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韋森丨重讀凱恩斯:蕭條經濟學的演化生成與理論挑戰

導語

在20世紀,對經濟學理論貢獻最大乃至對世界各國政府的經濟政策的制定產生重大影響的經濟學家,莫過于約翰·梅納德·凱恩斯。但是直到今天,只有很少的人認真地去讀凱恩斯的原著,大多數人只是人云亦云地贊揚、反對或批評凱恩斯,許多經濟學家對凱恩斯本人的經濟學論述并不熟悉,甚至根本不理解。本文將結合研讀凱恩斯的主要著作,專門探討凱恩斯幾本經濟學著作中對貨幣和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商業周期理論的論述,也希望借此能給出對凱恩斯本人經濟學體系一個整體的理解和把握。

作者:韋森,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摘自:《學術月刊》2022年第3期

本文載《社會科學文摘》

2022年第6期

在20世紀,對經濟學理論貢獻最大乃至對世界各國政府的經濟政策的制定產生重大影響的經濟學家,莫過于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了。1936年,凱恩斯出版了他在經濟學理論中革命性的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簡稱《通論》)。《通論》的出版,不僅促使了現代經濟學中的宏觀經濟學的產生(現在宏觀經濟學的許多概念和原理本身就直接來源于凱恩斯的這本著作),而且對西方世界各國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以及一些國際組織的建立和隨后的活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而在當代經濟學中有“凱恩斯革命”之說。

但是直到今天,只有很少的人認真地去讀凱恩斯的原著,大多數人只是人云亦云地贊揚、反對或批評凱恩斯,許多經濟學家對凱恩斯本人的經濟學論述并不熟悉,甚至根本不理解。這主要是因為凱恩斯本人的兩本主要著作《貨幣論》(上下卷)和《通論》都是世人公認的晦澀難懂的經濟學著作。正因為晦澀難懂,凱恩斯也是一個被誤解最多的經濟學家,從而凱恩斯本人的經濟學也非等同于今天所說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其難懂,一方面是因為凱恩斯的經濟學所探討的貨幣及其在經濟運行中的作用問題本身就是經濟學和現實經濟運行中最難理解的問題;另一個原因是凱恩斯本人的經濟學理論的形成,本身就是一個發展的過程。

本文將結合研讀凱恩斯的主要著作,專門探討凱恩斯幾本經濟學著作中對貨幣和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商業周期理論的論述,也希望借此能給出對凱恩斯本人經濟學體系一個整體的理解和把握。

凱恩斯經濟學探討和寫作初始階段

貨幣與商業周期問題的論述

要全面理解凱恩斯的經濟學理論體系,必須理解在凱恩斯40多年的經濟學研究和著述生涯期間,英國和世界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狀況,當時的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銀行、金融和市場制度,凱恩斯自己的學習和職業生涯的變遷,以及他在不同時期的理論關注點。

凱恩斯于1902年進入劍橋大學的國王學院主修數學本科,但開始對倫理學和哲學感興趣,1905年開始學習經濟學,但他的學術興趣主要還是在道德哲學上。1905年他參加英國政府的文官考試,次年進入英國政府的印度事務部。在其任職期間,凱恩斯撰寫了他的第一部經濟著作《印度的通貨與金融》。這是一本關于貨幣史和貨幣制度方面的著作,主要討論了金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和紙幣制度的特征及其發展過程。這本書表明年輕的凱恩斯的兩個觀點:第一,在當時的英國乃至主要歐美國家實行金本位制的貨幣制度并且社會主流對英國的金本位制大唱贊歌時,他就認為金本位制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優點;第二,他有了管理貨幣的思想。這表明,凱恩斯開始從事經濟學研究和著述時“就有離經叛道、不囿于流行觀點的傾向”。

1908年6月凱恩斯從印度事務部辭職,重返劍橋任經濟學講師,教授貨幣經濟學的課程,但他這一時期主要研究興趣是在概率論與統計學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凱恩斯離開了劍橋,赴英國財政部工作。1919年初,凱恩斯作為英國財政部的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會。同年6月,由于對巴黎和會要簽訂的《凡爾賽和約》中有關德國戰敗賠償及其疆界方面的苛刻條款強烈不滿,凱恩斯辭去英國談判代表團中首席代表的職務,重回劍橋大學任教。隨后,凱恩斯在1919年12月出版了《和平的經濟后果》一書。在這部著作中,凱恩斯嚴厲批評了《凡爾賽和約》,其中也包含一些經濟學的論述,如對失業、通貨膨脹和貿易失衡問題的討論。這實際上為凱恩斯之后研究就業、利息和貨幣問題埋下了伏筆。1921年他出版了《概率論》,這部著作至今仍被認為是這一領域中極具開拓性的著作。

