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比率可以分為以下五類:短期償債能力比率、長期償債能力比率、營運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 和市價比率。
一、短期償債能力比率(★★★)
(一)短期償債能力比率
1.營運資本 | 公式 | 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資本-長期資產 |
分析 | 營運資本>0 | 流動負債流動資產長期資本長期資產 |
營運資本<0 |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資產長期資本 |
結論 | (1)營運資本的數額越大,財務狀況越穩(wěn)定;(2)營運資本是絕對數,不便于不同歷史時期及不同企業(yè)之間的比較; 實務中很少直接使用營運資本作為償債能力指標。 | |
營運資本 配置比率 | 營運資本配置比率=營運資本/流動資產 該比率越高企業(yè)財務狀況越穩(wěn)定。 | |
2.流動比率 | 公式 |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
與營運資 本配置比 率的關系 | 1/流動比率+營運資本配置比率=1 結論:營運資本配置比率與流動比率是同方向變化的。 | |
3.速動比率 | 公式 |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
速動資產 | 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各種應收款項等=流動資產-存貨-預付款項-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其他流動資產等 | |
非速動資 產 | 存貨(變現速度慢) 預付款項(變現速度慢)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金額有偶然性,不代表正常的變現能力)其他流動資產等(金額有偶然性,不代表正常的變現能力) | |
提示 | 影響速動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 速動比率的局限性:①賬面上的應收賬款不一定都能變成現金,實際壞賬可能比計提的準備 要多;②季節(jié)性變化,可能導致報表上的應收賬款金額不能反映平均水平。 | |
4. 現金比率 | 公式 |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 |
對比 |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的關系: 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 | |
5. 現金流量比 率 | 公式 | 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流動負債 |
提示 | ①該比率中的現金流量采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它代表企業(yè)創(chuàng) 造現金的能力,它扣除了經營活動自身所需的現金流出,是可以用來償債 的現金流量;②該比率中的流動負債采用期末數而非平均數,因為實際需要償還的是期 末金額,而非平均金額;③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代替可償債資產存量,與短期債務進行比較以 反映償債能力,更具說服力。 |
(二)影響短期償債能力的其他因素(表外因素)
增強短期償債能力的因素 | (1)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2)準備很快變現的非流動資產;(3)償債能力的聲譽:聲譽好,易于籌集資金。 |
降低短期償債能力的因素 | (1)與擔保有關的或有負債:如果它的數額較大并且可能發(fā)生,就應在 評價償債能力時給予關注; |
例題 下列事項中,有助于提高企業(yè)短期償債能力的是( )。(2010 年) A.利用短期借款增加對流動資產的投資 B.為擴大營業(yè)面積,與租賃公司簽訂一項新的長期房屋租賃合同 C.補充長期資本,使長期資本的增加量超過長期資產的增加量 D.提高流動負債中的無息負債比率
【答案】C
【解析】選項 A 會使流動負債、流動資產同時增加,營運資本不變;選項 B 會使企業(yè)實際的償債能力 降低;選項 D 不會提高短期償債能力。
二、長期償債能力(★★★)
有關指標 | 計算公式 | 分 析 |
資產負債率 | =總負債/總資產×100% | 資產負債率反映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負債取 得的。它可以衡量企業(yè)清算時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程 度。資產負債率越低,企業(yè)償債越有保證,舉債越容 易。 |
產權比率 | =總負債/股東權益 | (1)產權比率反映企業(yè)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wěn)定。產 權比率高,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產權比率 低,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2)產權比率也反映債權人投入資本受到股東權益 保障的程度,或者說是企業(yè)清算時對債權人利益的保 障程度。 |
權益乘數 | =總資產/股東權益 | 權益乘數=1/(1-資產負債率)=1+產權比率 |
提示 | (1)權益乘數=資產/股東權益=資產/(資產-負 債)=1/(1-資產負債率)(2)權益乘數=資產/股東權益=(負債+股東權 益)/股東權益=1+產權比率(3)變動關系:三者同方向變動 | |
長期資本負債率 | =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 股東權益) | 長期資本負債率反映企業(yè)資本結構。 |
現金流量債務比 |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債 務總額 | 該比率中的債務總額采用期末數而非平均數。 |
利息保障倍數 | =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凈利潤+利息費用+所 得稅費用)/利息費用 | 利息保障倍數越大,公司擁有的償還利息的緩沖資 金越多。【提示】分母中的“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的全部應付 利息,不僅包括計入利潤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費用, 還應包括計入資產負債表固定資產等成本的資本化 的利息。 |
現金流量利息保 障倍數 |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利 息費用 | 它比利息保障倍數更可靠,因為實際用以支付利息 是現金,而不是利潤。 |
