得很自豪。因為我?guī)啄昵熬驼f過:“不僅要讓中國人有尊嚴的生活,更要有品位的生活。”而家庭收藏、民間收藏,就是一個民族有品位的生活的標志。我們國人不一定都能收藏宣德爐。但是一個民族喚起的收藏意識,是文明傳承的希望。稍可軒致力于文玩的收藏和這一領域文化展示和交流,就是喚起這種民族意識、文化意識、收藏意識的啟蒙。所以,要為稍可軒點贊了。中國的民間博物館大有希望,大有可為。國家也應該大力扶持和政策支持。文化傳承不能沒有民間力量,文玩收藏和傳承不能缺少民間力量。張伯駒、王世襄走了,在中國民間還有千萬個王世襄在位國家傳承寶貝,為民族保護遺產(chǎn)。中華民族傳承文化的慧根可敬。所以,從518世界博物館日,我一直在呼吁重視民間博物館。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民間博物館大有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