1923年11月,凱恩斯出版了他的“貨幣三論”中的第一本書《貨幣改革論》。這本著作問世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英國經濟還處在戰后的恢復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實行金本位制的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等國控制住了通貨膨脹,但戰敗國德國和意大利以及法國,仍然在通貨膨脹之中,德國甚至陷入惡性通脹。在此情況下,當時傳統的經濟和金融觀念仍然趨于保守,在貨幣制度上的改革卻變得非常急迫。因此,在《貨幣改革論》這本小冊子中,凱恩斯所表達的核心思想是通過管理貨幣來穩定物價。凱恩斯主張,“當今的趨勢是——我認為這是對的——密切關注和控制信貸的創造,讓貨幣按照信貸創造做,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去關注和控制貨幣創造而讓信貸的創造按照貨幣創造去做”。凱恩斯的這些重要的理論洞見和貨幣改革的建議,對今天各國政府和央行的宏觀政策的制定仍然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且許多經濟學家和政府政策的制定者和指導者到今天還不能明白這一點,還以為貨幣全是央行印發出來的。

正是因為一開始就從貨幣經濟學的視角研究現實經濟問題,凱恩斯在《貨幣改革論》中也是從貨幣的視角開始論述資本主義經濟中的商業周期。在《貨幣改革論》第一章中,凱恩斯就探討了幣值變動的社會后果。他把社會分成三個階層:投資者階層、工商業界人士階層和工薪階層。基于對社會階層的這三個劃分,凱恩斯在“貨幣三論”中有關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討論,全是從工商業界人士的債權與債務關系和預期的角度來論述資本主義經濟中的繁榮和蕭條的,且特別強調工商業界人士的預期在經濟周期中的作用。并且,這一點從20年代初凱恩斯寫作《貨幣改革論》到《貨幣論》和《通論》的完成,乃至到他1946年逝世,實際上都沒有變化過,只不過論述這一觀點的敘述方式和使用的經濟學術語(有些是他后來自己獨創的)不同而已。理解這一點特別重要,因為這不但是貫穿凱恩斯前后有所變化的經濟學理論的一根紅線,而且是準確理解凱恩斯經濟學理論的一把鑰匙。

1926年7月,凱恩斯出版了《自由放任的終結》一書。在這本小冊子中,凱恩斯追溯了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托馬斯·馬爾薩斯的經濟學理論,認為他們都不是自由放任主義者,只是到功利主義經濟學家杰里米·邊沁那里,才討論了自由放任主義的原則。凱恩斯之所以形成政府干預經濟過程的思想,是因為他相信:“我們這個時代的諸多最大經濟災難,大多數源自風險、不確定性和無知。這些災難的發生,是由于某些個人憑借他們的地位或才能,能從不確定性和無知中牟利;……然而,要使這些弊端得到矯正,卻不是個人的運作所能辦得到的。不但如此,甚至一些個人的利益追求會惡化這種病癥。我認為,要消除這些病癥,部分在于中央機構對貨幣和信貸的審慎控制,部分在于將與企業有關的資料大規模地收集并予以傳布,包括如若必要用法律規定將與商業有關的有用的全部事實公開。”

在《自由放任的終結》之末尾,凱恩斯表達了這樣的信念:“在我看來,資本主義在明智的管理之下,有可能比任何其他現有可供選擇的制度更能有效率地達到其經濟目標;不過就這一制度本身在許多方面是極為不可取的。我們的問題是要設計出一種社會組織,既不與我們所滿意的生活方式的觀念相抵觸,而又盡可能地有效率。”這一信念實際上支配著凱恩斯一生的政治活動和經濟學理論。