【例題 多選題】已知甲公司 20×1 年末負債總額為 200 萬元,資產總額為 500 萬元,流動資產為240 萬元,流動負債為 160 萬元,20×1 年利息費用為 20 萬元,凈利潤為 100 萬元,所得稅為 30 萬元, 則該公司()。
A.20×1 年末資產負債率為 40% B.20×1 年末產權比率為 2/3 C.20×1 年利息保障倍數為 7.5 D.20×1 年末長期資本負債率為 20%
【答案】ABC
【解析】20×1 年末資產負債率=200/500×100%=40%,產權比率=200/(500-200)=2/3,利息保 障倍數=(100+30+20)/20=7.5,長期資本負債率=(200-160)/(40+300)=11.76%。
三、營運能力比率(★★★)
××周轉率三種表示形式:
①××周轉次數=周轉額/××
②××周轉天數=365/周轉次數
③××與收入比=××/銷售收入
有關 指標 | 計算公式 | 分 析 |
應收 賬款 周轉 率 | (1)應收賬款周轉次數=銷售收 入/應收賬款(2)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5/應 收賬款周轉次數(3)應收賬款與收入比=應收賬 款/銷售收入 | 計算和使用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注意的問題:(1)銷售收入的賒銷比例問題。計算時應使用賒銷額,而非 全部銷售收入。但是,外部分析人員無法取得賒銷數據,只好 直接使用銷售收入進行計算。(2)應收賬款年末余額的可靠性問題。計算時通常用“平均 應收賬款”;(3)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問題。如果計提的減值準備數額較 大,應按未計提壞賬準備前的應收賬款計算;(4)應收票據是否計入應收賬款周轉率。應將其納入應收賬 款周轉率的計算;(5)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是否越少越好。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不 一定越少越好,應結合銷售方式、信用政策綜合考慮。(如果 賒銷有可能比現金銷售更有利,周轉天數就不是越短越好。) |
存貨 周轉 率 | (1)存貨周轉次數=銷售收入/ 存貨(2)存貨周轉天數=365/存貨周 轉次數(3)存貨與收入比=存貨/銷售 收入 | 計算和使用存貨周轉率應注意的問題:(1)使用“銷售收入”還是“銷售成本”作為周轉額。如果為 了評估存貨的變現能力,應采用“銷售收入”;在分解總資產 周轉率時,應采用“銷售收入”;如果為了評估存貨管理的業(yè) 績,應采用“銷售成本”;(2)存貨周轉天數不是越少越好。在特定情形下,存在一個 最佳的存貨水平; |
流動 資產 周轉 率 | (1)流動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 入/流動資產(2)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5/流 動資產周轉次數(3)流動資產與收入比=流動資 產/銷售收入 | 流動資產周轉率反映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速度快,會相 對節(jié)約流動資產,等于相對擴大資產投入,增強企業(yè)盈利能力; 而延緩周轉速度,需要補充流動資產參加周轉,形成資金浪費, 降低企業(yè)盈利能力。 |
營運 資本 周轉 率 | (1)營運資本周轉次數=銷售收入÷營運資本(2)營運資本周轉天數=365÷營運資本周轉次數(3)營運資本與收入比=營運資本÷銷售收入 | |
非流 動資 產周 轉率 | (1)非流動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非流動資產(2)非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5/非流動資產周轉次數(3)非流動資產與收入比=非流動資產/銷售收入 | |
總資 產周 轉率 | (1)總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總資產(2)總資產周轉天數=365/總資 產周轉次數(3)總資產與收入比=總資產/ 銷售收入 | 總資產周轉率的驅動因素分析,通常要使用“總資產周轉天數” 或“總資產與收入比”,而不使用“總資產周轉次數”。因為各 項資產周轉次數之和不等于總資產周轉次數,而總資產周轉天數=各項資產周轉天數之和 總資產與收入比=各項資產與收入比之和 |
例題 甲公司是一家電器銷售企業(yè),每年 6 月到 10 月是銷售旺季,管理層擬用存貨周轉 率評價全年存貨管理業(yè)績,適合使用的公式是()。(2015 年)
A.存貨周轉率=銷售收入/(Σ 各月末存貨/12) B.存貨周轉率=銷售收入/[(年初存貨+年末存貨)/2] C.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年初存貨+年末存貨)/2] D.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Σ 各月末存貨/12)
【答案】D
【解析】為了評價存貨管理的業(yè)績,應當使用“銷售成本”計算存貨周轉率。而存貨的年初余額在 1
月月初,年末余額在 12 月月末,都不屬于旺季,存貨的數額較少,采用存貨余額年初年末平均數計算出來 的存貨周轉率較低,因此應該按月進行平均,比較準確,所以選項 D 正確。
四、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 力比率 | 銷售凈利率 | =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 (1)銷售收入是利潤表的第一行數字,凈利潤 是利潤表的最后一行數字,兩者相除可以概括 企業(yè)的全部經營成果;(2)銷售凈利率的驅動因素是利潤表的各個 項目。 |
總資產凈利率 | =凈利潤/總資產×100% | 利用總資產凈利率分析時應注意:(1)“總資產”通常用“平均資產”;(2)總資產凈利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 次數。 | |
權益凈利率 | =凈利潤/股東權益×100% | 從股東的角度來分析的投入產出指標。 |
五、市價比率(★★★)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 每股收益=(凈利潤-優(yōu)先股股利)/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股數 |
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 每股凈資產=普通股股東權益/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數【提示】如果存在優(yōu)先股,應從股東權益總額中減去優(yōu)先股的權益, 包括優(yōu)先股的清算價值及全部拖欠的股利,得出普通股權益。 |
市銷率=每股市價/每股銷售收入 | 每股銷售收入=銷售收入/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股數 |