在《貨幣論》中對貨幣和商業周期

理論的論述和歷史的解釋

在《貨幣改革論》面世不到一年,凱恩斯就著手撰寫他的兩卷本著作《貨幣論》。這部著作斷斷續續地寫了5年多時間,直至1930年12月才出版。與《貨幣改革論》一書中主要關心現行政策有所不同,《貨幣論》則是一本純貨幣理論的著作。這部著作分為“貨幣的純理論”和“貨幣的應用理論”上、下兩卷。《貨幣論》出版后,遭受了哈耶克、羅伯遜、繆爾達爾等許多經濟學家的批評,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忙于國家事務、社會活動和劍橋的教學及行政事務,而沒有時間對這本書精雕細琢。1929年10月突然爆發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實際上又促使凱恩斯匆匆把這本不成熟的著作付梓。

在《貨幣論》中,凱恩斯論述了貨幣本質、貨幣的創造、貨幣的價值、貨幣和利率對投資與經濟運行的影響,進而討論了現代貨幣和銀行制度,這一切的一個核心思想是從貨幣和利息的視角解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商業周期問題。凱恩斯對他的整個宏觀貨幣經濟理論進行了總結:“市場利率與自然利率之間的偏離,成了物價水平低落的基本原因。可是,一旦上述情形持續一段時間從而在企業家中產生'蕭條’的心理之后,就會像往常一樣,其他一些數量可能更大的影響就會來推波助瀾了。”按照凱恩斯的理論解釋,當下的投資相對于儲蓄的不足,最初會引起經濟的蕭條。由此所造成的損失足以使企業家減產時,其營運資本會減少,以與減產后的生產水平相配合,從而使投資凈額發生了更大程度的減少,結果物價會進一步下跌。物價的下跌又會增加那些繼續營業的企業家的損失,而這些損失又轉而使生產再進一步縮減,最后便陷入了經濟衰退。凱恩斯相信:“我們面臨的危險恐怕將要實際經歷'吉布森悖論’(Gibson Paradox)的運行,即市場利率在下降,可總趕不上自然利率下降的速度。于是就會重復出現利潤的萎縮,從而導致收入持續下降和物價水平下跌。如果這種情況發生的話,當下個人主義的資本主義制度就肯定會被影響深遠的社會主義所代替。”

資本的邊際效率突然崩潰

與經濟危機:

凱恩斯蕭條經濟學理論的整體建構

在1930年《貨幣論》出版時,1929—1933年世界經濟的大蕭條已經發生了差不多整整一年。盡管在《貨幣論》的最后,凱恩斯也論述了大蕭條,但是,凱恩斯顯然還沒有時間深入反思這次大蕭條產生的根本原因。最后,他還是沿著魏克賽爾的“市場利率”與“自然利率”的背離對投資的影響,來闡述現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的經濟周期的產生機制。他在這一理論發展階段的認識上,其商業周期理論與米塞斯和哈耶克所創造的奧地利學派的貨幣與商業周期理論,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凱恩斯建構其經濟學理論的最終目的,實際上還是在于解釋清楚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商業周期問題。而要解釋清楚現代資本主義經濟中的商業周期現象,在凱恩斯看來,關鍵在于弄清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中的貨幣、利息與就業的關系。其中,貨幣是他分析的宏觀經濟理論的一個軸心變量,分析就業的增加和總產量的增長,解釋現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的商業周期現象,則是其經濟學理論的一個主要任務。

凱恩斯認為,現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并不是一個穩定和均衡的體系,由此他創造了許多新的經濟學術語來展示他的理論。在第一篇導言中,凱恩斯就提出了“充分就業”“摩擦失業”“自愿失業”“非自愿失業”,以及后面所提出的“總需求函數”“總供給函數”“有效需求”“資本的邊際效率”“流動性偏好”等概念(而這些概念今天則成了宏觀經濟學教科書的通用或標準概念),以此來分析其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就業問題。

在今天重讀凱恩斯的《通論》時,我們一定要特別注意到兩點:(1)凱恩斯的經濟學理論乃至整個《通論》所分析的經濟活動的主體是企業家,因而,照凱恩斯看來,是企業家的預期和投資決定總產量和就業量;(2)《通論》的理論分析的核心是貨幣、利息在決定投資、總需求和就業中的作用。

通觀整部《通論》,凱恩斯對他生活在其中的整個資本主義體系的運行是悲觀的,即認為這個體系不能自動實現充分就業和避免經濟周期,也不能自動實現社會財富和收入的公平分配。尤其是在發生經濟蕭條后,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很難從危機中復蘇。在此情況下,凱恩斯甚至得出了“不能把安排當下投資的責任完全地留給私人”的結論。盡管凱恩斯對資本主義自由市場體系如此悲觀,但整體看起來,凱恩斯還是主張在自由市場體制條件下,在既定資本的邊際效率表之中,應該把利息率降低,從而使充分就業得以實現。同時,凱恩斯也主張,在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下,應該把政府的協調與私人的主動性結合起來,把總產量推進到相當于在現實中可能達到的充分就業水平。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凱恩斯主張計劃經濟和政府對市場的全面干預。因為他在《通論》最后強調指出:“除了由中央控制的必要性來實現消費傾向和投資誘導之間的協調之外,我們沒有比過去提出更多的理由使經濟生活社會化。”到這里,我們就能比較準確和全面地理解凱恩斯的整個經濟學理論體系了。

凱恩斯的貨幣與商業周期理論

的挑戰:理論與現實

《通論》于1936年出版后,得到了在劍橋的經濟學家們的許多支持和贊譽,但是在國際經濟學界更多招致的是批評和不認可。其中,自始至終深度參與了凱恩斯的《貨幣論》和《通論》寫作討論的兩位劍橋經濟學家拉爾夫·霍特里(Ralph George Hawtrey)和丹尼斯·羅伯遜(Dennis Robertson)的批評和建議,是凱恩斯無論如何也不可忽視的。這兩位經濟學家都是研究工業波動和商業周期的專家,也都與凱恩斯有過多年的交往,后者還是凱恩斯的學生和老朋友。

霍特里是貨幣銀行理論家,也是純貨幣經濟危機說的主要提出者。從《凱恩斯全集》第14卷收錄的凱恩斯與霍特里的通信來往中,可以看出,霍特里從總體上并不贊同凱恩斯的《通論》的體系和觀點,而是堅持自己的貨幣數量論和信貸周期導致經濟波動的觀點。霍特里對《通論》的手稿提出了許多修改意見,有些意見還被凱恩斯接受了。羅伯遜與凱恩斯有30多年的交往,有著深厚的私人友誼。羅伯遜對凱恩斯《通論》的寫作所提出的修改和批評意見比任何人都多,但到最后,羅伯遜還是不能認同凱恩斯《通論》中的貨幣與商業周期理論,他甚至很不客氣地給凱恩斯寫信說:“你的理論結構對我來說大部分都是胡言亂語。”這無疑極大地冒犯了凱恩斯。1935年3月之后,他們之間的交流便停止了,一直到《通論》出版之后多年二人不再聯系。在布雷頓森林會議期間,羅伯遜擔任凱恩斯的助手,這使他們又恢復了私人友誼。但在凱恩斯逝世后,羅伯遜仍然表示他不同意凱恩斯的觀點,說他“磨錯了一把斧頭,并沿著一條錯誤的街道往前猛沖”。

哈耶克在凱恩斯的《貨幣論》出版后曾對凱恩斯的觀點進行了尖銳的批評和商榷,但是在凱恩斯的《通論》出版后,卻對《通論》沒有做過任何評論。

直到今天,常常被人們所忽視的凱恩斯經濟學的一個偉大貢獻是,他從貨幣、銀行、金融市場和企業家的預期來研究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商業周期,從而把貨幣供給視作整個經濟運行的一個最重要的經濟變量。從19世紀早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周期性經濟危機,到1929—1933年的大蕭條,再到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幾乎都是同時發生的。沒有貨幣供給和需求的突然斷裂,沒有企業和家庭債務的大規模違約和銀行的大范圍的倒閉,也就沒有嚴重的經濟衰退。從這個意義上說,凱恩斯的蕭條經濟學的理論探索應該是符合近兩百多年世界經濟發展史實的。凱恩斯從資本的邊際效率的突然崩潰來解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商業周期,與米塞斯和哈耶克的理論解釋在某些方面精神上是一致的。尤其是要認識到,凱恩斯的經濟學理論并不完全是為1929—1933年大蕭條作理論解釋和開藥方,而實際上是在為一戰后長期的“英國病”(即經濟增長停滯、通貨緊縮和多年失業率居高不下)而做的經濟學理論探索。在20世紀30年代還沒有真正的宏觀經濟分析的理論框架的情況下,凱恩斯從貨幣理論的視角解釋并探討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商業周期,創生出了他的就業、利息和貨幣的一般(宏觀)經濟學理論。

盡管當代宏觀經濟學家們已經把凱恩斯從產品市場、金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關系以及企業家的預期的角度來研究總量經濟的增長和波動的基本分析方法傳承了下來,但是,由于在IS-LM模型中,現代宏觀經濟學家把貨幣供給看成一條垂直平移的曲線(即所有貨幣都是央行發出來的),而沒有像凱恩斯那樣清醒地認識到商業銀行也在創造貨幣,更沒有像亞當·斯密和凱恩斯那樣認識到貨幣的清償債務手段這一本質特征。因此,可以認為,凱恩斯的許多理論和思想并沒有被完全繼承下來,甚至被現代宏觀經濟學所部分拋棄和背離了。凱恩斯所創造的“資本的邊際效率”概念(不是新古典經濟學的“資本的邊際生產率”)已遭到當代經濟學家的批判乃至基本上被棄之不用,這說明當代宏觀經濟學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拋棄了凱恩斯的蕭條經濟學的分析框架。

如果在經濟學的理論分析和現代市場經濟經濟周期的理論解釋中,拋棄掉魏克賽爾所提出的“自然利率”概念,乃至完全拋棄凱恩斯在《通論》中所獨創的“資本的邊際效率”這一概念,無疑就等于基本上拋棄了凱恩斯在《貨幣論》和《通論》中所創建的蕭條經濟學的貨幣與商業周期理論的基本分析框架,或者使凱恩斯在《通論》中所創立的宏觀經濟學理論框架變成了一個空架子,并變得沒有多少現實意義了。如果當代經濟學家們都不使用凱恩斯所創造的“資本的邊際效率”,也實際上不再深入研究和探討貨幣在經濟運行中的作用,那么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盧卡斯所說的“我想人人都是藏而不露的凱恩斯主義者”,這又怎么會是真的?

當然,當代宏觀經濟學家們已經幾乎完全拋棄了凱恩斯的“資本的邊際效率”概念及其蕭條經濟學理論分析框架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即使按照凱恩斯在《通論》中的理論建構,我們承認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每個企業乃至每個行業均在一定時點上存在著資本的邊際效率(按照凱恩斯自己的定義,資本的邊際效率為資本資產的預期收益和它的供給價格或重置成本之間的一種貼現率),那么是否存在著一個社會中普遍和平均的資本的邊際效率?特別是按照凱恩斯自己的理論假設,資本的邊際效率又取決于企業家的預期,那么,為什么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到來時會出現全社會普遍的資本的邊際效率的突然崩潰?這些都是凱恩斯的理論分析沒有給予進一步解釋的。因此,盡管凱恩斯的蕭條經濟學是從產品市場、金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關系以及企業家的預期的角度來研究總量經濟增長和產業波動的,但他留下的仍然只是一些理論猜測和斷想。兩百多年來現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周期是存在的,但是經濟周期性的繁榮、衰退、蕭條和復蘇的原因和機制,各經濟學派的理論解釋迄今為止仍然是莫衷一是、眾說紛紜。凱恩斯留給世人的精神財富,是經濟學的貨幣經濟理論的總量分析方法,而不是他所創造的一些經濟學的術語和蕭條經濟學的一些理論猜測和解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就業、利息與貨幣理論》讀后感
凱恩斯對經濟學有哪幾方面的貢獻?
【人類經濟萬年史—221】英國二戰時期經濟
國富論、資本論、就業利息貨幣通論,管子、誰更適合中國的國情?
凱恩斯VS 哈耶克 Rap 大戰,經濟學大神也是醉了
哈耶克到底與凱恩斯論戰了什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名山县| 蒙山县| 宁津县| 三亚市| 兴义市| 方正县| 池州市| 曲麻莱县| 盐津县| 西乌珠穆沁旗| 涪陵区| 原阳县| 皮山县| 文成县| 凤山市| 休宁县| 天全县| 合水县| 莎车县| 永和县| 漠河县| 上蔡县| 江安县| 龙山县| 雷波县| 石嘴山市| 木兰县| 右玉县| 呈贡县| 西乡县| 沁源县| 广平县| 辽阳县| 赤峰市| 长治市| 积石山| 板桥市| 台东县| 夹江县| 涟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